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4日 · 〈延伸閱讀: 學會和自己對話利用心理學空椅療法適時抽離讓你快速打敗壞情緒 〉. MeToo 告訴我們要好好保護自己,但為何該負責的是我? 圖片來源: Pexels @Anete Lusina. 上述的個人經驗,並非如同當前多數 MeToo 的情況(被熟識的權利掌握者性騷),但同樣做為受害者來看 MeToo 事件,底下不乏會看見網友呼籲「真的要好好保護自己! 」這句看似充滿憐憫關懷的話語背後,或許也暗藏某些預設的責任歸屬評斷。 為何是受害者被強調要保護自己,而非著重在加害者不當的行為? 為何本末倒置地要人人自危,而非從教育、社會等價值觀上,從根源不再縱容這些人濫用權力位階欺凌別人? 「因為暗巷治安不好,所以不要走暗巷。 」「誰叫你要走暗巷,難怪會被欺負。

  2. 2020年7月1日 · 去年美國爆發的「#MeToo運動進一步引發全球性反性騷擾社群運動至今仍持續延燒反映出大多數人在面臨性騷擾或性侵時選擇隱忍恐懼甚至是討好獨自承受身體心靈難以磨滅的傷害

  3. 2023年7月17日 · 小紅老師所提到的受害者控訴中,有許多都令爸媽覺得膽戰心驚。 小紅老師表示 NONO 對於指控表示沒有印象,代表這些騷擾行為是他微不足道的日常行為,但卻造成受害者一輩子的陰影。 一句沒有印象,再一次刺中每個活在他魔爪陰影的女孩。 除了勇敢站出來,相信爸媽更想要做的,是避免孩子遇到這樣的傷害。 《媽媽寶寶》專欄作家周雅淳(FB 粉絲頁「單親媽媽和她的小孩」)曾經提到,當她的孩子年紀小,還無法表達自己意願時,遇到長輩或朋友,她都會在見面的當下先發制人,不讓陌生人亂觸碰孩子。 因為有些人會突如其來地揉捏、拍打小孩,而爸媽常常礙於情面只能氣在心裡。 其實父母可先要求對方使用言語與孩子建立關係,就是設下緩衝,並且讓孩子知道在任何互動中都應該彼此尊重。 因此她會要求大人先對孩子自我介紹。

  4. 2022年12月26日 · 陳智苓的同事柯迪洋 (林哲熹飾)是一名個性害羞的的男性普遍社會認為只有女性會遇上騷擾因此許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被騷擾因此沒有求救其實男性也要當心劇中柯迪洋經常被女主管叫去辦公室要求按摩且有時會偷摸他當陳智苓詢問她為什麼不說時除了不知道自己正在被騷擾也表明需要這份工作因此不斷忍耐。 〈延伸閱讀: 日劇《家庭教師寅子》:家人間坦誠彼此的真實想法,用正確價值觀開啟未來的路 〉. 同場加映:女性常遇到的五種職場歧視. 1.生理假的限制. 2.專業度不夠. 3.職場性騷擾. 4.懷孕求職難. 5.升遷不平等. 主圖來源:《她和她的她》劇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媽媽經. Share this. 媽媽經. 誰說女性就不能有超強工作力?

  5. 2022年11月17日 · 每個人跟異性的互動界線有可能不太一樣,有人是交往中依然可以和異性朋友出門玩的,也有人是交往中不能和任何異性聯絡的,每一段關係的界線,其實都不太一樣。 而這個女生和妳男友的關係,到底是怎麼樣的關係,可能也會帶來不一樣的結果。 如果妳今天找妳的姊妹們說,或是把這篇文章貼在網路上,大概會聽到很多勸分的建議,但我不確定這樣的建議是不是妳想要的? 畢竟如果分手這麼容易,妳就不會想寫這封信給我了。 〈延伸閱讀: 遇到理想型卻誤觸對方地雷,該怎麼辦? 只要明白自己想要的,也許沒在一起也不是壞事 〉. 除了分手之外,也許還可以這麼做. 圖片來源: xframe. 這時候,或許適合妳的建議是,不帶攻擊性地告訴妳男友妳很受傷。 怎麼不帶攻擊性呢?

  6. 2022年4月12日 · 每個人畢生中都會遭遇幾次挫折,而其所帶來的意義是阻礙、抑或是改變的動力?有時不同結果往往只在一念之間,面對挫折時若能換種角度思考,讓挫折不再是阻力,而是助力,反而會是一個成長的契機。面對挫折,重點不在於事情本身的樣貌,而在於你如何回應。 對待挫折不一定要正向思考 ...

  7. 2022年10月27日 · 晶以女人身分重返職場後馬上就遇到公司顧問的性騷擾調侃或是拜訪客戶時遭受到刻意的肢體接觸而原本要好的前輩對待自己的態度也變得不一樣像是同為男性時會直接幫他把頭上的屑屑拿掉但在成為女性後就只用講的而不幫忙拿掉。 〈延伸閱讀: 日劇《持續可能的戀愛? 》:拋開執著所想而自困,感受「改變」就會看見屬於自己的路 〉. 還有同事對恢復為男人的晶所說的話,讓他有點討厭男人的感覺,覺得他們對女人品頭論足時,那種完全不理解就自以為被害人的樣子,感覺都沒有把女人好好當成人在看待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