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31日 · 最後更新:2023-08-28. 《 經濟指標教你加減碼 》從最基礎的風險管理概念再介紹監測總體經濟狀況的各項指標讓讀者知道領先同時落後指標的內涵後,. 接著解釋 利率 、 聯準會的功能 、 通貨膨脹 、 債券 、 股票 ,與 經濟循環 之間的先後關係 ...

  2. 2021年10月31日 · 貼現率(Discount Rate)是票據持有人因為某些原因(例如急需用錢),將還沒到期的票據轉讓給銀行時銀行跟票據持有人所收取的利息也是中央銀行執行貨幣政策的一種工具

    • 加權指數是什麼?為什麼要有加權指數?
    • 加權指數的基準日是什麼?
    • 加權指數是怎麼算出來的?
    • 台灣加權股價用市值計算的缺點
    • 金融股對加權指數影響有多高?
    • 台灣加權指數:總複習一下

    台股加權指數又稱台股大盤,全名是「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英文簡稱TAIEX,是由證交所編列的。 也就是說,有什麼方法能夠馬上知道台灣近千檔上市股票,目前是偏上漲還是偏下跌? 如果有一個數字能反映所有股票的「總價值」,我們只要觀察這一個數字,就能知道整體市況的好壞,非常方便! 於是,就產生了加權指數。

    如果加權指數接近10000點,代表比民國55年當時的100點,高出100倍。 換句話說,如果你在民國55年時,根據大盤持有一個投資組合,到現在你的帳面獲利至少100倍。 要注意的是,這中間還包括了企業每年配發的股息,會從總市值中扣除 (又稱為除權息)。

    「加權」是一種計算方式,可以想像成在算考試成績。舉例來說,市場先生的研究所入學考試: 經濟學100% 統計學100% 管理概論100% 英文50% 口試成績占200%。 考試的結果: 經濟學考81分 統計學考80分 管理概論考79分 英文考60分 口試成績 75分。 我的總分就是: 81 × 100% + 80 × 100% + 79 × 100% + 60 × 50% + 75 × 200% = 420分。 這些 200%、100%、50%,就是分數的「權重」,每個科目可能都不一樣,但用總分就可以評估我整體分數的好壞。 換成股票也是同樣原理,如果想給所有的股票一個總分,每檔股票都可能會有不同的權重,根據不同權重加起來的總分,稱為「加權」。

    用市值計算,缺點就是指數被高市值的股票影響很大。 以台積電 (2330)為例,假設有 260億股,股價 500 元,那台積電市值大約是 260億×500元 = 13兆左右。 假設台股目前總市值大約是 20.6兆,那台積電就佔了 31%左右。 換句話說,台積電上漲 1%,加權指數(大盤) 會上漲 0.31%。 假設有另一間企業,市值只有 1000億,占總市值約 0.2%,那這間企業上漲 1%,加權指數只會上漲 0.002%,影響力連台積電的50分之1都沒有。 (台股上市公司 90%的企業,市值不到1000億) 以下附上台股2024/4月加權指數成分股(前10大)的數據,可以看到最大的是台積電,佔比是31.5139%:

    「金融股被大買,跟傳產股被大買有什麼不一樣?」 之前寫了一篇 金融股成交比重的統計後,有個朋友問了這問題。 「因為金融股大多市值高,對大盤的影響比較大。」 台股加權指數,是用市值加權,而有最大影響的,是電子股,其次就是金融股。 金融股的特色是:少數幾家大金控,市值非常高,對大盤影響大。 從上圖(2023年數據)可以看到,金融股僅 34家,千億的股票家數有16家,總市值卻佔台股的 11.8%,數量少但卻很有影響力。 算算看,假設全部的金融股漲停,那加權指數會上漲多少? 金融股漲停 (上漲 10%),由於它佔總市值 11.8%,相當於總市值增加 10% × 11.8% = 約 1.18%。 當然,金融股並不容易整體漲停就是了。

    1. 台灣的加權指數,是用市值來加權 股票市值越高,對指數的影響就越大。少數高市值股票影響非常的高 (例如台積電、金融股)。 2. 除權息會造成總市值下降,算 報酬率要用 加權報酬指數 2003年證交所開始有加權報酬指數,以當時的指數 4452.45點當基期計算。 學會加權指數之後,可以挑戰自己製作一個指數,我認為自己製作指數,是瞭解加權指數最大的價值。 舉例來說: 製作一個 「台灣 定存股指數」、「小型股投機指數」等等,某些指數也許長期績效能勝過大盤,或是有領先大盤的效果,就靠自己發掘了,製作的方法,未來的文章會再提到囉! 最後,我覺得除了認識台灣加權指數,也要認識全球最重要的指數,可以接著閱讀美股的重要指數介紹:認識S&P500指數(全球最重要的股價指數) 額外分享幾篇相關的文章: 1....

  3. 2022年9月27日 · 台灣央行升息/降息投對資人有什麼影響? 2022.09.27. 總體經濟分析 投資理財專有名詞. 最後更新:2023-12-06. 央行的對利率的態度一直是存款族、房貸族、投資族很關心的事、因為它直接影響了我們的財富, 而我們常聽到的台灣央行升息降息新聞報導會提到是央行宣布調整重貼現率這篇文章市場先生要告訴你什麼是重貼現率並且分析升息降息對於股市債券房地產等各方面會有什麼影響。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2022台灣央行重貼現率調整快訊. 重貼現率是什麼意思? 重貼現率 vs.貼現率. 重貼現率怎麼查? 台灣央行為什麼會調整重貼現率? 台灣央行vs.美國央行 控制利率的手段有什麼不同? 重貼現利率上升下降,對投資人的影響是什麼? 快速重點整理:重貼現率是什麼?

  4. 2018年7月27日 · 造成ETF績效落後指數最常見的2個主要原因: ETF 屬於 被動管理 的基金,它和 共同基金 這種 主動管理 的目標不同, 共同基金的唯一目標就是戰勝指數, 而ETF的唯一目標就是盡可能貼近指數的走勢。 造成ETF與指數績效不同有2個最常見的原因: 1. 管理費: 以永豐加權指數這檔ETF為例,管理費0.32%這數字並不貴, 因此即使累積5年也不到2%影響,因此還有其他造成績效落後的因素。 許多基金績效落後指數的原因是管理費,但這一檔顯然不是管理費因素。 2. 基金規模:

  5. 2022年9月2日 · 自2020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原物料商品價格呈現強勁反彈引發市場猜測新一波的原物料超級循環 (Commodity Supercycle)是否即將到來。 事實上在過去100多年來曾發生過4次原物料超級循環每一次的平均長度約30年本篇文章市場先生介紹原物料超級循環是什麼意思回顧歷史4次循環事件及能透過哪些重要指標觀察原物料超級循環在哪個階段?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原物料超級循環是什麼? 各類原物料商品與景氣循環的關聯性. 原物料超級循環常見指標有哪些? 歷史上發生的4次原物料超級循環. 快速總結:原物料超級循環是什麼? 原物料超級循環是什麼? 就如同景氣有循環的特性一樣,原物料商品也會歷經成長、趨緩、衰退、復甦等不同的階段,並且形成周而復始的循環,稱之為「原物料循環」。

  6. 2023年11月23日 · 我們有時候會在新聞上聽到一種說法,例如說美元是強勢貨幣,或者某國家貨幣是弱勢貨幣。 手中持有貨幣強弱,對於一般人來說是象徵能買多少價值東西;對於國家而言則是一種信心指標。 貨幣走強、走弱是一種相對關係,指某貨幣相對於其他貨幣來說強勢或弱勢。 相對強弱受到很多因素影響,但通常最常見因素包含: 利率、貿易關係,以及貨幣和政府穩定性 。 本篇文章市場先生介紹強勢貨幣和弱勢貨幣是什麼、影響貨幣強弱因素、會受到貨幣強弱影響層面有哪些、最後分享目前貨幣交易量排名(表示貨幣強弱排名)。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強勢貨幣 vs. 弱勢貨幣. 強勢貨幣是什麼? 弱勢貨幣是什麼? 影響貨幣相對強弱因素. 會受到貨幣強弱影響層面有哪一些? 貨幣交易量排名. 強勢貨幣 vs. 弱勢貨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