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FB被盜用如何處理 相關

    廣告
  2. PC-cillin 2024完整防詐攻略:保護資料/偵測威脅/防範侵入,識破各種詐騙手法,全面防護更安心。 不只防毒,更防詐騙!即時封鎖網路未知威脅,手機/電腦安心網購安心PAY,個資密碼不外洩。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6日 · 多個社群平台昨晚11時至今天凌晨大當機不少人當下以為臉書帳號遭駭嘗試登入多次因此帳號被鎖住了哀號遍野和沛科技創辦人翟本喬在臉書列舉發生類似問題的正確處理方式1網路帳號出問題時不要慌忙地一直嘗試登入重設密碼

  2. 2021年5月9日 · Facebook於今年1月6日美國國會大廈發生暴動後,封鎖美國前總統川普的Facebook和Instagram帳號,Facebook內容監督委員會與也在美東時間5日宣布維持封鎖川普帳號。 近年來,Facebook內容審查愈來愈嚴格,一不合規定就會禁言,台灣網友也發展出「你今天『祖』了嗎? 」的幽默鄉民哏。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Facebook用戶無預警刪文,已引發愈來愈多用戶不滿。 Facebook特地成立新監督委員會,由20位律師、教授和其他領域專家組成,將為用戶對Facebook所做的決定提出上訴,並解釋Facebook眾多詳盡規則。 自去年10月開始受理案件以來,監督委員會已收到22萬多份用戶上訴,並發布八項裁決,其中有六項裁決推翻Facebook最初決定。

    • 網路購物,當心被詐騙
    • 拆解詐騙購物的驗證方法
    • 受到消費者信任是品牌價值關鍵

    電子商務的轉型,變成詐騙購物的主要模式,尤其在臉書上更是多到數不清,每次買東西都要先看看到底是真的還是詐騙,弄得實在有夠累人。 而詐騙購物的習性也一直在進步,更會將藝人網紅的大頭照設為主要頭像,意圖誤導消費者是名人代言、或本人銷售,這樣的詐騙手法,很常吸引上了年紀的長輩下單購物,而且金額都不算小。 說也奇怪,我怎麼不記得小時候要跟爸媽騙零用錢有這麼容易,通常都是很快就被拆穿,還會遭受到毒打一頓,最慘的是,錢還沒有拿到,結果詐騙集團輕而易舉的就得手了,看來我們還是天真善良的那群人,這是唯一的自我安慰。 以下,我們來拆解詐騙購物的驗證方法,其實只要多幾個搜尋的步驟,基本上就可以排除這些疑慮,這對於網路重度使用者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對於長輩以及學生族群就需要去習慣這些驗證的方式,降低受騙的機率...

    1. 一頁式購物網頁:文法不符、聯絡方式

    購物詐騙主要出現於一頁式購物網頁,特徵:產品銷售業面非常多的文字敘述,目的是為了強化產品的信任度,會出現某些地方有文法不符、或是簡體字的問題,尤其在於連絡方式通常僅提供E-MAIL,去做為雙向聯繫的主要管道。 要檢視、以及降低被詐騙的機率,首先,先到官方粉絲團去檢查過去的貼文以及粉絲數量、創立時間等等,這三者是否有吻合廣告銷售的產品內容,過去的內容發佈是否建立在類似的屬性之上,如果有,再繼續往下檢查,如果沒有,那就幾乎可判定為詐騙購物。

    2. 查證網路上官網等其他來源,開箱、推薦、Google評論也要小心

    到網頁上搜尋相關的品牌資訊,例如客服電話、LINE官方、官方網站等等的服務,詐騙的聯繫方式通常僅有電子郵件,不會曝光其他更多的聯繫方式。 這些雖然不能保證可以判定為非詐騙,但是要經營這些平台跟管道,需要大量的人力與時間去維護,詐騙購物通常不會做到這裡,內容建立需要時間跟資源,若是詐騙行為,根本不符成本,能讓消費找越難找到越好,這是詐騙的一貫習性。 強調一點, 隨便寫寫幾篇亂七八糟的推薦,或是幾篇開箱文說產品好棒的文章,這些東西很簡單就可以做到,所以類似的網頁所呈現的資料,不具參考價值。尤其內容的豐富程度,很輕易的就能辨識出來真假。 Google評論就更不用說了,機器人大軍就能做到的事情,就忽略它吧。

    3. 也是最能確定的方式:尋找營業登記的相關資料

    只要能找到相關的營業登記資料,基本上就不太會有問題,但也曾經看過詐騙集團直接抄襲店家資料,直接在網路上販售的事件。網路上瘋狂的銷售,實際的店家卻沒有販售這樣的產品,導致客訴不斷,但是這通常很快就會被拆穿,能創造的詐騙獲利也不多,所以比較少出現這樣的狀況。 另外也有些企業,註冊登記的名稱跟品牌名稱並不相同,這樣很難將找到的資料對應上,只能尋求從營登項目去尋找蛛絲馬跡,或許有值得參考的資訊。 好好的一個電子商務弄得這麼複雜,出現大量的詐騙購物,也是因為銷售門檻降低,或是說根本就沒有門檻,人人都可以是賣家。

    但反過來講,也因為市場環境變成這樣,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創造商機,創造熱銷的機會,關鍵就在於怎麼取信消費者,如何讓自己的品牌與產品能夠獲得認可,反推這些詐騙行為的做法,想想自己在購物時,會如何解決這些疑慮,朝這個方向去執行,自然就可以排除這些問題。 方法不難,只要照著自己購物習慣的搜尋SOP,再反過來做就行了。 最後那些陳腔濫調、老掉牙的信用卡分期,提款機退費等等的低級詐騙就不提了,現在應該沒有人會笨到相信這些,如果你身邊真的有這樣的朋友,快介紹給我認識,我非常需要這些朋友。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葛捷思品牌經營學,原文:臉書充斥詐騙購物,如何判斷真假、拆穿陷阱)

  3. 2022年1月13日 · 對抗猖獗的網路詐騙而興起的防詐達人專家不藏私地整理出10大防護措施良心建議是:「個人防護方為王道沒有一刻個人的網路足跡與行為不斷地被電腦手機App智慧穿戴裝置所蒐集。 個資,其實也已成為黑市交易商品。 根據趨勢科技觀察,現今黑暗網路(Dark Web,簡稱暗網)上最炙手可熱的個資前三名,分別是網路服務帳號(包含網路銀行、社交軟體、影音串流平台等)、遊戲帳號及信用卡資訊。 其中,最低只需花費1美元、按照目前匯率不到30元台幣 ,就能在黑市購買到他人的信用卡資訊。 拒當網路上的透明人. 在大數據時代,看起來分散於各處的數據和個人信息,被匯總、挖掘、分析,每個人在各網路公司的客戶管理系統裡,幾乎成了「透明人」。

  4. 2016年8月4日 · 2016-08-04. 瀏覽數 141,200+. 家裡鑰匙掉了與網路帳號被盜哪件事比較嚴重? 即使沒有親身經驗,你可能也聽說美國明星的iCloud被入侵,裸照外流;或平日不熟的朋友,突然LINE你自稱「車禍住院缺錢」。 對於社交、購物、理財、工作,事事連網的現代人來說,網路帳號被駭造成的安全威脅,絕對不輸家中被闖空門。 如何預防無所不在的數位威脅? 國際刑警組織資深顧問馬克‧古德曼(Marc Goodman)在《未來犯罪》(Future Crimes)一書指出,若能做到以下「UPDATE原則」,就能避開85%的危機。 U(Update Frequently)經常更新. 軟體程式充斥各種漏洞,給與駭客可乘之機。

  5. 2023年7月15日 · 律師教你判斷「一頁式」廣告詐騙. 方格子VOCUS. 2023-07-15. 瀏覽數 31,150+. 千萬要小心一頁式詐騙。. Flickr by Mike Lawrence. 聽遠見. 昨天看到新聞,媽呀,疫情三級警戒期間,全台灣遭詐騙的金額竟然高達11億。. 前一陣子筆者錄製談話性節目時,也特別針對了所謂「一 ...

  6. 2023年9月20日 · 「養套殺」八大詐騙手法一次破解! 廖君雅. 2023-09-20. 瀏覽數 4,800+. 詐騙手法千變萬化、防不勝防,社群網站上仿冒名人、一頁式假購物廣告已不稀奇,最近更出現AI變造聲紋的影音。 圖片來源:Unsplash by Austin Distel. 聽遠見. 你經常網購嗎? 你會在臉書或LINE群組加陌生好友或點選網址嗎? 甚至,你的個資是否曾遭外洩? 還是,你已經在投資群組裡跟著老師賺大錢了? 光今年上半年就1066件、財損逾6.7億元. 編輯部製表. 疫情造就線上活動活躍,各國詐騙案揚升. 訂閱遠見電子報,掌握國內外大事. 「台版柬埔寨事件」震驚全台,不法集團以「假徵才真詐騙」的手法誘騙求職受害者上門。 取自165全民防騙粉絲專頁. 165日接千通電話,能擋詐騙變形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