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31日 · 此外台中市政府研考會主委劉彥澧則分享科技促進永續城市治理他指出目前台中市已經透過科技智慧監控工廠煙囪、AI 辨識排放廢氣的機車也建置了露天燃燒或揚塵即時通報系統更將智慧交通號誌智慧停車以及都市涼感行動整體規劃打造更宜居的城市在提升觀光及交通運輸能量方面由於桃園市有國際機場首重優化交通停車基礎設施及提升海內外的遊客體驗更要建立智慧觀光旅遊管理平台將各種旅遊數據集中管理利用 AI 及大數據進行統一調度與管理,以更有效的管理與監控旅遊資源,精準預測旅客的旅遊需求。

  2. 2019年7月22日 · 99% ML 博士生有個致命弱點. 有位叫做 po-handz 的網友,他發表的意見收穫了 80 分的高度認可,佔據了評論區的頂樓: 把自己的項目投入生產環節( launch into production) ,就能超越 99% 的應屆生,也能超越大部分在位的 ML 工程師了。 對此,有人 (moravak) 表達了強烈贊同: 這個「大部分」,其實就是 ≥99.9% 。 頂樓又補充說,很多人就算讀到博士畢業,可能也沒有自己把一個項目做到生產環節的經驗。 那麼,怎樣才算有這樣的經歷呢? 沒有讀博士的你,唯一優勢就在「業界經驗」 網友 (BernieFeynman) 簡約地解釋了一下: 搭些模型,不用非常厲害。 但要讓人能看到,模型在哪跑起來的樣子,比如有個 API 可以調用之類的。

  3. 2015年9月17日 · 這幾年似乎大家不再在乎我的學歷,但我仍是自卑,不想讓大家知道我畢業的大學。 但今年遭遇的兩件事,我的「名校迷思」似乎被狠狠打了一巴掌。 五月到英國師鐸參訪時,同團有兩位地理老師,一位是用Google Earth翻轉地理教學,還出版三本暢銷書的廖振順老師,另一位是高師大的吳連賞校長。

  4. 2018年8月28日 · 劉彥谷說透過觀察學員的表情了解他們對課程的專注程度例如 95% 時間是專注,5% 時間是分心每個學員每堂課的開口時間有多久藉此記錄學生的參與度再將上述這些數據反饋給 DCGS 系統,透過核心演算法來打造更專屬的客製化教學體驗。

  5. 2019年1月4日 · 2019-01-04. 分享本文.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圖片來源鉅亨網攝影林衍億) 人工智慧落地,在台灣的諸多產業都是重要的議題。 場景切換到金融業,這個長存於歷史洪流中的產業,可說是對數據、資料最敏感的行業,在所有產業都還沒有開始收集數據時,金融業就已經開始用紙本進行大量的建檔,包含所有的交易歷史,客戶資料,存款、帳戶資料,在 AI、大數據都還沒有個雛形時,金融業其實就已經擁有了最重要的根基:龐大的數據庫。

  6. 2017年5月2日 · 劉彥良 編輯/蔡歆儀、傅觀. YouTube於2005年成立,至今已擁有超過十億用戶,為網路上最熱門的影音交流平台。 在大量用戶的支持下,YouTube塑造出眾多的網路名人,「YouTuber」這樣的新詞彙,便是用來稱呼透過YouTube獲得關注的影音製造者。 在眾人簇擁下,YouTuber帶來的風潮,不僅常常吸引主流媒體關注,更在無形中讓閱聽眾仿效,也間接左右了網路使用者的思想、行動走向。 我們常在日常生活中討論哪個 YouTuber 又做了什麼逗趣的行徑,或者猜測 YouTuber 如何藉這個平台為自己謀取商機,然而,閱聽眾常常將關注焦點著重於 YouTuber 的「現狀」,到底 YouTuber 為何成為新興的網路群體? 是否能在社會文化的演變中尋找其脈絡?

  7. 等待著「勝利組」的,是學非所用、條件嚴苛的血汗職場;而那些早已習慣被鄙視的「失敗組」們,也根本搞不清自己當初為什麼要到高等教育裡走一遭。 生活情境日新月異,傳統教育試著跟上,卻步履蹣跚,學用落差日益擴大。 我們似乎正在面對一個失控的年代,在當中教育顯得如此重要,卻又找不到自己的角色。 然而在這場激辯的遠方,有一輪新的思索正在升起。 一群對教育有自己想法的家長,正試圖打破親師甚至師生之間的疆界,探索教育的本來面目。 如今這個時代,他們的出現具有什麼意義? 我們又能從他們身上,得到什麼啓發呢?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前往板橋,拜訪台灣親子共學促進會的秘書長,郭駿武先生。 什麼是親子共學? 就是理念相近的家長,大家每週撥一兩天,聚在一起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