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10日 · 陪伴的作用比起像英雄一樣幫忙解決一個難題真的好渺小但是無論是日積月累或者是在最脆弱的時候出現扶持一個受傷的靈魂卻很偉大。 幫助讓我們心懷感激,陪伴則真正踏實了愛。 然而有時, 我們會因為忙碌、沒時間、沒心情,然後用「力不從心」這個理由省略了陪伴 。 無論對誰,我們一定能曾這樣過。 很小的時候因為爸媽都在工作,家裡沒有大人照顧,放學後我跟妹妹總會到鄰居媽媽家待到他們晚上下班,常常都已經是晚餐後了。 他們辛苦的工作,扛著這個家,讓我們一家生活無虞,而且也毫無保留地給了我們滿滿的愛,他們真的真的很偉大。 某天,有個只上半天課的午後,爸爸中午就來接我們了。 「你怎麼請假? 家裡有甚麼事嗎? 」我有點訝異的問。 「是為了寶貝女兒啊。 」在門外的爸爸還沒回話,鄰居媽媽就笑著對我們說。

    • 無關犧牲,只是選擇
    • 勇敢承擔選擇的結果
    • 延伸閱讀

    不要誤會,我認為媽媽真的很偉大,為了小孩,把自己縮的很小,捨棄了許多層面的需求。但老實說,我不喜歡這樣瓊瑤般的自我犧牲情節。這造成了一個很重的框框,框住了「母親」這個角色,好像母親如果把自己擺在第一順位,就是不夠偉大、不夠愛老公、小孩。 我更不喜歡女人利用這樣的「受害者心態」來襯托自己的偉大,更糟糕的是利用這樣的「宿命感」來說服自己,跟自己的軟弱妥協。 「我不是不去爭取,而是我現階段更重要的是家庭」「我也有夢想,但小孩需要媽媽的陪伴」。然而,這樣的犧牲有時搖身一變,成了握在手上的令箭:「我為了你放棄一切,你怎麼還可以愛上別人?」「媽媽為了你們這麼辛苦,你們怎麼可以不聽我的話?」 但說穿了,一切都只是「選擇」罷了,是每個當下對自己最好、最適合的選擇,無關犧牲,更無須說嘴。你可以選擇離開職場,在...

    那麼,為什麼犧牲奉獻的宿命牌,永遠有人買單呢? 或許,「愛別人」是最方便的卸責原因。當委屈求全的理由是「愛別人」,似乎沒有人可以責備你選擇、考量的不夠周全。為愛犧牲的你,好像怎麼做都是對的,即便之後的發展沒有美好結局,周遭人好像也不會責怪你,反而會覺得你可憐、傻氣。 但是這種雙邊討好的犧牲,又何嘗不是一種不敢承擔的軟弱? 為了對父母的愛,不去投入自己喜歡的工作,遵從他們的期望選擇職業,即便工作的非常不開心,好像別人也無從譴責你的服從,而會將矛頭指向限制兒女自我發展的父母。 為了對小孩、老公的愛,放棄高薪的收入、美好的前途、出國進修的夢想,在家洗手作羹湯,就算之後老公開始嫌棄你是黃臉婆,小孩長大離巢後,難以再次進入職場,大家也只會對你投以憐憫的眼神。 「憐憫」比起「譴責」,承受起來簡單多了,對...

    【在婚姻裡忘記自己是誰?】感情裡的「三分哲學」,讓彼此用獨立的靈魂相愛 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好?職場女性容易陷入的 5 種「負面思維」,原來一切跟大腦有關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勇敢如妳 To be a better me》,由商周出版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2. 2017年4月24日 · 電影將阿嬤晚年的轉變與力量展現出來沒有總是憤怒或傷心相反地透過婦援會的身心工作坊與社工的陪伴她們跳舞參與藝術創作也充滿笑聲。 阿嬤們再平凡不過的晚年生活裡充滿可愛的趣味,令人忍俊不禁;但同時也從她們的談話和表情中,感受到在療癒傷痛過程裡仍透著難受的過去,看到這裡,眼淚也會不禁簌簌落下。 透過阿嬤的故事,遙不可及的歷史和現今的生命得以重新連結而有了感動。 2005 年 815 『戰後60週年』抗議遊行,阿嬤到日本交流協會前要求日本政府承認歷史錯誤,道歉與賠償. 太魯閣族的沈中阿嬤曾深刻而沉著地說:「 日本政府不可能改,他們就像電線桿一樣,你怎麼踢他、打他、罵他,用任何方法都不可能動搖他。 但我們還是要去啊! 電線桿不會動,但是身邊總有東西會動啊!

  3. 2022年2月23日 · 時隔 25 年,《春光乍洩》4K 數位修復版將於 2 月 25 日重返大銀幕。. 或許電影可以反覆重看很多次,但是一段愛情,可以從頭來過幾次?. 圖片來源:《春光乍洩》電影海報. 黎耀輝(梁朝偉飾)與何寶榮(國榮飾)是一對戀人,這段分分合合的戀情走著走著 ...

  4. 2020年12月31日 · 圖片來源: Pexels. 回顧2020年總感覺充滿了意外、無常,雖時間無法重來也無意回放,但也讓我們在2021年的最開始,能夠溫柔、珍惜地望向彼此,深深地道聲:「啊,我們都在彼此身邊呀!. 」還未來得及定神細看2020年,新的一年已經展開,就像無數台準時抵達 ...

  5. 2020年11月5日 · 你有多久,沒有被一句簡單的話、一色彩溫暖的圖畫療癒了呢? 我們的心中都有一頭野獸,偶爾能聽見他的爪子敲著心門,它渴望被釋放,渴望自由、渴望狂野的世界,即使是大人,也值得被圖畫療癒、被色彩包覆、被角色溫暖。 英國作家Amber Fossey,是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的醫生,她專門從事 ...

  6. 2019年11月4日 · 簡單心理 2019-11-04. Photo via Pexels.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感受和表達我們的真實情感是一件會讓我們感到脆弱的事情,因此,為了避免受到傷害,我們或許會使用理性來試圖克制我們的感性,將我們的情感包裹甚至隔離起來。 但唯有感受和分享自己內心的情感,才能更了解自己,並與他人發展更親密的關係。 (責任編輯:筑雅) 文/心理諮詢師 王惠. 「原本我以為我爸知道這件事之後會大發雷霆,和往常一樣痛罵我一頓,結果這次他居然一句責怪我的話也沒說,還主動打了一筆錢過來幫我渡過難關。 」A 先生在述說過去一週和父親的關係發生轉變的過程裡,嘴角帶著一絲似有若無的笑意。

  1. 相關搜尋

    張月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