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德國總理梅克爾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00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9日 ·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15 日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雖然場面和諧,但德美間還有許多懸而未決的議題。 最令拜登關心的是,德國到底能否一起抗中?

  2. 2021年11月12日 · 霍伊斯根(Christoph Heusgen)2005 年起擔任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外交顧問,任職 12 年後轉任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今年 6 月卸任,可說是德國近年最有影響力的外交官。. 德國 2019、2020 年出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非常任理事國期間,他曾多次批評中國 ...

  3. 2017年9月21日 · 德國即將在 24 日舉行國會大選,專家預測已經當了三屆總理的梅克爾可望勝選。. 德國第一電視台(ARD)民調顯示,49%的受訪者認為梅克爾更值得信賴。. 然而由於德國國會眾多席次被小黨瓜分,梅克爾在籌組聯合政府時將面臨極大的挑戰。. 為什麼 ...

  4. 2016年1月5日 · 德國總理梅克爾依慣例於每年最後一日發表對來年的談話。 2015 年的難民議題、德國境內零星但是頻繁的排外行動,都成為 梅克爾 2016 新年談話的重點。

    • 經濟對美國比對中國更依賴,歐盟的怪異決策令人大搖其頭
    • 搶在年末!梅克爾力推使「歐中投資協議」誕生
    • 德國汽車支配歐盟對中政策,暴露歐盟多元假象
    • 美歐關係面臨重整,拜登政府須有心理準備
    • 推薦閱讀

    有論者認為歐盟為何急著與中國簽署投資協議,特別是這個協議的談判早從 2014 年就開始,當時還是針對中國希望與歐盟談自貿協議的歐方緩兵之計,因此認為這不算是什麼嚴重的問題。更何況從 2000-2019 這二十年期間,歐中貿易額成長了八倍到達了 5600 億歐元,中國現在更成為僅次於美國的歐盟第二大對外貿易夥伴。因此與中國進行投資協議談判是十分正常,且是無可避免的發展。因為雙方的貿易量太大了。 只是中國雖然是歐盟第二大外貿對象,但其數額不僅不到與美國貿易額的一半,更無法與歐盟內部貿易額相比。根據德國莫卡托研究所(MERICS)在 2020 年 11 月出版的一份分析歐中經濟互賴現況報告所顯示,在 2019 年,對中國出口佔歐盟 27 會員國總出口量的 2.4%,對美國出口量是歐盟 27 國總出...

    外界將這個投資協議歸因於德國總理梅克爾的力推。事實上如果拖超過 24 小時到了 2021 年,梅克爾就不再是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European Council),這個協議大概就會回到原先談到不見天日的處境。支持協議者會稱讚梅克爾展現果斷的領導氣勢,反對協議者則認為梅克爾只想在下台前成就個人,不僅使德國在中國眼中成為中國與歐盟合作的關鍵伙伴,還有人進一步懷疑是否梅克爾在為即將下台找尋經濟後路,想讓自己成為賺取大筆佣金的歐盟中國掮客。 先撇開對於德國總理梅克爾的個人懷疑,站在梅克爾立場,經過四年與美國川普總統的災難性遭遇,德國已經出現一股想建立自主政策的想法,而這個想法實際上在小布希時代發動對伊拉克戰爭時就已經萌芽。當時德法兩國在聯合國反對伊拉克出兵之舉被美國罵到不行,甚至當時美國防部長倫斯斐...

    德國汽車業明顯是這個協議的最大受惠者,只是歐盟其他部門對中投資的管制能力會因此更被限縮,因此這個協議更像是拿其他部門貼補(德國)汽車業的協議。畢竟在歐盟業界中,中國營收超過其總營收兩成的大型公司,一半(兩家)是德國汽車製造商。 但這個協議通過的過程,也讓外界不禁質疑,是否中國可以針對幾個歐洲大公司下功夫,運用這些公司對其國內政界的影響力改變政策環境,再利用這個國家對歐盟發言的份量帶來歐盟整體政策的變化。如此則中國只要針對幾間公司運作即可,無須花力氣說服多數歐盟會員國。中國遊說技術的策略我們必須掌握,因為中國現在似乎無須大幅改變現狀,只要說服關鍵少數,就可以帶來中國所期待的變化了。 「歐中投資協議」是繼 RCEP 簽署後第二個中國在拜登上任前出手的主要對外作為,但影響比 RCEP 簽署更大。一...

    還沒等拜登上任就積極出手,連基本的等待禮儀都不給,習近平要嘛是看不起拜登,或是認為拜登上來也改變不了什麼,因此鐵了心決定走自己的路,不等拜登了。這都意味著美中競爭的新態勢已經展開,中國積極要在拜登上台前,以及美歐深陷疫情苦海無力他顧時,全力固樁或是佈樁。並向拜登喊話要建構新型中美大國關係。拜登團隊對此不能掉以輕心。 過去有關歐台關係的重要議程時,歐台投資協議往是首要議題。只是過去歐台投資協議談判往往似乎有個「先中後台」的不成文內規,雖然歐盟執委會間局否認此說,認為這是歐盟負責經貿談判官員有限,大多又先被調去談歐中協議,因此才有這種錯誤印象。但不管如何,現在歐中協議已成,是否歐台投資協議談判出現一線曙光呢? 我們大概無法知道真相,但起碼當歐中投資協議簽署後,歐盟執委會迴避歐台投資協議談判的理由...

    【你威脅你的,我話筒放桌上】捷克超狂反中舉動,幫歐盟製造機會洗臉習近平 台歐友好破裂?歐盟與中國恐先一步在年底簽投資協定 歐盟「直接投資台灣」比例超越美國、日本!駐台代表:台灣能成為歐洲經濟的「新要角」 (本文經合作夥伴 思想坦克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為跨大西洋關係帶來陰影的歐中投資協議〉,首圖來源:翻攝自《EU Debates | eudebates.tv》YouTube 頻道影片。)

  5. 2021年12月14日 · 她常常批評前任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對北京太軟弱,主張歐洲與中國的關係是「自由民主與獨裁之間的制度競爭」,支持歐美聯手制衡中國。 貝爾伯克在上任前的 12 月初,接受柏林《日日新聞報》(Die Tageszeitung) 訪問 ,談到對中國態度。

  6. 2021年9月8日 · 今年秋天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將退位,德國執政的聯盟黨,以及很可能成為新執政黨的綠黨,都在競選綱領中提到應該透過歐美合作來抗中,同時也應在氣候變遷上與中國合作。. 現在離國會大選越來越近,這些政黨對相關議題的表態會是什麼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