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19日 · 網路詐騙層出不窮,許多不肖份子看準人人想快速致富的心態,藉機以投資為名來行騙。 其實常見像是報酬率異常高、獲利來源不明、拉人入會抽佣、保證獲利、不敢公開宣傳等,都是投資詐騙常見的跡象,切記想靠投資賺大錢,一定要先學會辨別詐騙手法來保護自己,或是選擇跟大型金融機構買,例如找銀行就不用擔心被騙啦! No.7 工作忙碌沒時間研究. 每個人都知道投資理財很重要,也知道是不想繼續領死薪水,有機會開除老闆的一條捷徑。 然而開始投資前的準備工作可不少,除了要學習一大堆正確的理財觀念,還要因應所選的投資標的,吸收相關的財經知識,甚至要關注全球景氣變化、利率政策等等,平常工作忙到連休息都快沒時間,一想到下班還要研究這些東西,最後永遠都是跟自己說「明天再開始吧! No.6 害怕被套牢.

  2. 2022年8月16日 · 要避免受騙,最好先了解騙徒的行騙三步曲。 【1】建立專家形象在社交媒體結識受害人. 投資騙局最常見的起點,在於營造一個「成功人士」的假象,騙徒往往會在社交媒體或即時通訊軟件接觸受害人,當騙徒和受害人混熟之後,會自稱「投資達人」,並向受害人傳送一些投資獲利的截圖,令受害人信服,繼而萌生跟隨「達人」賺快錢的想法。 【2】誘騙受害人在虛假投資程式投資. 當引起受害人的投資興趣之後,騙徒下一步就會提供一條虛假投資應用程式的假連結,並指使受害人點擊連結下載該假程式,然後致電程式的客戶服務員進行開戶。 假客服會指示受害人將錢存入指定個人戶口以為帳戶進行「充值」,存入的款項會即時出現在假程式內的帳戶餘額中。 【3】製造勝利幻象令受害人血本無歸.

  3. 2024年5月22日 · 警方調查發現100名被捕人牽涉共82宗詐騙及洗黑錢案,案件類型包括:投資騙案、網上求職騙案、網上情緣、網上購物及電話騙案,共有295名受害人,騙款逾1.8億港元,個別案件騙款由1500元至2370萬元不等。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1月19日 · 騙徒利用社交平台及交友App認識受害人,於建立信任後,便遊說受害人參與投資,並聲稱是低風險、高回報,又指只需投入資金就可在短期內獲可觀回報。詐騙集團更設計虛假投資App以增添真實感,而App內亦可實時顯示受害人的投資結餘。

  6. 2024年2月29日 · 60歲高學歷男士誤墮「投資騙案」 2023年12月中旬,60歲受害人在LinkedIn 被一名騙徒聯絡,對方自稱是投資專家,接著二人透過WhatsApp 聊天。 隨後騙徒誘騙受害人從Apple App Store 下載一個虛假投資應用程式「Eikrt.me」及投資泰達幣(USDT),又承諾

  7. 2024年4月3日 · 警方指,大部分高額投資騙案的受害人以為認識「投資專家」,注資投資後,畫面或手機程式顯示的回報起初會不停增加,為求取得受害人信任。 警方提醒,這大多是騙徒的「數字陷阱」,待程式失效或者「投資專家」去如黃鶴,受害人始知受騙。

  8. 2023年11月30日 · 【1】利用域名搜尋工具. 首先可嘗試利用域名搜尋工具 (例如 who.is),輸入懷疑平台的網址並查詢。 一般詐騙網站的網址註冊時間甚短,只有數星期,即屬極高風險。 【2】證監會可疑平台名單. 用戶可查看證監會網站的可疑虛擬資產平台名單(https://www.sfc.hk/en/alert-list/suspicious-virtual-asset-trading-platforms)。 境外平台及應用程式多不受本地監管,投資者易無保障。 在此名單出現的公司,屬於沒有相關許可於香港進行交易的公司,如出意外,要追討就難上加難(圖 SFC) 【3】防騙視伏器. 可在守網者網站的「防騙視伏器」或手機 App 輸入平台資料進行風險評估。 然而即使結果顯示無記錄,也不等於百分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