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低薪時代,治裝費比例掉一半。與30幾年前相比,台灣家庭花在治裝費比例掉一半;根據主計總處家庭消費支出結構的調查,民國67年時,每戶家庭在「衣著鞋襪類」的消費支出約占7.20%,而目前最新統計,103年該類支出僅剩3.02%,足足下滑一半,表示民眾在家庭支出結構上,明顯縮減了在衣著類的花費。
    • 全球平價時尚襲台,選擇變好多。全球平價時尚紛紛進駐台北,儼然成一級戰場;目前台北敦南商圈已有西班牙品牌ZARA、日本品牌Uniqlo和其副牌GU、近日正式開第2間的美國品牌Forever 21,還有韓系的SPAO、MIXXO。
    • 平價時尚成產業,明星、名設計師成個人風格推手。平價時尚已成為一股不可漠視的產業,大型集團利用跨國企業優勢,在全球找尋最佳價格的原料,並大量採購,尋找工資低廉地方作為工廠或外包,再配合高效率物流,送到各銷售市場,維持價格競爭力。
    • 平價時尚快速上架,快速消耗。快速時尚品牌能成功的要素,主因生產線能及時反應市場需求,從設計到生產不到幾週時間,針對差異化的訴求,推出多元化產品線,且不斷積極控制成本,創造出更多的價差空間。
  1. 2017年1月25日 · 一件 NT$399 的上衣,成本是多少?. 上一篇文章探討的是勞工剝削,今天要談的是成本。. 我跟大家一樣,曾在紅色的打折促銷牌前輾轉徘徊,腦裡儘是加加減減的算術公式,試圖說服折扣將替自己省下了多少。. 但你是否曾經想過,在這樣的價格之下 ...

    • 西班牙平價服飾1
    • 西班牙平價服飾2
    • 西班牙平價服飾3
    • 西班牙平價服飾4
    • 原來上班族很愛穿!
    • 每年封館給弱勢孩童挑「新衣服」
    • Net 到底是打哪來的?跟主婦有關!
    • 當時沒有人喊「平價服飾」的口號,但他們正是在做這件事

    沒想到網友普遍對 NET 的評價都不差:「買來上班穿還不錯」、「面試套裝小資首選店啊!」、「u 很薄欸,最近又開始買 NET 了」、「便宜啊,很多的又貴又難穿」、「不覺得比其他牌差」、「NET 換季清倉特價時價格超低的好嗎?CP 值超高!」 主要是客群主打上班族是正確決策!以及價格實惠和不差的質料讓 NET 存活下來,除此之外,還有網友推另個原因:

    這是昨天熱門新聞之一!據《Ettoday》報導,NET 多年向南投家扶中心提供「愛心提貨券」。弱勢家庭的小孩在面對溼冷天氣時可能會沒有保暖的衣服穿,即便有機會拿到二手衣也不一定合身,而 NET 今年就提供 250 張,每名 2000 元的提貨券。昨天(25 日),NET 草屯店提早 1 小時開門,封館讓南投家扶一起買新衣,準備過年。 這件事起碼有四年了,NET 董事長黃文貞是雲林人,2014 年他為了回饋家鄉,捐了 50 萬元提貨券給雲林家扶中心,讓 NET 斗六店封館 2 小時,給家扶孩童挑衣服。在這之後,NET 每年都會讓各地的分店,提供愛心提貨券給家扶中心,屏東店和東港店也曾封館過。

    NET (主富服裝)是在 1991 年問世的台灣本土品牌,他的誕生跟台灣 6、70 年代成衣歷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據維基百科的資料,那個成衣業蓬勃發展的年代,許多服飾皆在臺灣加工生產;但隨著成衣量增加,有些成衣不合外國原廠的要求,或者成衣有些瑕疵或交通延誤而遭外國原廠退貨,使得台灣代工廠商不得不面臨存貨堆積的庫存壓力。 主婦商場——也就是 NET 的前身,以經營庫存外銷成衣為主,為了解決貨源不足問題,之後開始投入以「自行開發產品和設計服飾」為重心的經營模式,並在 1996 年正式改名為「NET」,化危機為轉機,讓主婦商場擺脫掉「傳統、不具特色」的刻板形象,是企業轉型的成功案例之一。

    就品牌定位來說,NET 以歐美休閒風格為基調,推出各個年齡層顧客都需要的商品,期待讓一家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服飾,用「全家人的品牌」做為訴求以與一般平價服飾品牌產生市場區隔。 而在變成品牌服飾後,NET 投入大筆資源在電視廣告上,銷售據點從原本的主婦商場轉變成中小規模的連鎖專賣店,據《股感知識庫》報導,NET 初期幾乎已每個月開設 1.7 家店面的速度快速拓展。據 維基百科的資料,現在 NET 在全台有 145 間門市,也成功跨足上海、新加坡等海外據點。 但 NET 不像其他平價服飾一樣擅長說故事、創造熱門議題,甚至會給人「質感廉價廉價的」感覺,似乎在現在平價服飾競爭中略顯弱勢,他的下一步會怎麼走、如何再創下一個全盛時期?相信這是不少台灣人都關注的事件。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N...

  2. 2017年4月12日 · 總部位於西班牙的 Inditex 集團遊走於合法公司與盜版商的灰色地帶,該集團擅長竊取伸展台上的時裝設計,再用低廉的價格生產出來;這個手法正是該集團旗下 ZARA 的商業模式。

    • 西班牙平價服飾1
    • 西班牙平價服飾2
    • 西班牙平價服飾3
    • 西班牙平價服飾4
    • 西班牙平價服飾5
  3. 2017年10月6日 · 現今有太多的「快時尚」服飾產業,如 H&M、ZARA 等品牌,每季汰舊換新的速度之飛快。 雖然主打的是平價時尚,但衣服的耐穿程度、品質、搭配性卻沒有表現得太好。

  4. 2022年4月15日 · 歐洲人平均每人每年丟棄 11 公斤的衣服、鞋子和其他紡織品。 紡織品是僅次於食物、住宅和交通以外的第四大溫室氣體排放源,且會消耗大量的水和原料。 這些提案一旦通過生效,全世界都會受到衝擊, 因為歐盟消費的服裝和家用紡織品中,有近 3/4 是從歐盟以外其他地方進口的。 歐盟 最後甚至可能會全面禁止將未售出的商品送往掩埋場 ,但官員們表示這還須要進一步研究。 辛克維休說,假如規定公司在將未售出商品送往垃圾掩埋場時,有義務揭露該資訊,廠商會因為擔心商譽受損而三思。 減少生態足跡,歐盟擬禁止漂綠、計劃性報廢等. 這些議案是歐盟「循環經濟」計畫的一部分,旨 在減輕歐洲對全球造成的生態足跡 。 歐盟的循環經濟計畫,是以既有的生態設計法規為基礎,再進一步擴展。

  5. 2014年9月4日 · 西班牙,200 名 ZARA 的買手掌管著公司的男女和兒童服裝線。 時裝設計師畫出新風格的設計,並且決定布料以達到最好的性價比。 設計傳送到工廠後,做出模型。 電腦決定如何剪切最節省布料。 布料被送往縫紉工廠。 縫紉完畢後送回工廠釘扣、熨燙、檢驗 … … 長達幾十公里的地下傳送通道連通所有加工商。 貼上不同國家的商標。 ZARA 的運輸中心每週經手 260 萬件衣服;每個 ZARA 的專賣店一周要進兩次貨。 銷售和回饋. 通過產品組織與設計、採購與生產、產品配送環節的快速、有效運轉,ZARA 雖然不是時尚的第一宣導者,卻是以最快的速度把「潛能」變成現實的行動者! 有人稱「ZARA 是一個怪物,是設計師的噩夢」,因為 ZARA 的模仿無疑會使他們的創造性大大貶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