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日 · 食安疑雲越來越嚴重,衛福部食藥署將整起事件正式定調為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台北市衛生局命寶林茶室停業並移檢調偵辦。(圖片提供/台北市衛生局) 「寶林茶室」素食餐廳事件定調為食物中毒!

    • 木耳
    • 豆類製品
    • 發芽的馬鈴薯
    • 溏心蛋、溫泉蛋
    • 受汙染的海鮮、肉類
    • 果仁

    黑木耳本身並沒有毒性,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多醣體與抗凝血物質,熱量又低,很適合全家大小吃,但是為什麼那麼常出現食用黑木耳後中毒,甚至死亡的新聞呢? 其實類似黑木耳這樣的乾貨,如:香菇、金針、銀耳等,烹調之前都必須先泡發,但泡發時間過久(6~8小時,甚至2天以上),很容易孳生細菌、黴菌,導致食材變質,如果又用涼拌的方式,不論是大人小孩食用都很容易出現腸胃道症狀。建議浸泡時間不超過1小時,吃多少泡多少,並且該餐就食用完畢,以免對健康造成危害。

    陳昭淳醫師表示,除了蠶豆症的寶寶要避免食用蠶豆以外,豆類基本上都可以給孩子食用。只是有時經過處理的豆製品,如:豆腐、豆干等,若放置太久,不新鮮,就可能產生黃麴毒素,其毒性非常強,有很強的肝毒性、免疫抑制力等。因此,如果無法確認新鮮程度,就不適合給小小孩吃。

    馬鈴薯含有一種有毒的「配糖生物鹼」,會刺激腸胃道及神經系統,如果馬鈴薯有損傷或發芽,其含量就會增至5~6倍以上,不管成人或小孩食用後,都會引發噁心、嘔吐、肢體無力等症狀,因此只要發現馬鈴薯發芽,就別再拿來做成副食品囉!

    很多人喜愛吃像溏心蛋、溫泉蛋這種半熟蛋,口感軟嫩香甜,但這種半熟蛋的蛋黃都不太熟,表示受熱不均勻,但雞蛋中很容易藏有沙門氏菌,若烹調溫度未達70度以上,就無法完全殺菌。但嬰幼兒的腸胃道防禦系統不完全,腸胃道的菌叢也還沒建立好,因此當細菌量多時,寶寶就容易引起細菌型腸胃炎。為了小心起見,未全熟的食物還是不要給嬰幼兒食用。 延伸閱讀:出生10天就感染沙門氏菌引敗血症?原來是家長沒洗手導致

    因為沙門氏菌很喜歡汙染蛋白質食物,因此海鮮與肉類也就容易「中標」,若小小孩攝取到不新鮮或未完全煮熟的海鮮或肉類,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血便、黏液便、發燒、全身性的菌血症等。 7.蜂蜜 蜂蜜含有肉毒桿菌素,但1歲以下寶寶的胃酸分泌不如成人好,腸胃道菌叢也尚未建立完全,因此沒辦法殺死肉毒桿菌孢子,可能會在食用後產生突發疾病,千萬不要隨意讓寶寶嘗試。此外,肉毒桿菌是一種厭氧菌,也容易出現在真空包裝、罐頭中,因此要特別注意。

    某些種子類會含有一些生物鹼,但是日常吃的花生、杏仁、夏威夷豆等,少量食用是安全的,但果仁是很常見的過敏因子,若孩子第一次嘗試,必須注意他們的反應,因為有些孩子食用果仁後會有很嚴重的過敏反應,像是水腫、呼吸困難等症狀。

  2. 2024年4月18日 · 近日食安風波連環,從連鎖「藏壽司」到王品集團旗下「初瓦」韓式料理及「嚮辣」和牛麻辣鍋西門店疑似食物中毒,台北市士林區溪山里因逾百人疑似喝下不乾淨水源引發腹瀉,這些案例都驗出諾羅病毒!

  3. 2024年4月2日 · 食安不該等意外發生後才重視,日常三面向教孩子食育觀念!. 最近因為食物中毒事件頻傳,普羅大眾開始注重起食物保存與飲食安全等觀念,也有許多專家學者分享飲食裡常見的毒素來源以及致病原因等!. 但站在兒童食育師的角度,我認為食安不該等 ...

  4. 2015年6月18日 · 食物中毒的表現主要是腸胃不適,此外,菌血症、腦膜炎、關節炎、腎衰竭與腸胃道出血等都有可能。美國的研究顯示,在一年內有高達1/6的人口曾有食物中毒的經驗。食物中毒的病因包羅萬象,包括重金屬、毒物、病毒、細菌與寄生蟲等。

  5. 2020年10月14日 · 近日食物中毒的意外頻傳,中國黑龍江日前傳出有一家九口因吃了當地特色料理「酸湯子」後,結果造成中毒送醫,截至目前為止已有8人送命,1人尚在搶救中。 經檢驗發現,原來是比砒霜還毒的「黃麴毒素」害的… 許多人應對「黃麴毒素」不陌生,近日竟有家庭因食用了疑似有「黃麴毒素」的料理後中毒身亡。 冷凍一年的「酸湯子」,驗出「黃麴毒素」超標. 連假期間,本應是開心團聚的好時機,沒想到卻發生一家九口集體食物中毒的意外。 根據陸媒報導,事發在中國黑龍江雞西市,當時共有12人參加聚餐,主人拿出在冰箱冷凍了一年的「酸湯子」宴請親友,而其中9人品嘗後竟引發食物中毒就醫,截至目前為止已有8人不治身亡,1人仍在搶救,初步判定為「黃麴毒素」。

  6. 2020年7月8日 · 關鍵字: 副食品食物中毒 、 飲食 、 免疫力. 國內出現年紀最小的肉毒桿菌中毒案例!. 一名4個月大男嬰吃了自製副食品後,陸續出現便秘、食慾差、呼吸急促及發燒等症狀,沒想到竟是肉毒桿菌中毒,雖然經治療後有好轉,但到底是哪種食物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