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21日 · 博愛座的設置原旨是讓有需求者能優先乘坐,並呼籲大眾以體貼之心共創友善環境;這些年來,「正義旗幟」也為人所大肆揮舞,然,我們的社會真的因此變得更友善了嗎? 讓座. 讓位. 爭議. 隱性需求. 廢除博愛座. 捷運. 李昂. 比起「讓需要者獲得位子乘坐」的善旨,現在讓座的主因已經轉變成「避免因未讓座而遭受指責」;就算有需要者最後仍然被讓位了,這種道德焦慮的氛圍引致大眾的整體乘車體驗,和原先打造友善環境的初衷,早已不啻天淵。

  2. 2023年9月22日 · 回到博愛座的概念,既然博愛座是提供給廣義身心障礙者(包括法律定義的身心障礙者,相當於身心障礙者的老弱婦孺、行動不便者),對於身心障礙者當然是沒有疑問,除了可能領有證明之外,可能在外顯上能看得出來。

  3. 3 天前 · 根據當時的報導,博愛座是為了紀念蔣介石逝世週年而設立的,由當時多間台北市客運公司聯合響應,旨在提醒台北市民乘車時主動禮讓老弱婦孺,「以發揮蔣公仁慈博愛的精神」。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台灣人民的禮讓互助精神有所成長,已經相對不需要透過博愛座來提醒或教育。 同時,許多年長者也樂於展現自己老當益壯的形象,若覺得自己不需要讓座,也會友善地勸起身的年輕人繼續坐沒關係。 「老弱婦孺」的傳統觀念也逐漸由「身心障礙者和有實際需求的人」所替代,博愛座的意涵也從過去的道德教化和提醒,轉化為無障礙空間的一環。 因此,也才有了《大眾運輸工具無障礙設施設置辦法》中各類大眾交通工具都需要在非對號座位安排有明顯標示之博愛座,以及《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中「博愛座比率不低於總座位數百分之十五」的規定。

  4. 2016年9月12日 · 看下去你就懂了!.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經常可見讓座的暖心行徑,但近幾年許多人發現台灣博愛座文化似乎怪怪的…..隨著智慧型手機、行動上網普及,動不動就會冒出「正義魔人」偷偷拍下「不讓座惡行照」PO到「爆X公社」或PTT等社群,讓 ...

  5. 4 天前 · 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未來可能透過參考國際作法改名、擴大優先對象為實際有需要者等改善博愛座,將博愛座從《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單獨出來修法。

  6. 6 天前 · 今年6月,北捷淡水線一名年輕女性遭兩名長者要求讓博愛座,不堪其擾而撞柱受傷。此事受到關注後,社群threads出現多起民眾遭要求讓座的影片,「博愛座」頓時成為「搏愛座」。

  7. 2016年2月5日 · 台灣人對博愛座的定義太嚴苛,造成過去常有「讓座霸凌」事件。. 台鐵對此表示,應該扭轉乘客對博愛座的觀念,改以「有人比我更需要,就讓座」為禮讓規則。. 大眾交通工具上通常設有博愛座,但因博愛座註明要優先讓位給老人、孕婦、行動不便及抱小孩者 ...

  1. 相關搜尋

    博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