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10日 ·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王育偉. 國內疫情升溫後防疫保單理賠飆高。 (資料照片陳林幸虹 ) 國泰產險近日通知保經代通路將停售旅行平安險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障被形容開第一槍」;不過早在國內疫情升溫後防疫保單理賠直直飆產險業者已敲醒警鐘5月初起海外突發疾病醫療相關保障已陸續喊停。 疫後旅遊潮即將開始,有防疫保單慘賠經驗在前,產險業者不僅無意再特別推出「旅遊防疫險」,也陸續下架現有旅平險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相關保障。 換言之,民眾若在出國旅遊時確診進行醫療,將無法獲得理賠。 國泰世紀產險近日通知保經代通路今天 (10日)下午5時30分起,將停止受理海外突發疾病相關商品,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已在6月9日起暫停受理海外突發疾病住院醫療費用保險金投保服務。

  2. 2022年12月1日 · 富邦產險國泰世紀產險等5業者公告今年12月1日起防疫險住院日額不再融通理賠回歸保單條款認定。 (示意圖Pixabay) 隨防疫政策鬆綁國內醫療量能逐步恢復正常產險業防疫險住院日額理賠回歸保單條款有5家產險公司陸續公告即日起防疫險 ...

  3. 2022年5月10日 · 確診. 時間:2022-05-10 17:38.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金管會10日以問答的方式解疑防疫保單理賠問題。 (中央社) 國內本土疫情升溫近期確診者申請防疫保單理賠也出現多起爭議。 金管會今天 (10日)統整消費者可能面對的問題以問答的方式解疑。 Q1:投保防疫保單後若不幸確診,但沒有被安排住院而是被安排到所 謂的「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方艙醫院」, 是否即符合保險契約約定之「住院」(住入醫院)之定義? 能否請領住院醫療保險金? A1:若保戶經醫師診斷確診必須入住醫院且正式辦理住院手續,因醫 院滿載無法入院治療,而前往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等地方治療, 則視同符合防疫保單的約定,防疫保單住院日額或住院醫療保險 金可以理賠。

  4. 2022年6月7日 · 隨防疫保單理賠潮來襲國泰金今天重訊公告擬全數認購子公司國泰產險私募現金增資發行新股交易總額達100億元為防疫保單風暴中首家宣布增資的業者本土疫情升溫防疫保單理賠恐達新台幣數百億元金管會今天 (7日)晚間最新統計最後一張泰安產險防疫保單已下架目前市面上僅剩疫苗險引發民眾瘋搶的防疫險確定走入歷史全面停賣。 歷經民眾搶買防疫險以及理賠認定等爭議後,各家產險公司陸續下架防疫險;根據金管會今天晚間公布最新統計,泰安產險防疫保單也已下架...

  5. 2023年6月9日 · 國內產險公司銷售防疫保單由於從清零與病毒共存」,去年防疫保險理賠金額高達2,116億加上今年1至5月的593億多元全體產險業這波已賠付高達2,700億不少產險公司總座也因此事件請辭負責新總座陸續上任產險業高層異動隨防疫保單理賠金額不斷擴大陸續傳出從去年和泰產險總經理莊瑞德請辭後兆豐產險總經理游建鋒也請辭去年底富邦也通過富邦產險董事長陳伯耀與個人保險資深副總陳維格的退休案隨後今年初國泰世紀產險也發布總經理陳萬祥懲處以及高達10位以上高階主管的調職異動新安東京產險總座則是在今年5月初請辭獲准為防疫保單的決策負起責任。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9日晚間宣布,在經過金管會保險局核准後,將由具有多年產險市場的專業與國際敏銳度的賴麗敏接任總經理一職。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指出,

  6. 2021年5月25日 · 國內疫情嚴峻各家產險和壽險公司推出的防疫保單熱銷不過消基會今天 (25日)指出由於隔離補償金理賠可能排除封城確診保險金只能請領一次輕症沒進醫院重症非進負壓隔離病房都隱藏理賠爭議對此金管會在傍晚的例行記者會也一一說明強調已要求產壽險公司都需從寬認定。 消基會25日指出,根據金管會的統計,截至今年5月17日為止,整體產險業防疫保單新契約件數達289萬件,光是5月13到19日,就新增53萬張新契約保單,如果以一人投保一張保單計算,全台達12.6%的人口購買防疫保單,光是保費收入就超過新台幣13億。 消基會並且抽樣4家壽險公司、4家產險公司推出的防疫保單共8張,發現其中可能隱藏理賠爭議,提醒消費者多注意,也呼籲金管會正視。 金管會傍晚舉行例行記者會,對此也做出回應。

  7. 2022年6月15日 · 今年國內台灣產險業學到最的一堂課就是防疫保單可能高達數百億的理賠金面對防疫保單百萬件核保及理賠風暴產險業人力資金公司經營甚至品牌商譽都面臨艱鉅挑戰。 多名立委15日呼籲金管會,將「再保險比率」納入商品准駁的依據,且應該針對「巨災」訂定最低再保險比率,確保所有業者都賠得起。 銘傳大學金融科技學院副教授兼主任、消基會金融保險委員會召集委員林盟翔認為,「再保險」仍須依照市場需求,不一定所有的險種國外大型保險業者都願意承接,此次防疫險再保險比率幾乎都跌至5成以下,也是因為國際再保險公司不願意承接Omicron產生的防疫保單。 因此主管機關在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因應防疫政策改變,隨時調整相關的監理措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