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月30日 · 疫情數據來自世界衛生組織 WHO、美國疾病預防與管制中心 CDC、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還有中國醫療專業線上社群丁香園。. Gardner 補充,像各地疾病中心和丁香園這種在地的社群可以提供第一手消息,會比經國家官方回報 ...

    • 美股 3 月發生 4 次熔斷,各國紛降息
    • 全球鎖國潮,超過 7000 萬的觀光從業者面臨失業
    • 航班大規模減量,航空公司陷危機
    • 投資人想套現、原油需求跌,黃金、石油價格跌
    • 濟成長率下修 0.5%,可能繼續降

    其中一個受到最大衝擊的就是全球股市了,每天一開盤,數字大起大落,讓全球投資人跟著心驚膽跳。BBC 統計指出,日本日經指數、美國的道瓊指數以及倫敦的富時 100 指數從今年初,疫情在中國武漢爆發後,就開始一路下跌,而 道瓊指數以及富時 100 指數創下了 1987 年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美國股市光是在 3 月就啟動了 4 次「熔斷」,暫停交易。 由於投資人擔憂疫情將會持續拖垮全球經濟,出現拋售潮,股價狂跌,據統計, 全球已經有超過 50 個國家的央行祭出降息的措施,護住經濟。

    延伸閱讀:疫情最糟會怎樣?全球恐 2500 萬人失業,5 種人要特別小心 為了防病毒繼續傳播,許多國家或城市都封城,或是禁止旅客出入境,也呼籲民眾不要再出國旅遊,因此首當其衝的就是觀光旅遊產業了。BBC 報導指出,2018 年 9 月到 2019 年 9 月,共有 41.5 萬名中國遊客拜訪英國,而全球旅客平均在英國平均會消費 1680 磅,中國人的消費金額是 3 倍以上,因此中國遊客減少,對英國旅遊業影響甚大。 世界旅遊觀光協會(WTTC)最新研究指出, 新冠肺炎爆發可能會讓全球超過 7520 萬旅遊相關產業的員工有失業的風險,其中以亞太地區預估就有 4870 萬人受影響,等於旅遊業 GDP 損失近 8000 億美元,美洲和歐洲則各有超過 1000 萬人可能失業。 而世界經濟論壇預估,即便...

    大量的航班被取消,讓航空公司同樣受衝擊。旅遊數據公司 OAG 統計, 3 月 23 日起的這一週,全球航班數量跟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 28.7%,中國則是少了 37.5%,而歐美國家開始進入大爆發的狀態,義大利跟去年同期相比航班少了 88%,英國少了 53.5%,西班牙則是少了 74.3%。 世界經濟論壇則預估, 航班取消,加上各國的禁飛令,恐怕會讓整個產業損失超過 8800 億美元,甚至有多家航空公司將面臨破產危機,美國多家航空公司就聯合要求政府投入資金救援。

    傳統上來說,黃金算是相對安全的投資標的,但新冠肺炎來勢洶洶,讓金價同樣受到影響。在 3 月之前,黃金價格穩定上揚,但疫情大爆發後,投資人害怕全球進入大蕭條階段,傾向變賣資產套現,3 月以來已經跌了 2%。 延伸閱讀:疫情下是投資好時機?為何巴菲特照買不誤,霍華‧馬克斯看好它? 另外,石油價格原本就因為沙烏地阿拉伯和和俄羅斯之間的衝突而下跌,沙國主導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俄國領導的減產聯盟分裂,再加上疫情影響,讓原油需求下降,油價降到 2001 年 6 月以來最低的價格。

    整體來說,全球經濟成長在今年勢必會比過去下降,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指出, 今年的經濟成長率恐怕會降到比 2009 年以來最低。OECD 也在疫情爆發後,發布了新的數字,去年 11 月預測的 2020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 2.9%,現在則調降為 2.4%,該組織還表示,若疫情持續擴散,會有愈來愈多公司暫停商業活動,讓員工待在家中,可能讓經濟成長率持續下修到 1.5%。 資料來源 / BBC、World Economic Forum、WTTC、The Economic Times、OECD

  2. 2020年3月19日 · 較樂觀情況:延遲復原,全球復甦可望落在第四季 新冠肺炎會受到季節影響,且檢測試劑數量將跟上需求。中國與東亞的疫情在第二季初期會受到控制,歐美地區確診人數則持續快速增加到 4 月中旬,各國將採取更強烈的防疫政策,疫情也會在 6 月趨緩。

  3. 2020年2月21日 · 針對疫情發展的評估,認為近兩個月就結束的比例僅有18%,而過半數的主管以審慎態度來看待疫情變化,認為應該在 6 月份之後才會告一段落,更有約 7% 認為目前無法評估。

    • 展望未來,不斷調整方向。疫情具有高度動態的特性,領導者必須每天審視動態,及時調整策略方向與工作優先順序,這些決策應盡量避免複雜的內部協調流程,否則跟不上環境的變化。
    • 確保政策、指令暢通。建立專門的危機處理小組,每日開會確認工作流程,並負責指令及政策的傳遞。如果企業有內部的溝通平台,應隨時更新動態,讓員工、加盟商、合作夥伴都可以根據企業當地的病況,以最快的速度應變。
    • 為員工建立清晰度與安全感。隨著疫情全球大流行,假消息、假新聞甚囂塵上,企業應主動調查、釋疑,提供員工可行的防疫方案,為他們創造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
    • 彈性調派人力及工作內容。餐飲業當屬重創的行業之一,有些員工被迫減薪、無薪假,甚至被離職。除了休假或裁員,企業可以嘗試將員工分配、借給現下最有價值的產業。
  4. 2020年4月10日 ·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延燒,衝擊所有產業,也改變多數人的生活方式,即便疫情結束,我們所熟知的世界也將不再相同。 哈佛大學實用知識(Harvard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Knowledge)網路周刊以〈冠狀病毒如何重寫企業的未來〉為題,訪問了 8 名哈佛商學院教授,預測在對抗疫情的過程,以及疫情過後,公司組織、產業鏈到員工個人可能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經理人》從中整理出 6 個重點: 1. 辦公環境大升級,「維護空氣品質」成優先考量. 哈佛商學院講師約翰‧馬可柏(John Macomber)認為, 在疫情過後,辦公室、公寓、機場、醫院和學校的設備都將會大幅改裝,以因應日後再發生類似的病毒大爆發狀況 。

  5. 2022年6月27日 · 比爾蓋茲:對抗 COVID-19,這些解藥比疫苗更關鍵. 我們正迎來一個全球疫情發生率只會愈來愈高的時代,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都市化讓人類以愈來愈快的速度侵占自然棲地,與動物的接觸變多,病害也更有機會從動物跳到人身上;另一是國際旅行愈來愈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