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30日 · 探究背後原因,是一個原本不被看好的新技術翻身的故事,是一個企業甲級動員搶時間的新紀錄,也是一股公司和公司間超越競爭、攜手救世界的共好力量。 種種因素缺一不可,一棒接一棒,才完成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第一棒:顛覆製藥界的 mRNA 技術,找對語言和資金加速疫苗研發. 這場和時間的賽跑,一馬當先的輝瑞和莫德納雙雙使用 mRNA 研發疫苗,這個新興技術可說是疫苗飆速誕生的最大前提。 然而,這個技術一開始一點也不被製藥界看好,也找不到商業化的良好管道,翻身過程坎坷。 延伸閱讀: 剩餘疫苗如何預約打? 登記流程、申請資格整理! 13 縣市殘劑候補規定一次看.

  2. 2020年4月14日 · 自新冠病毒(COVID-19)引發的第一個肺炎病例到全球蔓延,至今已4個月,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次突破 150 萬,美國更在兩周內躍升全球病例數之冠。 台灣也接連頒布多項防疫政策,包含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必須戴口罩,否則站務人員可禁止乘客搭乘(延伸閱讀: 沒戴口罩能搭捷運、公車嗎? 搭雙鐵、客運沒戴會被罰嗎? 4月8新制秒看 ),個人防疫方法、企業應對策略,頓時成為大眾唯一關心的話題。 波士頓顧問公司(BCG,Boston Consulting Group)自疫情爆發以來,持續針對全球企業進行調查(最新更新時間為 4 月 1 日),了解企業面對疫情時,普遍採取的應變措施,以及現階段面臨的挑戰,同時提供一些建議。 企業應變觀察:還在防疫階段,走一步算一步.

  3. 2013年11月18日 · 這時候,就是檢查表登場的時機了。 《檢查表:不犯錯的祕密武器》(The Checklist Manifesto)指出,檢查表的特色是將基本項目和常見錯誤等細節,一一轉換成檢核項目,分成「提醒」(邊讀邊照著做)或是「檢核」(做完之後打勾),將細節中伺機而動的惡魔一一除盡。 有人擔心,完全照檢查表來做,會淪為不知變通,其實把繁瑣又疏忽不得的程序交給檢查表,不但能預防低級錯誤,還可以讓大腦空下來,做更重要而困難的事。 只要透過經常更新、修訂檢核表,就能防範紀律變成阻礙。 例如,飛機製造公司每次發布檢查表都會加上日期,如此便能確保與時俱進。 防錯管理法:小心、仔細、多檢查,告別低級錯誤. 進行例行事務或緊急忙亂的時候,最容易忽略原本必須執行的程序。

  4. 2023年7月26日 · 2023-07-26. 採訪.撰文 林庭安. 侯俊偉攝影. 市占逾 5 成,營收居亞洲 13 間分公司之冠! 裕利台灣做對了哪些事情?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裕利醫藥(Zuellig Pharma)這家公司,你或許陌生,但是你多半用過它的服務成果。 這個總部位於瑞士的跨國醫藥物流服務集團,1988 年成立裕利台灣,目前台灣每 2 個健保用藥或醫材,就有 1 個由它配送;全台醫療院所當中,裕利的服務遍及近 2 萬家,覆蓋率超過 9 成。 新冠疫情期間,裕利更斥資 5000 萬打造台灣唯一擁有 2~8℃、-20℃、-80℃ 三大溫層的冷鏈物流中心,迄今運送超過 6600 萬劑莫德納、BNT、AZ 等疫苗。

  5. 2013年8月26日 · 「被害教派」帶給全球社會最大的破壞力在於,它微妙的教義中顯示,人們因為「環境」的限制,而無法成為心目中理想的自己。 更重要的,這種被害者的態度阻礙了人的成長與發展。 查爾斯.塞克斯(Charles Sykes)有本書談到美國的社會,書名為《受害者國度》(暫譯,原書名 A Nation of Victims ),他寫道: 當一個社會執意強調自我表現重於自我控制時,它就會得到相對的報應。 青少年義憤填膺地堅持道:「這太不公平了! 」而他所指的,卻和任何道德家所承認的公平正義無關。 他意念模糊卻堅持相信,這個世界和他的家庭除了滿足他直接的需求及慾望外,並沒有正當的功能。 在一個只關心自己以及追求立即滿足的文化裡,這種自私的想法很快成為一個社會持續不退的主題。

  6. 2019年5月28日 ·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是:長期處於工作壓力,卻無法成功處理的一種症候群。 具體來說,「工作倦怠」有三個特徵: 1.覺得能量耗盡、精疲力竭。 2.對工作有消極或憤世嫉俗之感。 3.工作能力下降。 ICD 疾病分類編碼是醫療診斷、保險公司界定疾病時的參考之一。 這份最新的國際疾病分類編碼代號為 ICD-11 ,意思是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版,預定 2022 年 1 月生效。 「工作倦怠」最早於 1970 年由美國心理學者赫伯特‧佛羅伊登伯格(Herbert Freudenberger)所提出。 40 多年來,雖然專家們普遍認同這是當代重要的心理健康問題,卻遲未列為疾病,直到現在才達到共識。 不分國內外,工作倦怠已是職場普遍現象。

  7. 2018年7月4日 · 至於如何避免自己走偏,成為有害公司文化的領導者,監視器公司 Skybell 創辦人安德魯 ‧ 湯瑪斯(Andrew Thomas)點出了以下幾項大忌,切勿因思慮不周全造成團隊分化、影響公司未來發展。 1. 獎賞給錯人,給到爛員工. 管理團隊時,或多或少都會遇見工作績效不優、仍未被開除的員工,這種人可能會給客戶不好的印象,或向團隊散發負能量,每月卻還是依附著優良員工的好表現,領到獎金。 如此一來,可能會造成以下誤會: 壞表現可被容忍,甚至獲得獎勵。 做錯事毋須承擔責任。 努力的員工會討厭偷懶員工,建立隔閡。 主管似乎無心處理表現不佳的員工,領導能力令人存疑。 此時,好的領導者必須替員工樹立明確目標,不能放縱鬆散的員工,以免被認為偷懶可被容許。 2. 大小事都要控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