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23日 · 這種個資盜用的常見案情如下犯罪集團會先駭入電商的系統資料掌握用戶電話號碼過去交易訂單再假裝客服人員明確說出用戶何時下單訂購商品內容以及交易金額獲取信任之後再要求用戶至 ATM「解除分期付款」、「重複扣款」就能完成一次詐騙。 經理人. 除了個資盜用,在台灣常見的詐騙類型還包括帳單繳款、購物、投資及假冒銀行/政府的詐騙。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投資詐騙沒有個資盜用或帳單繳款來的常見,根據台灣刑事警察局統計,這種類型卻占了 2022 年總財損的 47%,顯見每筆詐款平均相對高額。 傳統上過去主要詐騙媒介為簡訊、電話,但隨著社群使用人數竄起,平台上也成為詐騙的溫床。

    • 不懂科技的民眾也能自保嗎?
    • 銀行能否更積極保護客戶?
    • 詐騙不死,只是變形

    與 Asa 溝通過程中,不難發現多數人認為自己會上當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不懂資訊科技。其實此類詐騙並未使用高深手法或先進駭客工具,而是採用最經典的「社交工程」,攻擊脆弱的人心。 因此,民眾若要避開此類詐騙,要加強的不是計算機概論,也不用成為資安專家,而是掌握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不管是哪種方式傳來的訊息(簡訊、電子郵件、Line、FB、IG 等),只要內容附上網址、而且點開後要求輸入帳號密碼或下載安裝程式,內心的警報器一定要大聲作響,告訴自己:這極有可能是釣魚簡訊! 假使不放心或很想知道真相,也絕對不要貪圖方便而點擊訊息內的網址,應該另外打開官方 App,或是自己連線到官方網站。以此案為例,若 Asa 真的怕網銀被停用,應該做的是打開台新 App 或用 Google 搜尋台...

    當然,若客戶沒有把身分證字號、帳密跟綁定信任裝置的啟用密碼交出,詐騙集團也無法成功盜走存款,客戶自然得負最大的責任。不過,銀行因為擔心被金管會罰、擔心被客戶告得負賠償責任,而於事發後說明早已於網頁或網銀使用條約提醒客戶提高警覺、網銀的安全控管符合規定等,只會讓客戶感到到「卸責優先」,而非積極協助的態度。 去年在美國大通銀行開戶後,年底收到了一封警示郵件,內容是銀行發現我的部分個資已經在暗網(駭客的黑市)被販賣。收到這封郵件的當下,除了訝異原來美國個資也會這麼快被賣掉以外,對於美國銀行的主動積極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在網銀被盜頻傳的現在,台灣的銀行絕對可以採取更主動的作為,積極保護客戶權益: 1. 以詐騙角度重新設計流程:思考「綁定信任裝置」或其他「便民科技措施」,在釣魚簡訊或其他類似詐騙手法...

    保護好自己重要的帳號密碼,是民眾最基本的責任,不懂電腦不了解資安並不能當作藉口,只要掌握不隨意點擊連結、不輸入帳密或重要個資、不下載安裝程式的基本原則,就能趨吉避凶。 銀行能做的不只是打官腔和事發後被動提醒客戶,如何搶先詐騙集團、駭客與民眾好幾步,提前做好防詐布局,才是真正「客戶至上」的貼心服務。 (本文出自高智敏)

  2. 2024年3月22日 · Gogolook 成立於 2012 以來電辨識 App Whoscall 起家可以辨識陌生來電自動封鎖詐騙號碼是台灣防詐騙的先驅從推出第一天就在全球 170 多個國家上架目前在台灣韓國日本泰國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巴西等8地都具有領先地位市占率排名至少前 3。 翻開 Gogolook 的財報,2023 年營收約 7.7 億元、年成長 83%,2022 年 4.2 億元、年增 64%,近 4 年複合成長率 54%,表現遠優於同業,海外市場營收占比過半,成為重要營收動能。 延伸閱讀: 首屆亞洲防詐高峰會:AI、深偽技術助長犯罪,高科技時代的防詐騙策略為何?

  3. 2021年3月23日 · 解析台新簡訊詐騙案一般民眾應如何自保?. 2021-03-23 高智敏. 分享文章給你的好友. 去年 12 月曾分析駭客可能利用哪些手法盜轉網銀存款沒想到類似的簡訊詐騙在今年春節前又再度出現。. 詐騙集團大量發送簡訊偽裝成台新銀行通知客戶網銀 App ...

  4. 2021年9月9日 · 一度被喻為「女版賈伯斯」的伊莉莎白.福爾摩斯(Elizabeth Holmes),曾以血液採檢技術創業,吸引許多重量級投資者注資、公司市值一度飆破 90 億美元,然而這項技術卻被揭穿造假,福爾摩斯因此被控 12 項詐欺罪,並在今(2021)年 9 月展開為期 3 個月的審判 ...

  5. 2021年8月16日 · 2021-08-16. 科技新報 Chen Kobe. NVIDIA 黃仁勳承認「造假」! 為何卻讓全世界被騙得心服口服?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12 日舉行的 SIGGRAPH 2021 研討會,NVIDIA 承認 4 個月前 GTC 2021 發表會「造假」了,主導這場世紀騙局的不是別人,正是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但大家都被騙得心服口服。 這恐怕是本世紀諸多詐騙與假新聞流竄之下,最讓人開心的「騙局」。 全球頂尖的電腦圖形研討會 SIGGRAPH 2021,NVIDIA 透過一部紀錄片,自行揭開這場騙局的幕後過程。 延伸閱讀: 主宰半導體業最大的收購案──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為何仍擔心公司倒閉?

  6. 2021年8月23日 · 微軟(Microsoft)在 3 月公開表示,旗下電子郵件伺服器軟體的漏洞遭到駭客攻擊,試圖盜取美國大型組織的機密。 事實上,微軟早在1月就被告知這個漏洞,當下即展開修補作業,升級安全性。 而這個漏洞的通報者,是台灣的攻擊型資安公司戴夫寇爾(DEVCORE),不只微軟,戴夫寇爾還曾揭露多家國際企業的資安漏洞,包含亞馬遜(Amazon)、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群暉科技等公司,涵括 44 種產品、114 個弱點,協助企業完善資訊系統,避免遭到有心人士利用。 延伸閱讀: 10 個最容易被冒用的品牌揭曉! 小心一封 email 就把你的個資全洩漏. 「我覺得我們在做的其實是拯救世界的事,」戴夫寇爾共同創辦人暨紅隊組長許復凱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