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21日 · 猴痘:主要症狀有哪些?. 病毒如何傳播?. 7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猴痘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這意味著 ...

    • 什麼是猴痘?猴痘最早於1958年被人類發現,與天花屬同個病毒家族,但感染猴痘症狀較輕微,另外猴痘是人畜共通傳染病,常見於非洲嚙齒類動物身上,動物宿主包括囓齒動物和靈長類等,但病毒的自然宿主仍然未知,偶爾出現通報傳染人類或猿猴的情況。
    • 感染猴痘有哪些症狀?根據WHO資料,猴痘的臨床症狀與天花相似,但傳染力較弱,嚴重度較輕微。常見症狀包括臉部與身體長出水泡和皮疹、淋巴結腫大、頭痛、發燒、倦怠、畏寒等症狀。
    • 猴痘的傳染途徑?在動物傳人的案例中,患者因為接觸染病動物的血液、體液、皮膚而感染,病毒會經由皮膚傷口、呼吸道、眼、鼻或口腔黏膜進入人體。人類傳播途徑則通常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密切接觸,包括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皮膚感染損傷處等。
    • 如何預防?猴痘主要透過預防感染控制疫情爆發,研究指出,接種天花疫苗對於預防猴痘 有85%的有效性,但自從1980年WHO宣布天花在全球範圍內根除後,第一代天花疫苗已不再提供一般公眾使用。
    • 猴痘病毒是一種已知的病毒。猴痘病毒最早在1958年被發現確認,當時實驗室研究用的猴子出現類似天花的水皰,是人類首次發現猴痘病毒,第一個人類病例發生在1970年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在那之後,科學家對猴痘病毒已經有所研究,也密切監測猴痘傳染病例。
    • 猴痘病毒相對比較穩定。猴痘病毒是一種相對較大的DNA病毒,和冠狀病毒或流感病毒等RNA病毒相比,變異速度較慢,有較好的檢測和修復突變系統,也就是說猴痘病毒較不可能發生突變或快速突變以導致人類較高的傳染率或高度變異性。
    • 有些人已經有一定程度免疫力。猴痘病毒、天花病毒和牛痘病毒都屬於正痘病毒,彼此密切相關,成功對付天花的疫苗接種導致天花在1980年宣佈被撲滅,歷史數據顯示天花疫苗對猴痘也有大約85%的保護力,所以曾經接種過天花疫苗,現在40多歲以上人群的很大部分人,都不太容易感染猴痘病毒。
    • 我們知道猴痘如何傳染。從動物到人類的人畜共通傳染病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粘膜、皮膚創傷而感染,食用感染動物的生肉或未煮熟的肉也是風險因素之一,被感染動物咬傷或抓傷也會傳染疾病。
    • 猴痘是什麼?猴痘是由猴痘病毒 (Monkeypox virus)引起的 人畜共通傳染病,主要由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傳播給人,自6月23日起列入台灣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 感染猴痘會出現哪些症狀?感染猴痘的症狀包括:發燒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極度倦怠皮疹通常患者發燒一至三天後出現皮疹,從臉部蔓延致身體其他部位,四肢比軀幹更常見。
    • 猴痘如何傳染?由於猴痘是人畜共通傳染病,它的傳染途徑包括「人畜共通傳染」和「人傳人」兩種。一、人畜共通傳染:人可能會因為直接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損傷的皮膚或黏膜而被感染,或食用受感染動物的肉類而感染。
    • 該如何預防猴痘?一、降低人畜共通傳播風險:前往猴痘病毒流行地區時,避免接觸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以及生病或死亡動物,所有食物必須徹底煮熟後才能食用。二、降低人際間傳播風險:避免與猴痘感染者接觸,勤洗手、使用酒精消毒雙手、戴口罩,定期用酒精清潔居家環境,避免與陌生人有親密接觸或不安全性行為,可降低感染風險。
  2. Q3:感染猴痘會出現什麼症狀? A: 1.猴痘感染後症狀包括發燒、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如耳週、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極度倦怠。

  3. 2023年4月18日 · 猴痘有發燒紅疹頭痛等7大症狀,疾管署提醒,猴痘傳染途徑包含性行為、長時間接觸患者等,病毒潛伏期約3~21天,預防猴痘感染應避免高風險性行為、減少與感染者接觸

  4. 2023年5月18日 · 猴痘會癢嗎? 外科專科醫師白映俞表示,感染猴痘病毒後,發燒的1~5天內,患者可能出現皮膚紅疹,從臉部開始拓展到全身各處,疹子本身會癢、痛,最多在臉部和四肢,軀幹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