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苦楝的果實. 果實為 核果 ,卵形、球形至橢圓形,頂端偶有花柱殘痕 [28] ,基部有果梗痕 [28] ,具光澤 [6] ,綠色 [8] ,成熟時灰黃、淡黃色、橙黃色或黃褐色 [5] [6] [25] [27] ,氣特異,味酸、苦 [28] ;內果皮木質;果肉淡黃色,較鬆軟遇水浸潤顯黏性 [28] ;4-5 ...

  2. kplant.biodiv.tw苦楝苦楝苦楝

    其木材味苦,故稱之苦楝,室合作家具,箱櫃尤佳,其葉及果實置於櫥櫃,有防蟲效果,十分天然好用,但其根皮、莖皮有毒,果熟期毒性最大,誤食則嘔吐、腹痛、暈眩、抽搐,以致麻痺而死。

  3. 本種的果實入藥,中藥名為苦楝子 [4]、川楝子 [34]、楝實 [20] 或土楝實 [28],味苦,性寒,歸肝、小腸、膀胱三經 [35],藥材主產於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湖北及甘肅等地 [34],四川產量最大 [34],具清熱、燥濕、舒肝、行氣、止痛、利尿及殺蟲等功效 [6]

  4. 印度苦楝樹(英語:Azadirachta indica),原產於印度、緬甸等國,又稱印度楝樹、印度蒜楝、印度假苦楝、寧樹(英語:Neem)、印度紫丁香(Indian lilac),楝科蒜楝屬植物,...

  5. 苦楝 | 台灣景觀植物介紹. 楝科. 學名: Melia azedarach. 英名: China Berry、White Ceda、Bead Tree、Cape Lilac. 日名: センダン、オウチ、アミノキ. 別名: 苦苓樹、苦苓仔、金鈴子. 簡介. 楝屬落葉喬木,原產南亞及東亞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主幹挺直,分枝開展,樹高可達10m。 互生2~~3回奇數羽狀複葉,長20~40cm;橢圓形小葉對生,長3~7cm,寬2~3cm,葉緣有鈍鋸齒。 圓錐花序自枝端伸出,花淺紫色,花瓣5枚,花徑1.5~2cm,具有芳香。 黃色核橢圓形,長1~2cm。 開花期4 ~5月,結果期10~12月。 栽培.

  6. 苦楝是道路邊坡、河堤、溪埔等環境的先驅樹種,對土質適應性強,能耐貧瘠,但生長於肥沃的地方則生長十分迅速。 鮮葉與果實榨汁是古代使用的天然農藥,樹皮也可以作為治療消化道寄生蟲的用藥,外用治疥癬。

  7. 苦楝的果實. 果實為 核果 ,卵形、球形至橢圓形,頂端偶有花柱殘痕 [28] ,基部有果梗痕 [28] ,具光澤 [6] ,綠色 [8] ,成熟時灰黃、淡黃色、橙黃色或黃褐色 [5] [6] [25] [27] ,氣特異,味酸、苦 [28] ;內果皮木質;果肉淡黃色,較鬆軟遇水浸潤顯黏性 [28] ;4-5 ...

  8. sowhc.sow.org.tw › html › observation - sow.org.tw

    苦楝素也是生物高效殺蟲劑,可防治 100 多種昆蟲及數種葉蚤和線蟲。 苦楝之美自古即讓文人墨客留下不少詠誦之作,「苦楝發花如海棠,一蓓數朵,滿樹可觀」是高濂在(草花譜)中對苦楝花序的歌誦。

  9. Melia azedarach L.,分布於中國大陸韓國日本琉球台灣本島,又稱苦楝、苦苓、金鈴子、森樹等。 其拉丁屬名melia是古希臘語,原是指白蠟樹;種名azedarach則為阿拉伯語「楝樹」的意思。

  10. 2016年3月8日 · 中國的學者對苦楝以及川楝的研究已累積了相當的成果,最具代表性的成分為苦楝素(Toosendanin;亦稱川楝素),是從苦楝皮中分離的具有驅蛔作用的楝烷型五環三萜類成分,無色針狀結晶,其存在於苦楝的樹皮和川楝的果實及根皮與樹皮(於香椿樹皮中也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