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6日 ·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新冠肺炎迫使航空業進入寒冬,攤開全球營收前 30 大航空公司財報,2020 年第二季僅剩 4 家公司獲利。 其中華航以近 1 億美元(約新台幣 28 億 1547 萬元)獲利暫居第一。 長期擔任華航獨立董事的台灣大學會計系特聘教授林世銘分享他的觀察我也由此重新解讀組織逆勢變革的重要機遇。 穩定人事、財務、飛機,第二季獲利近 1 億美元. 我們可以從 3 個面向解讀華航逆勢突圍的策略: 1. 人事策略:高階帶頭減薪。 2020 年 2 月,華航高階主管立即做出帶頭減薪一成的決定。 同年 4 月,華航的國際與兩岸航線載客率掉到只剩 0.76%;為了減少虧損,華航與工會排定勞資協商。

  2. 2020年8月7日 · 華航2610-TW公布第二季財報超乎市場預期繳出亮麗成績單季稅後純益達 24.59 億元,不僅大幅優於上季虧損 37.73 億元,也優於去年同期虧損 4.43 億元,每股純益 0.45 元,創 2017 年第四季以來單季新高。.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衝擊旅客出入境華航 ...

    • 策略──排序
    • 談判──交換
    • 博奕──平衡

    讓我們假設勞方和資方都各自帶開、關起門來討論,將這7個訴求依照「各自認為的重要性」來進行「強迫排序」(Forced Ranking)。 在這樣的前提下,雙方排序結果完全一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要排序不同,那麼就有了雙方談判達成雙贏的可能性。 作為資方的華航高層,必須要充分瞭解勞方;這就是所謂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所謂「知彼」,並不是光知道他們書面上提出的訴求就好,首先要瞭解勞方對於這七個訴求重要性的排序,對勞方每個訴求的底線在哪裡也要有正確評估。 然後跟自己(資方)的排序、以及每個訴求的可讓步目標,併排做個比較;這樣才會知道每個訴求的差距有多大、思考如何說服對方、並且想出說服對方的理由。

    談判一開始時,先挑「對方認為重要」的、也就是「高排序」的,但在己方是屬於「中或低排序」的訴求來談。 在談判過程中,運用先前已經思考過的、能縮小雙方差距的方法和理由來表明立場;但最終要讓步、盡量滿足對方的需求、盡量達到對方滿意的目標,以緩和雙方的對立氣氛。 接下來要談的訴求,是「雙方差距最小」的、也最容易達到共識的,依序爭取最容易達成協議的訴求共識。 這時, 7項訴求也許已經談成了5項;最後的談判就輪到了「己方認為最重要」的、也就是排序高的,而對方排序是屬於中下的訴求。 由於前面的談判累積了足夠的努力和成果,使得雙方不願意輕易為了剩下的幾個訴求,而放棄前面的成果;因此就可以比較容易達到「己方不能退讓」的目標,而且又可以真正達到雙方滿意的雙贏。

    1991年冬季,也是我在美國加州Santa Clara大學MBA課程的最後一個學期,我修了一門課,叫做「策略、談判和博奕理論」(Strategy, Negotiation and Game Theory)。 這門課的名字相當吸引人,當時博弈理論剛剛推出沒有幾年;我們使用的教科書,很多地方的說法要不是非常理論、就是不清不楚,連我去問教授都得不到具體的答案。 我從這門課裡面學到的重點是,博弈雙方的目的不在於消滅對方;在自由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如果你消滅了競爭對手,就形成了獨佔的局面;巨大的利潤必定會吸引新的競爭對手加入,所以你永遠沒有辦法消滅「對方」。 在我畢業後的6、7年當中,我結合自己的實務經驗和課本中學到的理論,產生了自己的方法論。 我認為博弈的目的,是經由策略和談判,達到雙方都能夠接受而且...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19年2月13日 · 編按:自 2/8 日清晨 6 時華航機師啟動罷工213 日凌晨第三次協商,勞資雙方直到上午 11 點仍無法達成共識,宣布散會。. 這場國內航空業史上首次機師大罷工累計至今已有超過上百航班取消影響超過 2.6 萬名旅客。. 近日華航再度發生集體罷工 ...

  5. 2020年8月11日 ·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台灣虎(以下簡稱台虎)是目前台灣唯一的廉價航空,隸屬華航旗下,主要航線為日本、韓國、東南亞。 2019 年年底,台虎風光地登錄興櫃,繳出全年 EPS 4.04 的亮眼成績。 但在 2020 年年初,新冠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這股亂流不只席捲全球,也讓航空業動盪至今。 疫情不斷失控下,前台虎董事長兼總經理因個人因素於 3 月 13 日閃辭,董事會指派華航董事陳漢銘臨危授命,總經理則選擇於華航歷練完整的張明瑋接手。 兩人一上任面對的並不是風光榮景,頭號要務就是在亂流中穩住「台虎」這家企業機身,思考如何度過亂流。 拆炸彈! 包機、載貨、濕租,有收入的都嘗試. 「剛上任時,我可以感受到台虎同仁的滿頭疑問,他們無法馬上跟我們站在同一艘船上。

  6. 2023年5月23日 · 2023-05-23. 採訪.撰文 盧廷羲. 中華航空. 各部門協力讓航班「減重」! 中華航空如何減下逾 13 萬座籃球場的碳量?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我們從 2007 年就開始減碳,那時候大家是先做節油。 」中華航空企業安全室處長李志偉說,航空公司最大的能源消耗在燃油,節省可以降低營運成本。 後續幾年 ESG 意識抬頭,組織改以減碳為目標來節油。 節省燃油可分為好幾個面向。 早在 20 年前,飛機修護時,在機體尾部設有輔助發動機,提供飛機電源,但一個小時要耗掉 600 磅(約 272 公斤)的油。 李志偉當時是節油小組的工程師,他提議關閉輔助發動機,改以外接電源的方式,如電源車、空調車、機場空橋電源或空調裝置等,節省燃油又能降低噪音。

  7. 2019年10月24日 · 今年 5 月,大韓航空( Korean Air )宣布將從 6 月起取消 27 條國際航線的頭等艙座位,僅保留經濟艙和商務艙,一名大韓航空官員承認取消頭等艙是因為「需求很低」。 同月韓國第二大航空公司韓亞航空(Asiana Airlines)也突然宣布,今年 9 月 1 日起全線取消頭等艙服務。 根據《 Forbes 》雜誌估計,全球億萬富翁的數量在過去 20 年至少翻了一倍,有錢人明明愈來愈多,新興的中產階段人口也呈爆炸性增長,為什麼象徵身分和地位的頭等艙生意反而不好做了? 搭飛機最早是屬於有錢人的奢侈活動,幾十年前老照片上的機艙寬大的座椅和豐盛餐飲也告訴我們,早年的客機並無頭等艙、經濟艙之分,來者都是尊貴的頭等艙乘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