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蔣經國(1910年4月27日—1988年1月13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字建豐,出生於浙江 奉化,曾任中華民國總統、行政院院長、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制憲國民大會代表、國防部部長、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民國陸軍 。

  2. 蔣經國 (1910年4月27日—1988年1月13日), 中華民國 政治人物, 字 建豐 ,出生於 浙江 奉化 ,曾任 中華民國總統 、 行政院院長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 、 制憲國民大會 代表、 國防部 部長、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 主任委員、 中華民國陸軍 二級上將 。 為 蔣中正 與 毛福梅 的獨子。 1925年至1937年在 蘇聯 期間,蔣經國接受正統 馬列主義 教育 [2] :1 。 回中國後成為 三民主義 忠實信徒 [2] :1 。

  3. 人物生平. 蔣經國是 蔣介石 之子,又名建豐,俄語名字叫尼古拉,浙江奉化人。. 1920年,蔣經國就學於 上海 有名的萬竹國小。. 當時,蔣介石正追隨 孫中山 在粵工作,就委託在上海經商的 陳果夫 對蔣經國予以照料。. 1925年10月,蔣經國赴蘇聯留學,就讀於 ...

  4. 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 › cyberfair2011 › s97c9012蔣經國生平

    < 蔣經國的生平. 蔣經國(1910年3月18日—1988年1月13日),字建豐,浙江奉化縣人,是蔣中正的長子,為蔣中正原配妻子毛福梅所生。 曾任中華民國第六、第七任總統,中國國民黨首任中央委員會主席,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國防部部長、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現在的退輔會)主任委員及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首任主任等職。 蔣經國在15歲時,也就是1925年時,積極地參加五卅運動,後來受到吳稚暉的啟發,在同年10月前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之後蔣經國就以優異的成績,提前畢業於莫斯科中山大學,而在其求學的期間,也正式加入蘇聯共產黨。

  5. 蔣經國逝世,宣告統治台灣43年的蔣家時代正式告終,蔣家走入歷史,李登輝其後全面接掌黨政軍權力,自此台灣民主化、本土化,1989年正式解除黨禁,1991年首次全面改選國大代表,1992年首次全面改選立法委員,1994年增加省級民選地方首長,1996年首次

  6. 出生於 浙江 奉化 , 中國國民黨 籍 中華民國 政治人物。 曾任 制憲國民大會 代表、 行政院院長 、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 主任委員、 中華民國陸軍 二級上將 。 他是蔣中正與 毛福梅 所生的獨子。 1925年至1937年在 蘇聯 期間,蔣經國接受正統 馬列主義 教育,並加入 蘇聯共產黨 ,曾一度聲討其父親蔣中正。 回 中國 後成為 三民主義 忠實信徒。 1939年,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區( 贛南 地區) 行政督察專員 兼保安司令、贛縣縣長,以建設「新贛南」著名於時,同年加入 中國國民黨 、籌備成立 三民主義青年團 江西支團部,並擔任幹事會幹事長。 1944年至 重慶市 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 二戰後,為外交部特派員,與蘇聯方面交涉 中國東北地區 事務。

  7. 2015年1月13日 · 「太子爺」的政治手段. 蔣經國執政期間,黨內的保守勢力依舊相當龐大,而且根據後來解密的文件和口述歷史來看,當年蔣經國在接班初期也很難大幅度改革、推行民主。 但是蔣經國採取的是逐步、分階段地和保守勢力對抗;以開放老兵返鄉探親為例,老兵能夠拿著標語走上街頭抗爭,後面如果沒有一定的授意和鼓勵,在那個戒嚴時代幾乎是一種不可能的事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