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pluralartmag.com

      圖片: pluralartmag.com

      • 澄波(1895年2月2日-1947年3月25日),台灣嘉義人,台灣日治時期及戰後時期油畫家,決瀾社和藝苑繪畫研究所成員。
      memory.culture.tw/Story/Detail?IndexCode=member_story&Id=851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陳澄波 ( 臺灣話 : Tân Têng-pho ,1895年2月2日—1947年3月25日),台灣嘉義人, 日治時期 及 戰後時期 油畫家, 決瀾社 和藝苑繪畫研究所成員。. 1926年以一幅《 嘉義の町はづれ 》(現稱為《嘉義街外》)的作品,入選第七回 日本 「 帝國美術院展覽會 」(簡 ...

  3. 陳澄波 ( 臺灣話 : Tân Têng-pho ,1895年2月2日—1947年3月25日),台灣嘉義人, 日治時期 及 戰後時期 油畫家, 決瀾社 和藝苑繪畫研究所成員。. 1926年以一幅《 嘉義の町はづれ 》(現稱為《嘉義街外》)的作品,入選第七回 日本 「 帝國美術院展覽會 ...

  4. 陳澄波生於1895年的臺灣嘉義。 1924年3月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並在三年級時(1926年),以油畫作品〈嘉義街外(一)〉入選帝國美術展覽會,成為臺籍畫家中的第一人。

  5. 陳澄波一生活躍於台灣、東京和上海畫壇,他畫作中的台灣風土氣味,足見其關愛台灣這片人情土地之心。 回台後,陳澄波陸續成立了「七星畫壇」、「赤陽畫會」及「台陽美術協會」,致力於台灣美術發展。 在從上海回到台灣之後,陳澄波並沒有賦閒家中,一年有九到十個月在台灣各地寫生及做教學推廣。 並且,他有著中國傳統文人的正義與學而優則仕的遠大抱負,以致二戰之後,擔任嘉義市第一屆參議員。 陳澄波《淡水風景》。 圖/取自 Wikipedia 。 然而1947年陳澄波受到台灣228事件牽連而罹難,其生平也成為當時歷史背景下美術現代化過程的縮影。 陳澄波引進了西方印象派油畫來呈現東方風景的味道, 也被很多人譽為「台灣繪畫的現代主義之父」。 A A A. REACTIONS. 喜愛. 8. 好美. 18. 驚. 12.

    • 陳澄波生平1
    • 陳澄波生平2
    • 陳澄波生平3
    • 陳澄波生平4
  6. 陳澄波 ( 臺灣話 : Tân Têng-pho ,1895年2月2日—1947年3月25日),台灣嘉義人, 日治時期 及 戰後時期 油畫家, 決瀾社 和藝苑繪畫研究所成員。 1926年以一幅《 嘉義の町はづれ 》(現稱為《嘉義街外》)的作品,入選第七回 日本 「 帝國美術院展覽會 」(簡稱「帝展」), 這是 臺灣人 首次以西畫跨進日本官展的門檻;其後又數度入選「帝展」和其他各項展覽。 1947年, 二二八事件 期間作為談判代表,最終遭 國民政府 軍隊 槍決 於 嘉義車站 前,享年52歲 [1] 。 生平 [ 编辑] 童年與求學 [ 编辑] 1895年(明治28年)生於 嘉義 ,父親陳守愚為清朝 舉人 ,曾受聘在外為 私塾 先生。 家境清寒。

  7. 陳澄波(1895年2月2日-1947年3月25日),台灣嘉義人,台灣日治時期及戰後時期油畫家,決瀾社和藝苑繪畫研究所成員。 1926年以一幅《嘉義の町はづれ》(現稱為《嘉義街外》)的作品,入選第七回日本

  8. 陳澄波全集. 陳澄波在五十二年的生命歷程中,留下了大批可觀的作品與史料,除了較為熟悉的油畫、水彩、膠彩等作品,也包括一般人較為罕見的炭筆素描、水墨、書法、淡彩等;而存留的史料如照片、明信片、書信等,更是見證了一個動盪時代的珍貴資產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