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2月8日 · 快速結論:營建產業可以短期投機,但不適合長期投資. 營建產業的財報難以用基本面分析,. 財務特殊的周期性也讓它難以分析預測,. 因此可以短期投機,但不適合當作長期投資標的。. 股票市場如同賽馬場,唯一不同的是驢子和馬被放在一起比賽。. 賠率再 ...

  2. 2023年3月4日 · 商譽 (Goodwill) 是會計學上的用語,用來反映一家企業在實體資產跟負債以外的帳面價值,包含顧客關係、公司名聲、技術等無形資產。 在上市公司公布業績時,常可以聽到「因商譽減值大增導致去年稅前淨利大減XX%」這樣的說法。 到底什麼是商譽減值? 是代表公司虧錢嗎? 本文市場先生整理關於商譽減值的一些觀念,以及與攤銷的差異,讓大家對於商譽減值有更多了解。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商譽減值是什麼? 商譽減值 vs 商譽攤銷,最新法規要求是什麼? 如何測試商譽是否需要減值? 商譽減值要如何計算? 商譽減值對公司財報有什麼影響? 商譽減值案例:美國在線收購時代華納,列542億美元商譽減值. 快速重點整理. 商譽減值是什麼?

  3. 2024年1月20日 · 投資理財專有名詞 期貨投資. 最後更新:2024-04-30. 衍生性金融商品 像是 期貨 、 選擇權 合約都有 未平倉量 數據, 未平倉量是指買方與賣方在一買一賣交易時,收盤後合約未平倉的總量, 觀察未平倉量可以衡量市場情緒、流動性、籌碼面變化,用來分析判斷未來行情的可能性。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介紹期貨未平倉量 (Open Interest ,OI)是什麼、對投資人有什麼幫助、怎麼查?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期貨未平倉量是什麼意思? 未平倉量基本特性. 觀察未平倉量,對投資人有什麼幫助? 未平倉量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未平倉量 與 成交量 有什麼不同? 期貨未平倉量如何查詢 (美國期貨/台灣期貨)? 快速重點整理:期貨未平倉量是什麼意思? 期貨未平倉量是什麼意思?

    • 槓鈴策略(Barbell Strategy)是什麼?
    • 槓鈴策略(Barbell Strategy)有什麼優缺點?
    • 快速重點整理:槓鈴策略(Barbell Strategy)是什麼?

    對於大多數投資分析師來說,創建投資組合前必須先確定投資人能夠承受的風險程度, 例如年輕人、退休人員可以承擔的風險是不一樣的, 年輕人可能會把40%放在投機股票、40%放藍籌股(大型績優股)上,只有20%放在債券上; 而退休人員可能會把80%資金放在債券上、20%資金放在藍籌股上, (所謂的藍籌股就是績優股的意思,精挑細選出來、績效長期穩定的優質企業), 每個人都在追求適當風險下的最佳回報。 但是槓鈴策略(Barbell strategy)的投資方式則認為, 投資人在做資產搭配時,要像槓鈴的兩端一樣,一端保守投資,持有安全的商品; 另一端則要激進投資,持有高槓桿、投機性的商品。 資產配置時應該將兩種極端的商品一起搭配進來,並且忽略中間值, 以債券來說,就是同時持有 短期債券(低風險)+長期債券...

    槓鈴策略(Barbell strategy)的優勢是一端是風險極低、提供高確定性報酬,另一端雖然風險高,但風險受到規模的限制, 兩者的風險其實都極為確定(一邊是風險極低或無風險且報酬確定,一邊最多虧掉全部),因此最終根據兩者比例,就能組合出一個符合理想風險承受程度的結果。 底下將優缺點整理出來:

    槓鈴策略(Barbell strategy)是一種投資策略,認為要在風險和報酬間取得平衡,必須用高風險、無風險這兩種資產來配置,才能有效降低損失並盡可能增加獲利。
    槓鈴策略在資產配置時,會將兩種極端的商品一起搭配進來,並且忽略中間值(忽略風險報酬中等的商品,只使用風險極低和極高的商品)。
    槓鈴策略可運用在債券、股票,或是股債混合的資產配置上。
    槓鈴策略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讓投資組合風險得到控制,並依然保有一定程度的報酬潛力。
  4. 2014年12月18日 · 庫藏股是什麼?. 庫藏股 (英文: Treasury stock),就是用公司的資金買回公司自己的股票,算是一種 股票回購 (buy back) 的策略。. 買回的這些股票不再在外流通,也就是說,這時公司的在外流通股票數量就變少。. 這些收回來的庫藏股,公司可以做一些運用,註銷 ...

  5. 2021年1月3日 · 當一家公司收購另一家公司時,購買金額超過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金額,就稱為商譽(Goodwill),商譽是一種無形資產,包括顧客名單、公司名聲等附加價值,這篇文章市場先生介紹:商譽(Goodwill)是什麼?(和其他無形資產有什麼不同)如何計算?

  6. 2018年6月30日 · 1. 剛出社會工作10年以內. 你到退休至少還可以經歷2~4次景氣循環。 長期複利的效果還很大,因此持續投入資金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即可,也可以追求一些報酬率較大的商品,是報酬的商品通常波動也比較大,但你有足夠時間等待的話,這並不是問題。 2. 30~50歲,預計10年內要退休的人. 大約也還可以經歷1~2次景氣循環。 這時考慮的商品類型就會比剛出社會的人更保守一點,對你而言,只需要穩定成長就夠。 3. 超過50歲. 大概最多只能承受1次的景氣循環,因為退休後通常主要是思考怎麼花錢,不再有工作收入,因此有波動的商品原則上就不太考慮,比起資產增值多一點,寧可有穩定的錢可以花比較重要。 如果搞錯自己的現狀,一但投資結果和你的生活產生衝突,就會進而影響你的投資績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