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31日 · 台灣能快速提升口罩產在於口罩國家隊所有廠商的努力其中廠商康那香一天能產 300 萬片的口罩原料可謂功臣之一但康那香初期雖擁有口罩關鍵材料卻面臨過沒機器生產窘境來看他們如何挺過這樣的危機並為國家抗疫盡一份心力。 (責任編輯:黃梅茹) 口罩製作需要3種不織布材料,上層兩大捲為口罩外層不織布,下層左邊小捲白色布料為熔噴布,右捲則是貼近口鼻親膚材質不織布。 首圖來源: 中央社 。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初期,一群機械工程師開始連夜搶修塵封至少 5 年的熔噴布機台,以因應政府口罩徵收令,衝刺日產 1300 萬片的目標。 康那香必須盡快讓機台上陣,沒有它,口罩無法過濾細菌,就宛如一層毫無防禦能力的布料,戴了等於白戴。

  2. 2021年5月20日 · 各國如何回收降低塑膠汙染? 中央社. 2021-05-20. 分享本文. 廢棄口罩何去何從? 圖片來源: pixabay.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廢棄口罩釀塑膠汙染問題 如何回收挑戰重重 〉;首圖來源: Pixabay 。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台灣新冠疫情越發嚴峻,今(20 日)本土個案更是新增 286例。 昨天國內疫情警戒已全面升級成第三級至 28 日。 如今只要出席公共場所、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都需要配戴口罩,大家包包裡攜帶多個口罩替換已經是日常,而基於健康衛生原則,通常口罩戴個一、兩天就會選擇拋棄,但這樣頻繁汰換口罩,也進一步衍伸出口罩回收的問題,且看各國都怎樣處理用過就丟的口罩呢?

    • 口罩不是越密越好?
    • 良率才是致勝關鍵
    • 「靜電駐極」讓病毒改道、抓牢細菌
    • 從產能不足,到可以捐贈世界的口罩奇蹟
    • 你可能感興趣

    一般來說技術較差的口罩公司想做的是薄膜口罩(靠密度擋髒東西),靠密度就好比平時騎車戴的布口罩、或美國衛福部最近教大家自製的口罩 – 只要那塊布的洞比鼻孔小就能幫你擋到東西。 要做孔洞密到不行的口罩很容易,問題是密度大=壓損大,壓損大=不好呼吸,戴久了會頭暈,醫療法規甚至有規定壓損要低於一定數值。 又病毒一隻大概是 50 奈米,口罩的孔洞大概是 2000 奈米。「你用網球拍可不可以撈到沙子?可以。但可以撈到多少?」 2.「想像口罩上有千千萬萬個小捕手,一個都能抓住一隻病毒,也只能抓住一隻病毒」董事長真的神比喻,這麼一說文組廢物的我腦袋馬上有了畫面。 「口罩要好捕手就要多,要持久,手套也要握得緊不能掉球」N95 的效果可以維持那麼久就是上面的捕手很多,體質也很好。 3.「熔噴不織布的熔噴很厲害,...

    「你要品質掛帥還是量好看? 比起速度我更在乎良率。」古博士說,「不要戴義和團式的口罩,口罩是科學的東西,跟未知敵人奮戰時可不能隨便。」聽完解釋才知道原來大產線雖然產量大,卻容易因為大面積造成滾動不均勻,而中國的熔噴不織布品質參差不齊的原因就在這。 「全世界輸出最多熔噴布的國家是中國和俄羅斯,但他們的品質都沒台灣好。」又台灣一線口罩大廠的熔噴不織布都是台灣製的。光是敏成一天就有能力提供 700 萬片的材料,台灣至少還有康那香、恆大在做熔噴不織布。 「口罩不能只追求台灣製造,如果用的是境外的熔噴不織布肯定會造成防疫缺口。」 聽完冒了身冷汗,原來口罩不是只有組裝那麼簡單。好希望陳超明此時此刻也在旁邊一起聽。

    4.「熔噴不織布是技術,但加上靜電駐極又更厲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hQLTTeP4RA&feature=youtu.be&fbclid=IwAR0TYalKuLechlm9ZMf_UlJ5n-JYLm9egiUmPY4UOXFbR68yVSiVbAvjN5I 空氣濾材主要是靠靜電駐極技術,PP 本身就容易被極化,原本過濾效果 30-35%(物理)的口罩加上靜電後過濾效果可以提升到 95-99.99%(效能)。而經過測試,台產的口罩即使放了五年效能也只降低 1%。 前面提到過網球拍撈沙子的例子,說明口罩雖然擋的了細菌卻擋不了病毒,但加上靜電後病毒會因為體積過小會被極化進而改變軌道。 靜電的另一個作用是抓緊病毒(好比捕手抓緊手中的球)。在我們用網...

    5.「東西好還能便宜,是因為政策和業界的團結」 台灣現在走的是穩價穩量政策,政府早在二月初就把業者找去談徵收,甚至在一月就派人去查了產能。這些布如果賣去中國可以賣一樣的數字但是改收人民幣,甚至還能收現金,但大家都把東西留在台灣了。 一開始還在想台灣拚死拚活了不起做出 200 萬片口罩,沒想到做工具機的人一下子就做出了 60 台組裝機器。 政府、業界,所有人的努力下,我們見證了一次次奇蹟。 6.「也要感謝老天啦!」跟瀧澤的老大一樣,我發現敏成的老大也謙虛地不得了,什麼功勞都感謝老天。 「去年底聽說美國跟中國流感,想說反正明年也要採購不如提早把原料買來放著,誰知道我們把料準備好後過完農曆年就爆炸了」 「去年也想說讓工廠機器休息一下做了大保養,保養完剛好就被政府找來做事,保養完的機器跑起來特別順,...

  3. 2021年7月8日 · 報橘. 【眼前的人都沒戴口罩你戴嗎解封的美國人已打疫苗免戴口罩駐美記者說他不敢摘! 中央社 2021-07-08.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特派專欄 美國後疫情時代 那片想摘卻不敢摘的口罩 〉。 首圖來源: coyot )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今日台灣第三級防疫警戒微解封,公佈了相關的鬆綁政策。 相信台灣民眾期待解封的一天,此篇文章由駐美記者分享解封的美國現狀,拜登以身試法不戴口罩呼籲民眾施打疫苗。 雖美國疫苗施打率高,許多人已脫下口罩,但記者發現 14 個月的習慣,身體拿下口罩,但心裡卻很難拿下。 (責任編輯:陳怡君) (圖片來源: coyot ) 口罩解封,沒有想像中容易.

  4. 2017年6月8日 · 在台灣和日本的街頭上有個很有趣的景象就是很多人都會戴著口罩其實我們早就習以為常不過對外國人而言這可以說是一個奇景畢竟在外國戴口罩可能會被以為是重病患者。 戴口罩的人很多都不是因為感冒,有可能是因為覺得空氣太差、沒有上妝、正在養皮膚,比較特別的是有人戴口罩是覺得這樣比較有安全感,把大部分的臉部都遮住了,不用特別注意自己的臉部表情,和別人說話也可以比較輕鬆自在。 雖然戴口罩是個人習慣,並沒有對錯,不過離不開口罩的人可能會導致罹患憂鬱症,根據《聯合新聞網》,精神科醫師片田珠美指出, 當一個人長期戴口罩,會漸漸不習慣使用面部表情,造成人際溝通能力的下降,容易沒自信、害怕與人接觸,在負面循環下,會導致沒有口罩就不敢出門,甚至罹患憂鬱症。

  5. 2022年1月26日 · 上半場期間最好的防疫方法為阻斷病毒傳播途徑, 而能成功阻斷病毒傳播,則要歸功於過去 SARS 期間施行的各項防疫措施──手部消毒量測體溫出外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與避免群聚活動等。 除了辛苦工作的醫護與防疫人員,更為重要的是在此期間遵行防疫規範、遏阻病毒擴散的 2,300 萬台灣人民。 防疫的第二階段──防疫「下半場」──則以 2020 年 12 月 COVID-19 疫苗問世作為區隔。 陳建仁認為,防疫下半場期間除了持續阻斷傳播鏈以外,藉由接種疫苗提升群體免疫力是此階段最重要的任務, 必須盡快將完整接種率提升到 65%~70%,在此同時,遏止不實且聳動的疫苗消息傳播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6. 2020年9月7日 ·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疫情期間不只口罩缺貨 美國現鬧「啞鈴荒」比演唱會門票更難搶〉。 首圖來源:擷取自 MadFit video 。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席捲全球的疫情重創健身產業,在美國,為防群聚感染,健身房紛紛關閉,幾家連鎖大型健身中心都不敵虧損宣布破產,不過在眾人「關在家」之際,「健身器材」反而成了健身風潮的新寵兒。 而被譽為「健身界的 Netflix」健身器材新創公司派樂騰(Peloton)則表示,將生產據點設在台灣,使供應鏈不受到中國停工影響,他們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責任編輯:李姿萱) 圖片來源:擷取自 MadFit video. 文 / 林文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