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27日 · 李小龍傳》由戚其義擔任監製,1992年於亞洲電視播出。 故事涵蓋李小龍由年青到逝世的整個傳奇人生。 李小龍(吳大維 飾)自幼好動惹事,經常為家人帶來麻煩。 父親李百川(劉家良 飾,影射李海泉)希望教他洪拳和太極拳,希望讓其修心養性。 但熱愛打架的李小龍,卻只喜歡跟隨詠春宗師葉軒(徐二牛 飾,影射 葉問 )學武。 其後李小龍與好友唐發(張家輝 飾,影射小麒麟)闖下大禍,李百川無奈下將他送到美國讀書。 抵達美國後,李小龍開設了振藩武館,並認識了昔日的華人拳擊冠軍嚴星南(高雄 飾)。 在他的教導和鼓勵底下,李小龍參加了全美長堤搏擊大賽,自此一戰成名,更在荷里活展開了演藝生涯。

    • ▍「你離開了卻散落四周」—與李小龍不可分離的人
    • ▍武備志「李小龍80周年誕」訪問合集
    • ▍李小龍超越武術界限 開創武術無限可能
    • ▍向李小龍致敬的影視作品

    雖然李小龍在48年前離開了我們,但他的影響力卻不曾消去過。從李小龍的弟子、摯友、合作武師、粉絲,甚至是流行文化、電影、遊戲,處處都能夠見證到李小龍的身影。 在李小龍離開後的48年間,各地都湧現出大量李小龍專家,以不同方式消費李小龍的遺產。然而有位李小龍的嫡傳弟子,卻一直生活低調。現時年屆96歲的他,每周都會去到西雅圖的湖境公墓,探訪這位比自己年青近18年的師父及畢生摰友。他就是振藩功夫傳人木村武之 Taky Kimura。【文章連結】 李俊九與李小龍於 1964 年同為一個空手道比賽的表演嘉賓,兩人惺惺相惜並開始交流,其後雙方都有定期互相探訪和書信來往,後來更加出版過《Bruce Lee and I》一書。【文章連結】 其實除了對格鬥和武打電影有重大的影響外,李小龍的影響甚至擴展到格鬥遊戲上...

    武備志訪問到四位深受李小龍影響的人士:李小龍會會長、李小龍收藏家吳貴龍、原始截拳道高拔華師傅、八十後演員盧海鷹,藉著他們各自的敘述,帶出李小龍對他們人生的不同影響。 在香港成立的李小龍會(Bruce Lee Club),是全球龍迷重要組織,多年來積極宏揚李小龍電影藝術、哲學和武術文化,可是在這八十周年之際,會長黃耀強不禁慨嘆,香港政府仍然未有政策系統地推動李小龍文化成為香港無形資產,主力還是要靠民間力量來做。【文章連結】 2018年,收藏家吳貴龍出版《龍影中華》、《龍影香江》,書中展出他多年李小龍藏品,成為龍迷爭相搜購藏書。兩年後今天,吳貴龍繼續整理藏品以待出新書,可是相比出新書,他更希望政府能在發新鈔時選用李小龍像,他坦言:「若政府能在新鈔用上李小龍像,我願意不收費捐出所有藏品供新鈔設計使...

    王薌齋先生和李小龍先生兩位拳道哲人的武術觀點均十分相近,相信如兩位宗師生於同一時空,必能互相欣賞,把酒月下,談拳論道,成為知交。撰文者伍智恒師傅同時擁有詠春、截拳道和意拳教練資格,他深入淺出地從八方面比較王薌齋先生和李小龍先生武學思想。【文章連結】 11月27日是李小龍誕生的日子,作為一位武術家及電影人,在不同年代都是千萬人的偶像。面對各種言論,我們也已反思了很多次。當一切都好像已經論述過的時候,在搏擊這一個角度看,於這個時代繼續談論李小龍,又有什麼特別意義?【文章連結】 要了解清楚「Be Water」的內涵,方法之一便是閱讀由他親著的《截拳道之道》(Tao of Jeet Kune Do)。相信不論是否習武者,都能夠從中得到啟發。【文章連結】 生前提倡跨領域交叉訓練和「無限制」搏擊技術理念...

    李小龍誕辰81周年,我們寫了不少文章去紀念這一位巨星。除了懷念,很多人更想複製他:複製他的動作、複製他的外表、複製他的電影、複製他的成功,只不過大多數都失敗收場。究竟原因在哪?【文章連結】 李小龍與李連杰可謂是史上最傑出的兩大武打影星,但有沒有想過,原來他們都曾經「合作」過?1994年,由李連杰主演的《精武英雄》(Fist of Legend)正式上映。該片除了再次將陳真的故事搬上銀幕外,還對他的形象作出極大修改。例如他使用的並不是迷踪拳,而是一種糅合現代搏擊理論的新型武術。顯而易見,這是要向李小龍的截拳道致敬。【文章連結】 今年是美國武打電影《標殺令》上映17周年。由昆頓塔倫天奴執導的《標殺令》除了秉承昆頓塔倫天奴一貫的黑色幽默外,電影中還特別用上了不同的電影風格,向世界各地不同的經典武打...

  2. 2020年11月27日 · 李小龍吸納了不同武術的特點創立了截拳道,現今傳人遍佈全球,這次【武備志】邀請原始截拳道一系的高拔華師傅,向大家介紹這一系截拳道對武學的看法。 李小龍八十周年誕|曾為最年輕龍哥模仿者 八十後受啟蒙踏演藝路. 李小龍的影響力,在其過身後透過他的武術著作和電影作品,對每一代人都帶來巨大影響。 【李小龍八十周年誕】專訪了影迷會會長、收藏家和武術家,他們都是六七十年代成長的一代,這次我們受訪者是八十後演員盧海鷹(Leo),看看龍哥對八九十年代成長的一代帶來怎麼影響,也從他演員及龍迷角度去看看李小龍的五部作品。 「你離開了卻散落四周」—與李小龍不可分離的人. 雖然李小龍在47年前離開了我們,但他的影響力卻不曾消去過。

  3. 其他人也問了

    • 金門女(Golden Gate Girl),1941。由華南第一女導演伍錦霞所拍攝的粵語電影,故事以美國舊金山華橋社區的愛情悲劇為題。伍錦霞乃美國華橋,而本片亦是在美國實地取境,並於舊金山大中華戲院(Great China Theatre)首映,寫下了華語電影的歷史性一頁。
    • 細路祥,1950。改篇自漫畫家袁步雲的同名作品,李小龍第一部主演的電影,其父李海泉亦一同參演。當時李小龍在廣告中的藝名為「李龍」。故事講述李小龍飾演的孤兒細路祥,在工廠裡擔任童工,由此見盡人情冷暖。
    • 人之初,1951。在《細路祥》獲得成功後,翌年李小龍再度於這部《人之初》中飾演頑童。但這回卻是從頭壞到尾,最後更因誤搶生母財物,逃走期間被車撞到傷重不治。
    • 雷雨,1957。改篇自中國現代劇作家曹禺的同名處女作,批判封建家庭的倫理悲劇。片中李小龍一改戲路,飾演一個愛上家傭的木訥少爺。此片在當時反響極大,乃上世紀粵語片的經典之作。
  4. 2021年7月20日 · 武備志訪問到四位深受李小龍影響的人士:李小龍會會長、李小龍收藏家吳貴龍、原始截拳道高拔華師傅、八十後演員盧海鷹,藉著他們各自的敘述,帶出李小龍對他們人生的不同影響。

  5. 2020年11月23日 · 李小龍吸納了不同武術的特點創立了截拳道,現今傳人遍佈全球,這次【武備志】邀請原始截拳道一系的高拔華師傅,向大家介紹這一系截拳道對武學的看法。

  6. 2019年6月21日 · 李小龍的截拳之道 要談論李小龍的話題,也許要先回顧一下他的思想特徵。 眾所周知,李小龍曾經在大學修讀過哲學課程。 他的「Be Water My Friend」,便成為了無數人的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