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12日 · 有網友在PTT上爆料,透露台北市大屯里長最近要籌畫成立「中華台北里長聯合總會」,預計號召大批台灣里長入會,以去中國旅遊之名,行交流活動之實。

    • 村長 詹江村1
    • 村長 詹江村2
    • 村長 詹江村3
    • 村長 詹江村4
    • 村長 詹江村5
  2. 2020年5月28日 · 知名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寫出了全球銷量高達數百萬冊的作品。 他的名字長期出現在眾多重要的文學獎項名單裡,並且經常被視為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 如果有人想知道村上從哪裡獲得寫作靈感,看看他二 八年的作品書名就知道了—《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在這本書中,村上詳細地描述自己的創作過程:需要寫作時,他淩晨四點起床,一直工作到上午十點。 午飯後跑十公里,接著游泳。 當天剩下的時間裡,他會聽音樂和閱讀,接著在晚上九點左右就寢。 村上會在需要寫書的六個月內,每天遵循這樣的規律,直到寫完這本書。 村上認為,體力對於寫作和創造力都很重要,所以他需要從運動中獲得體力。 認為運動對創作的效果難以估量的人,可不止村上一位。

  3. 2016年9月23日 · 1930年代台灣移民前往八重山群島,多出身中部貧窮農村的年輕人,乃是根據日本官方頒佈的八重山內殖移墾命令,2012年更在石垣島的名藏水庫旁立起「台灣農業者入植顯頌碑」,肯認這段農業殖民的歷史。 中日甲午戰爭使得沖繩正式被收編到日本帝國內部,同時開始參與殖民地台灣的經營。 這兩個過程,並非兩條平行線,而是在相輔相成之下,互相增加彼此強度。 服務於警界與教育界的沖繩人,鎮壓武裝抗日行動及推動台灣殖民地教育不餘遺力(又吉中譯1997:103-192),顯示出甫成為「日本人」時日不久,在殖民地台灣對「支那人」進行統治的沖繩人,為了對日本帝國誓誠,必須比出身其他地方的「日本人」更加努力表現。 結果是,間接強化了沖繩人的「日本化」(朱惠足 2002)。

    • 幾近滅村的巨大災變
    • 沒落的鄉村和「坐牢一百年」的媽祖
    • 同為神明卻兩樣情:因靈驗保佑而受封
    • 對女性的偏見?對信仰的虔誠?
    • 追思先人的習俗
    • 歷史故事帶來的啟發
    •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 推薦閱讀

    1862年6月7日(同治元年五月十一日),約晚上九點到十一點間(亥時),位於茅港尾的居民在正準備進入夢鄉之際,不知巨變即將到來。倏忽間,怪聲巨響傳來、接著地面就如同巨浪來襲般翻騰滾動,除了民房一一倒塌毀壞,就連雄偉的廟宇。 茅港尾的天后宮,也無法承受劇烈的搖晃,災變重創了臺南的茅港尾(位於今日的臺南市下營區),小小的千戶之地,震災當天便在此造成了172人以上死亡,而後續重傷的人們,也約有數十人不治身亡(黃清淵,1953/茅港尾記略/震菑志)。 上述的各種受災慘狀,反映了災時的時間點和大家的行為,這個時間點已是大家都在家中的時刻,甚有些人也已經睡了,而當時的房屋型式多半是以中國南方漢人的建築方式,以泥磚屋瓦組成,並不耐震。能夠在屋毀中躲過震災的生還者,我想僅有可能是較為敏銳、還未歇息的人們,才...

    1862 年時的茅港尾,是臺南地區較熱鬧的村莊之一,即使到了晚上都還有「夜市」可逛可買,故昔有「小揚州」之稱。據部分記載(黃清淵,1953;何厚增,1997),在地震發生的前夕,茅巷尾天后宮的聖母媽祖曾「降乩」示警,提醒民眾「有大災難將至」,萬事小心。 但信徒想再細問「是什麼災害」,媽祖便未再細說,因為洩漏天機已是大罪過,無法再多作說明。 而由於當年的4月起,戴潮春發動民變(史稱戴潮春事件或戴萬生事件),地震發生前夕時,戴已起兵作亂一個月,在臺灣中部已經發生數起戰事,並且戰區擴延至嘉義。或許因為如此, 茅港尾當地的居民並未將神明示警聯想到天災,反而是連結到了人禍,以為是戴軍或者是強盜會來犯村莊,故作了把門戶封死、灑豆阻礙盜匪等預防措施。 沒想到來災變竟是大地震,這樣的作為反而困住了逃生的動線...

    同樣是神明示警,嘉義的城隍爺的運氣就相對好多了。由於當時戴潮春已攻至嘉義,甚至包圍嘉義城三次,居民人心惶惶,知縣便去城隍廟求籤詩,得內容為:「閤家人安泰,名利兩興昌,出外皆大吉,有禍不成殃」。 而後地震發生時,城牆並沒有嚴重損毀,而這次戴軍的圍城也正好順勢解危,並且後續在當年九月戴軍再次圍城也安然度過。或許是信仰帶來的正向信念,讓軍心民心平穩、竭立誓守使得一再化解危機。 平亂之後,知縣先是致上「至誠前知」匾額叩謝,十多年後,沈葆禎奏請朝廷幫嘉義縣城隍神加封號,嘉義縣城隍尊神便受加封號「綏靖」,這是當時台灣府各縣級城隍中,唯一敕封尊號和賜匾之寺廟。 想想這件事也頗有趣,同一個地震、同樣出現示警,卻擁有不同的結果。但無論是被罰還是受封,這些終究只是民俗信仰,並沒有科學根據。此外也可以發現,在過去...

    這邊來談另一個地震後發生的民俗事件,就是在前陣子《歷史視角脈絡中的地震故事(上)》一文中提到的新化十八嬈。據傳當時的說法是,地震後新化一帶的婦女,在每年宵後,便開始「放蕩」起來,約從農曆元月16日開始漸漸出現癥兆,經17日,到18日最為明顯,接著才又漸漸恢復正常。 當時地方上即有句俗諺「盤籬笆,爬豬稠,沒嬈凍未條」(台語)。而當時有人去請示媽祖後,得到了指示,說是在現今「中正路」與「中山路」交叉口附近,俗名「三角湧仔」的地方,有個「八卦蜘蛛穴」,裡面蟄伏著一隻蜘蛛精,由於地震驚擾了這隻蜘蛛精,因此作怪地方… 因此,從1868年左右開始,每年的元宵節後舉辦盛大的繞境活動,名為「新化十八嬈」(或名大目降十八嬈),當時的信眾認為以這樣的繞境方式,神明便可以有效的鎮壓蜘蛛精。 如果以現代眼光來究這個...

    雖然有些民俗活動的緣由難免有些附會,但實際上也並不都是負面的情況,像是1845年的夏天,颱風暴潮帶走了三千多人的性命,在雲林的口湖鄉便有一處紀念罹難先人的「萬善同歸塚」,而也因為追悼亡靈而有了牽水(車藏)超渡祭典,時間就是在發生災害的農曆六月初七和初八,現在已是具有當地特色的一種文化祭。 只是這樣流傳下來的祭典習俗並不算多,或許是災害的慘重總讓人不忍回憶,不過話說回來,這也是我們開始探討歷史地震的理由之一,從科學的角度看,研究歷史地震可以補上我們觀測不及的資料,而更多史籍或是民俗與地震的探究,則是讓我們從先人受地震的各種影響、看待地震的態度,思索未來對災害的因應之道。

    這些故事看似與現今的防災無關,但阿樹認為可以從中延伸思考幾個方向: 1、不同時間點的地震,傷亡的型式也不盡相同。而茅港尾的例子便可看出,由於發生的時間較晚,傷亡多半在自己家中,如若真有神明警示預防盜匪之事,那麼緊閉門戶確實不便於逃生。 2、科學上目前地震預測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最應當心的就是在未成熟的技術出現前,擅自宣稱其技術有用並公布警告,這是十分危險的!並不是單純觸氣象法問題,而是心理上會受其影響而干擾防災作為的判斷。 3、災後的心理狀態,亦是防災環節中重要的部分,也因此在早年會寄託於信仰或宗教活動之上,近年來心理學家也注意到了災後心理的照顧。不過,即使災後沒有如PTSD般的症狀,但地震災害對住家、工作、親友的生命影響,或許後續會影響我們對於生活的態度,這點實為未來可發展的方向。 這僅...

    黃清淵,1953,茅港尾紀略/震菑志(南瀛文獻,1 卷 2 期,1953 年 9 月) 何厚增,1997,《被遺忘的茅港尾-四百年史話》 臺灣地震科學中心:歷史地震資料庫 塵封的裂痕 歷史地震第二講:1862年台南地震 災難,然後(五):社會的韌性 以震為鏡(四):講講看 地震考古多有趣? 《歷史視角脈絡中的地震故事(上) 地震預測,是真有其事還是危言聳聽?難道不能寧可信其有嗎? [三立電視:戲說台灣]媽祖坐牢一百年

    想在地震中存活看這篇就對了:消防專家告訴你為什麼「黃金三角」是錯誤理論 【這些縣市長都為花蓮地震衝了】柯 P 一句話被鄉民讚翻!白話不廢話不邀功給推 永不忘台灣恩情!花蓮大地震日網友怒吼「我們想捐錢」,台日友好紀錄讓人暖哭了 (本文經原作者阿樹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從歷史看地震系列之一:天災與民俗活動的連結〉。粉絲團: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首圖來源:Wei Ti ChiangCC licensed)

  4. 2017年9月8日 · 在滿月的月光下,日軍加速前進,宛如一條蜿蜒的大蛇。沿途有些民眾看到,不禁哀聲痛哭,或急忙攜帶子女隱避,村中也敲鑼打鼓,通知大家趕緊躲避,不過 日軍並沒有攻擊村落,而是持續沿著鐵軌前進。

  5. 2015年10月27日 · 為何我生長在眷村家庭,我們全家人卻都支持黨外、還見證台灣「民主進步」?. (本文為 想想論壇 授權刊載,作者: 曾明財 ,原文標題: 【眷村想想】 竹籬笆內的黨外家庭 ,非經允許,不得轉載,首圖來源: IMAGEPixel ,CC licensed). 文/ 曾明財. 老爸 ...

  6. 2019年10月4日 · 衛生局企劃科長齊萱表示,荷蘭「失智村」裡的鄰人、店員或路人多由醫護人員假扮,讓失智患者感覺有個安全友善的環境,而竹田鄉西勢村的樂智友善社區則是個真實的樂智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