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首先,我們先來來看看兩種情境: 情境一. 假設有兩位投資人潔倫與敬疼,他們在 2008 年 5 月時各有一筆 1 萬美金的閒錢來投資,當時股票市場狀況略微悲觀,S&P 500 指數已從 2007 年 10 月高點下滑近 11%。 兩人選了追蹤 S&P500 指數的 ETF SPY 想要進行長期投資,潔倫個性阿莎力,二話不說就把1萬美金全數投入;反觀敬疼,個性稍嫌保守,想等市場更穩定一些,再行進場。 保守的敬疼非常幸運,後續股市持續崩跌了 6 個月,他一直握有現金耐心等著。 直到 2009 年 5 月,市場從最低點連續漲三個月,共反彈了 17%,雖然已經遠離最低點,但他認為市場總算有回穩的跡象,安心的將他 1 萬美金投入市場。

    • 等待進場的結果
    • 還是等大跌再買比較好吧?
    • 就算大跌時有勇氣進場
    • 下跌進場策略擬好了嗎?
    • 如果你買在大跌前的高點
    • 理財學長

    結果到 2021 年 4 月, 0050 又再創新高,直接噴到 13X 元,這時學長再問你,敢不敢大膽進場?看到下圖的股價走勢,我猜大多數人還是會說:「啊,現在才剛創新高,還不適合吧?應該等跌下來再進場?」 ▲元大台灣 50 ETF ( 0050 ) 2009-2021 走勢圖 (月線) 結果就是一直在觀望、期待買在低點的人,什麼都沒買到或是買很少,如果你在 2017 年大膽在 80 元“高點”買入, 4 年已經漲了 70% ;如果是在 2020 年更大膽的在 90 元“高點”買入,短短 1 年已經漲了 52% 。那如果你是都沒買的人呢?很抱歉,因為通膨的關係,你的現金購買力一年不如一年,也就是同樣的錢,能買到的東西變少了!

    我們再回到 2017 年看看,在 2017 年 1 月,你決定等到大跌再進場,結果得一路等到 2018 下半年才有比較有感的大跌。先不說在大跌時你是否真的有勇氣進場,在這兩年間,你還得記得不時去看一下 0050 的走勢,不然怎麼發現股市正在大跌。 ▲元大台灣 50 ETF ( 0050 ) 2009-2021 走勢圖 (月線) 當然,從 2017 年到 2018 下半年大跌之前,都有波段漲漲跌跌,就連 2018 下半年大跌的那幾個月中,也是漲漲跌跌,不是一下殺到底,這就是股市的日常。我們來放大 2018 年某一次比較嚴重的下跌波段,讓各位感受一下。 下圖的下跌從 2018 年 10 月,一路跌到 2019 年 1 月中的日線圖,這時學長問你一個問題,請問圖中哪時才是適合進場的位置? ▲元大台...

    就算在這之中有勇氣進場,你敢用幾成的資金進場呢?沒有進場的那些資金,在等待的時期,可能又是閒置被動地被通膨侵蝕,而且萬一遇到 2013~2014 年底都沒什麼顯著大跌的時期 (下圖),資金不就白白閒置兩年? 最慘的是看著股市一直漲高,自己卻白白錯過。 ▲元大台灣 50 ETF ( 0050 ) 2013-2015 走勢圖 (週線) 當然,到了 2015 年初會遇到一次顯著的大跌,那就回到上面說的,你是否能即時的觀測到、且在「正確的低點」進場。說真的能在持續好幾個月的大跌之中進場,真的是勇氣可嘉,連學長我要進也是提心吊膽,因為這就是人性。

    如果是在等下跌的才想進場的朋友,那麼我們要很殘酷的面對這些提問:跌多少算大跌?跌多少是你預設的進場點?你的進場策略是什麼?是跌多少%、跌到什麼價格進一次?一次進場多少資金? 學長知道 99% 等待大跌才想進場的朋友,都沒有擬定策略、或是嚴謹到可以精準數位化的策略,建議你的策略一定要有很精確的數字,而且要寫下來,到時候大跌照著做就可以了。但是不管你擬定了什麼策略,到大跌的當下絕對手抖腳抖、猶豫半天才敢按下買入,因為這就是人性(再次強調),所以才說為什麼要定期定額,機械化的投入,免除判斷、避免人性干擾,我們天性在投資上是很容易追高殺低的。

    如果不幸買在 2015 年的接近 70 元、 2018 年的接近 90 元、 2020 年的接近 100 元,到現在也都是賺錢,賺多賺少而已。買大盤,只要放長期,隨著經濟的成長,就會自然的成長,你只要乖乖的定期定額,就能夠享受成長的甜美果實,也能安心睡好覺,不用管何時大跌、何時經濟怎麼樣,這是 CP 值最高的投資方式了。 ▲元大台灣 50 ETF ( 0050 ) 2009-2021 走勢圖 (月線)

    現職金融業產品經理,曾任龍頭金控儲備幹部,台美雙碩士(MBA),志在教導上班族被動投資全球 ETF 組合,主題涵蓋美股、ETF、資產配置、個股分析、理財知識。 追蹤理財學長的機密筆記、臉書及 Instagram,也歡迎加入學長的長期投資 LINE 群組,一起討論美股吧! 如果你喜歡低波動風險但長期成長驚人的 ETF 投資,歡迎來我的eToro跟單,2020年年化報酬率高達14.50%,這個投資組合的優點是穩定、波動不大,但長期報酬率能維持在一定水準之上,很適合大多數投資人持有。使用這個連結辦帳號我們可各得 50 美元(以 eToro 最新公吿為主)。 《理財學長》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1. 想在股市中賺到錢? 教你如何正確「停損停利」? 2. 股市解密:為什麼散戶一買就跌,一賣就漲 現在起...

  2. 每個人的習慣不同,所以我並沒有特別推薦什麼方法只要你用起來覺得很喜歡,你會一直想用 ,這樣就夠了。 我自己是喜歡把我的筆記記在筆記軟體 上,你在上面寫的筆記, 也同時記在雲端上,所以在你家裡的桌機、筆電、還有智慧型手機都是 同步 的。

  3. 台塑四寶【台塑( 1301-TW )、南亞( 1303-TW )、台化( 1326-TW )、台塑化( 6505-TW )】一直以來都是存股族的最愛,不僅配息率高,股價也穩定向上, 2021 年更是賺破 2,000 億元,現金股利配發率平均高達 73% ,集團共配發 1,760 億元的現金股利,以今年初股價計算,四檔股票都維持高殖利率。

  4. 2020 可以說是散戶輾過對沖基金,擦鞋童大獲全勝的一年。股票就是一直噴、一直噴、一直噴…也造就了許多少年股神(不是我)所以說這是史上最大的泡沫嗎?觀察本益比、席勒本益比 S&P500 本益比( 2020 / 11 / 27 )若從大盤本益比的角度出發,目前 S&P500 本益比已經來到了 36.74

  5. 作者. 理財阿蒙. 文章段落. 1.「虧損」到底是什麼? 2.「真正的虧損」是什麼? 股神巴菲特說過:「投資的第一條法則就是不要賠錢,然後第二條法則就是不要忘記第一條」。 因為這句話聽起來很像在耍嘴皮子,我第一次在書上讀到的時候,心裡真的有種「巴菲特你在講什麼廢話」的感覺⋯⋯。 但是,投資經驗越來越多以後,我慢慢發現,這句話好像沒有表面上看來那麼簡單,因為投資股市,市場波動上上下下,要「不賠錢」,真的是太難了! 於是,我開始研究各種從長線到短線的投資方法,希望能夠減少賠錢的次數,讓投資報酬更穩定一點。 因為我自認是個很有研究精神的人,所以幾年下來也累積了不少心得。

  6. 2021 年 7 月 23 日. 文章來源. 股感選文. 作者. 陳陳的嘉理. 文章段落. 何謂停損、停利? 如何設置停損、停利點呢? 停損. 停利. 結論. 展開. 投資最在意的就是有沒有賺到錢,但是許多人都是糾結在「 未實現損益 」的波動上,卻忘了這些都是還沒放入口袋中的金錢,所以我們應該是要看重在「 已實現損益 」的波動,那麼要如何繳出好看的已實現損益單,「 停損停利 」是否正確就會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學習正確的停損跟停利,大家一起朝向穩定獲利邁進吧! 何謂停損、停利? 停損,意思就是停止虧損,為了就是要「 控制住虧損的幅度 」,為什麼我們要控制住虧損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