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news.housefun.com.tw

      圖片: news.housefun.com.tw

      • 緯自2012年起投入離岸風場開發、2013年取得政府「風力發電離岸系統示範獎勵」資格,並於2016年10月獨立完成竹南外海二座示範機組,成功推進沃旭及麥格理對海洋風電二期投資,激勵了台灣離岸風電發展;海洋風電二期亦順利於2019年底完工商轉,為台灣首座離岸風場。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9年6月21日 · 上緯20日深夜發重訊要出售負責離岸風場開發的子公司上緯新能源以及海能風力發電100%股權上緯董事長蔡朝陽表示離岸風電階段性任務已完成為基於員工未來發展與股東權益因此決議出售上緯新能源子公司僅透露買家是一間歐美能源公司交易總金額約2,598萬至1.01億美元預計處分收益914萬至8,463萬美元約新台幣2.8億到26億元),在昨日發布重訊後上緯今日股價跌停至93.6元。 2021年後無風場發開,上緯出售子公司. 上緯擁有苗栗外海海洋風場、海能風場兩座風場,海洋風場於2016年完成兩支各4MW示範風機,第二階段再安裝20支6MW風機預計今年底完工,屆時將成為台灣第一座具商業規模的風場。 另一座遴選取得海能風場376MW,預計2020年完工。

    • 技術到位、洞察趨勢,用實力和真誠贏得信任
    • 勇於挑戰陌生領域,每一個困難都是學習
    • 密集「一對一溝通」,傳承企業核心價值

    Q:創業第一年就賺錢?

    A:我研究所專攻高分子材料(macromolecule),也就是複合材料,當時真的很有興趣,讀得非常透徹,也有了創業的想法。畢業後工作兩年,就在 1992 年創立「上偉企業社」(上緯企業前身),生產環保、高效能的耐腐蝕材料。 那時候台塑有一個溶劑,找不到容器裝,金屬也沒辦法,台灣沒這方面的技術。我就去提案、實驗,讓我的複合材料可以裝強酸鹼,他們也嚇一跳,說這麼難的東西你也能做出來。因為技術受肯定,我們第一年就獲利了。 創業初期,要攻進客戶的平台很難,我除了介紹一般性產品之外,也會直接去攻堅客戶最難的那一塊,有點類似你想攻一個山頭,碰到很多技術障礙,但是你直接拉繩上峭壁。把客戶沒辦法處理的事情解決掉,這招非常有效。

    Q:站穩腳步後,如何快速成長?

    A:我分成 4 個階段來看。第一個階段是 1992 年~1999 年,當時產品只有環保耐蝕樹脂;2000 年開始是地理擴張,以前只有台灣,後來進入東南亞、中國,年營收從 2 億大概做到 10 幾億;2009 年成長到 30 幾億,之後改成產品擴張策略,增加了風電葉片樹脂,2015 年達到第一個高峰,做到 96 億。 第 4 個階段是 2015 年之後,我們在風電葉片樹脂站穩了,發現碳纖維複材是趨勢,就找台塑合作,成立上偉(江蘇)碳纖複合材料公司,我們現在占 83.89%、台塑占 16.11%,結合台塑有碳纖維來源、上緯有配方技術的優勢,去年營收就做到 17 億。

    Q:如何研判商機和趨勢?

    A:當然平時會 study,高分子是我的本業,很多是靠自己對技術的判斷。另一個是創業以後,產品外銷到歐洲、中東,都是我自己跑的,會遇到很多人,我有一個能力是,把人家講的話聽到重點、記在心上。 還有,我對於趨勢掌握度滿高的,也有第六感,看上了就是看上了,背後靠著是長期專業判斷。以前我會在致股東書上,把未來走向寫出來,結果競爭對手拿去當「聖經」,後來只好寫得很模糊。

    Q:投入開發離岸風電的始末?

    A:上緯從 2005 年開始,在風電葉片材料就做得很好,隨著法規開始跟進,我也看到這波綠能趨勢,就在想投入離岸風場開發的可能性。2009 年,政府頒發〈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其中有「離岸風力發電示範獎勵辦法」,等於有了一個依據。 那時候我們資本額只有 8 億左右,做兩座示範風機,預估要 16 億,而且這件事沒人做過,遇到多少挑戰也不知道。2011 年,我就一個人騎腳踏車環島 12 天,思考到底要不要做這件事。這跟開發風電很像,所有人都不看好,很孤獨,一定要有耐力戰。 回來之後,我堅持要做。董事會說,要完成兩件事,一個是通過環境影響評估,一個是拿到政府示範補助辦法,我都做到了。

    Q:過程中都在處理複雜又陌生的問題?

    A:這裡面真的太多困難,我在新書《逆風而行向陽而生》裡面,交代的搞不好不到 20%。光是預算,就從本來的 16 億,暴增到 20 億,最後是 40 幾億。其中翻樁(把重達 800 噸的基樁,從水平狀態翻到垂直狀態,才能在海上打樁)失敗,就多花了 20 億,一天 1200 萬在燒,一拖就是一個月。 首先要處理人的問題,當時操船的是丹麥公司,負責翻樁器材是上海正華,但中國人不太遵守 SOP(標準作業程序),他們天天吵架。翻樁失敗時,甚至要發生人命衝突,還好我事先考了 3 個牌照,才能登船去安撫團隊。 接著,我們拚了命在亞洲地區找浮吊船,協助完成翻樁,問了新加坡、香港都沒有;韓國找到一個,又不能遠洋。好不容易找到浮吊船,又沒有吊 800 噸基樁的繩索,因為這種繩索是訂製品;在丹麥找到後,開始安排貨櫃,航空公司又說太重,不敢載,等於這條路又不通。 最後,我想到以前認識天津中海油(中國海洋石油公司),真的是死馬當活馬醫,沒想到他們願意幫忙,借出工程專用繩索。誰知道,海關說,繩索是安全器材,要先證明是安全的才能進台灣,建議我們「剪一段」做實驗,證明繩索確實可以承受 800 噸。問題是,繩索剪...

    Q:遇到挫折,沒想過放棄算了?

    A:應該說,這整個歷程困難不斷。挫折是你沒辦法克服它,才叫挫折。事實上,有太多事件都應該是挫折,只是說我當下透過努力不放棄,把它化危為安。真的太多了,只要半夜電話響,就不曉得又出什麼事了,那個心境感覺像《老人與海》裡的那句話,

    Q:結束離岸風場事業,回歸本業的規畫?

    A:過去上緯大部分的發展,都是靠我自己對業界的判斷,現階段看起來還算正確。未來,我要將我這部分的能力,轉到底下的人。 現在我成立策略併購小組,也執行員工個人發展計畫(IDP),一級幹部都要念 EMBA,費用公司承擔,這些是外界知識的部分。更重要的是,我每周都會跟幹部 one on one(一對一)溝通,一次大概半小時,沒有設定議程,就是觀念溝通,看他遇到什麼問題,例如說他有個決策百思不得其解,來跟我討論。 這個效果很大,以前我剛提出 2025 年營收要做到 300 億元,他們都不相信,現在團隊就相信了,因為裡面一些細節不是隨便提的,我是有依據的。例如說上緯切成三塊,新材料每年要增長 12.5%;第二個碳纖維要做到 100 億,錢從哪裡來,我會細部探討;然後 M&A(企業併購)我要有 100 億,這部分我要怎麼做,也跟他們講。

    Q:如何讓員工相信願景是可行的?

    A:第一個要評估自己的能力,有多少能力喊多少事。過去這十年,我們都跟大公司交易,總是會學到大公司的做事方法和眉角。 當有過這種經驗,你提出願景,是比較面面俱到的,細節都會被考量到,之後再不斷地跟員工溝通。我會先丟出一個 open topic(開放議題),他會來問我為什麼。如果你不跟他講,他可能認為可行性不大;但你跟他講,他就會去判斷。

    Q:如何將信任、信譽這些抽象特質,傳達給部屬?

    A:應該是像張忠謀說的,公司競爭到最後是公司文化的競爭。公司文化的形成,是領導者個人的判斷價值,內化成管理,包含對內、對外。對內就是對員工、股東很誠信,或是你做事情很嚴謹;對外是對供應商、客戶也是一樣原則。我都會跟員工說明我為什麼這樣決策,判斷基準就是公司價值。 我們的企業文化圍繞在品質、誠信、創新、勤儉,前兩年我們有個活動,叫做公司文化落地。所謂的落地,就是一項一項談,我會舉很多例子說明公司的價值,先定義,由員工研讀、提意見,再做總結。 例如,品質是什麼意思,我會告訴員工,「品」是三個口,要讓大部分客戶都說你不錯;這中間又包含產品和人的品質,我認為人品非常重要,比如你對下、對上、對客戶要展現什麼樣的行為準則。「質」的意思,就是斤斤計較,不能因為事情小就不理,我會給非常多案例,讓他們讀。 今年我們開始做員工文化認同的評分,做這個絕對不是假象,我最討厭沒效率的事情,只要做就要做很到位。

  3. 2022年7月28日 · 看到海洋豎立起風機就讓人想起台灣本土離岸風電的先驅上緯」,跨足風電產業鏈從材料踏出第一步經營風電風場再從風場開發回到風機葉片材料讓葉片回收再利用解決退役產生的環保議題上緯如何實現綠色循環經濟理念創造出革命性的產品? 《Yahoo奇摩財經》每周刊出【科技人帶路】系列,透過科技人的視角,一起來探討台灣科技產業的經營策略及細緻內涵。...

  4. 2023年9月25日 · 上緯投控 (3708)曾是呼籲市場開發風力發電的先鋒也是國內離岸風電政策第一階段獲選的示範風場開發商從2013年即獲選為示範風場開發商上緯對離岸風電政策的支持可見一斑但就在海洋風場商轉前上緯卻選擇出售扮演風場開發商角色的子公司上緯新能源以及未來風場海能股權引發外界批評聲浪。...

  5. 2017年5月11日 · 上緯旗下的海洋風電公司從經濟部取得台灣首張海上風力發電機組之電業執照。 第一階段的兩部示範離岸風機,發電容量合計8MW,將成為台灣第一組商業運轉之離岸風機。 從去年底開始運轉,到現在已經發了300萬度電。 這兩座風機每天的發電量可供應8000戶小家庭使用,可減排相當於40座大安森林公園吸收量之二氧化碳。 海洋風電第二階段將增設30座風機,總發電容量將達到128MW,目標在2019年年底商業運轉。 本業是特用化學品、環保耐蝕樹脂的上緯,2012 年開始投入離岸風力發電,2013年成為經濟部風力發電離岸系統示範獎勵廠商。

  6. 先進風電環保新材料供應商. 上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新型複合材料的研發環保高性能耐腐蝕材料風電葉片用材料的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環境友好型乙烯基酯樹脂特種不飽和聚酯樹脂風電葉片用材料。 了解上緯新材料科技. Scroll Down. 推動綠色能源發展. 致力環保複合材料開發生產. 上緯推動綠色能源發展,專業致力於環保複合材料,在綠能、環保和安全行業裡為合作夥伴提供具有提高生産效率和經濟價值的解决方案。 了解碳纖維複合材料. Scroll Down. 以創新方式改變回收規則. 建立複合材料循環系統. 「EzCiclo易可收」、「CleaVER可立解」等可回收熱固樹脂,用創新的方式為生產過程帶來巨大附加價值;除了風電葉片領域應用,產品也可用於運動、汽車產業。

  7. 2023年10月11日 · 上緯自2012年起投入離岸風場開發2013年取得政府風力發電離岸系統示範獎勵資格並於2016年10月獨立完成竹南外海二座示範機組成功推進沃旭及麥格理對海洋風電二期投資激勵了台灣離岸風電發展海洋風電二期亦順利於2019年底完工商轉為台灣首座離岸風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