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7200億噸

      • 中國已探明的 頁岩油儲量(英語:oil shale reserves) 為7200億噸,分佈在47個油頁岩盆地的80個礦床里,相當於480億噸 頁岩油 。
      www.wikiwand.com/zh-mo/中华人民共和国油页岩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根據這次普查數據中國 頁岩油儲量 (英語:oil shale reserves) 估計為7200億噸,分布在47個 油頁岩 盆地的 80個礦床里,相當於480億噸 頁岩油 。 [3] 探明儲量約為360億噸。 [4] 中國具有商業開採價值的油頁岩主要產地為遼寧撫順、廣東茂名、吉林樺甸和農安,以及山東龍口。 [3] [5] 龍口礦的含油率最高,約14% [6] 。 撫順油頁岩礦和 煤 礦形成於 始新世 。 煤和油頁岩位於 中生代 和 第三紀 沉積岩 和 噴出岩 的一個小的外露層,其下為 前寒武紀 花崗質 片麻岩 。 油頁岩層的厚度範圍為48公尺(157英尺)到 190公尺(620英尺),平均厚度為80公尺(260英尺)。

  3. 油頁岩儲量 (英語: Oil shale reserves )是指在當前經濟條件和技術能力之下能產生經濟效益的 油頁岩 資源開採。 油頁岩礦藏包含有小型礦藏但目前開採並無經濟利益也有大型且值得開採的資源要確定油頁岩儲量有其困難因為不同油頁岩的化學成分及其含有的 油母質 份量加上不同提煉技術差異會很大。 開採油頁岩的經濟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常規石油的價格;如果每桶原油的價格低於同樣數量 頁岩油 的生產成本,就不具經濟可行性。 油頁岩礦藏是大多數常規 石油儲層 的 烴源岩 ,遍布於世界各地產油區,但大部分因太深而不具開採經濟可行性。 [1] 全世界有600多個已知的油頁岩礦藏。

  4. 2021年8月25日 · 2021/8/25 11:56. (中央社台北25日電中石油今天宣布在黑龍江大慶油田發現預測地質儲量12.68億噸的頁岩油大慶油田也公布預計5年內將新增頁岩油探明地質儲量10億噸頁岩油年產量達到100萬噸以上綜合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app應用程式)、新華社等官媒報導中石油今天舉行記者會宣布上述探勘成果報導稱大慶油田發現的古龍頁岩具有受頁理控制的縫孔儲集體系突破頁岩儲層物性差的傳統認識同時還發現高黏土頁岩源儲一體含油性好顛覆頁岩油主要賦存於砂質碳酸質夾層中的傳統認知公開資料顯示,黑龍江大慶油田為中國大陸境內最大油田,也是世界上較罕見的特大型陸相砂岩油田。

  5. 2021年6月20日 · 界面新聞報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石油表示在這個儲超過10億噸的頁岩油整裝大油田位於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因此也被稱為慶城油田這個大油田位於鄂爾多斯盆地中生界三疊系長7層是大陸目前探明儲量規模最大的頁岩油大油田去年曾在該地區新增探明儲量1.43億噸今年前5個月探明5.5億噸地質儲量。...

  6. 2021年11月3日 ·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石化頁岩油勘探獲得突破勝利油田已上報首批預測頁岩油地質儲量4.58億噸據初步測算該地區頁岩油資源量達40億噸以上據界面新聞報導近日中石化勝利油田部署在大陸東部探區的4口頁岩油鑽探井獲高產油流其中樊頁平1井峰值日產油達171噸創大陸國內頁岩油單井日產最高紀錄。...

  7. 小字號. 25日中國石油大慶油田依靠自主創新. 發現預測地質儲量12.68億噸頁岩油. 標志著我國頁岩油勘探開發取得重大突破. 大慶油田是我國陸上最大石油生產基地. 60多年來累計生產原油超24億噸. 大慶油田古龍頁岩油的勘探開發. 實現了從陸相頁岩生油. 到陸相頁岩產油的理論突破. 頁岩油勘探開發關鍵工程技術突破. 對於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推動頁岩油氣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大慶油田預計“十四五”將新增. 頁岩油探明地質儲量10億噸. 頁岩油年產量達到100萬噸以上. 策劃:趙承. 監制:霍小光. 統籌:謝良、楊進欣. 記者:王春雨、楊喆、楊思琪. 設計:苗夏陽. 編輯:劉楊. 新華社國內部、新華社黑龍江分社聯合出品. (責編:岳弘彬、郝江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8.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1月3日電記者杜燕飛記者從中國石化獲悉近日中國石化勝利油田部署在東部探區的4口頁岩油專探井獲高產油流其中樊頁平1井峰值日產油達171噸,創國內頁岩油單井日產最高紀錄展示了該地區良好的勘探開發前景目前勝利油田已上報首批預測頁岩油地質儲量4.58億噸已具備全面勘探開發條件。 據初步測算,該地區頁岩油資源量達40億噸以上,將成為我國東部增儲建產的現實接替新領域。 工作人員查看樊頁平1井生產運行情況。 受訪者供圖. 據中國石化有關負責人介紹,頁岩油是指儲存在頁岩層微小孔隙中的石油資源。 此次勝利油田開發的頁岩油埋深超3000米,溫度超170℃,壓力大,儲存空間比頭發絲還細微,演化程度低、密度大、流動性差,開發難度大,給鑽井、壓裂等工藝技術帶來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