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最新消息. 2024母親節健檢專案. 時光慢一點、幸福多一點~林新健管中心『母親節健檢專案』熱烈預約中~ 林新產後護理之家《幸福媽咪養成術》母親節專案限時開跑. 2024-05-10 給女王們的最佳獻禮~歡迎諮詢! 2024端午節看診公告. 2024-05-20 6/10門診、急診、住院服務皆照常服務. 2024年5月新進醫師介紹. 2024-04-22 歡迎神經內科江家維醫師至本院駐診! 【2024年6月】門診衛教、爸媽教室、全院性演講活動場次表. 2024-05-27. 林新醫院 小兒科預防注射時間. 2022-11-29 請攜帶兒童手冊及健保卡. 陪探病原則公告 (2024/05/20更新) 2024-05-20 出入口管制、陪病/探病原則,請有需要的民眾注意。

  2. 造成原因有以下幾點: a. 長期站立或走路. b. 穿著不適合的鞋子. c. 扁平族. d. 跟骨骨刺. e. 運動傷害. f. 肥胖症. 症狀. 早晨剛下床走路時足跟特別疼痛,過一段時間後較不痛。 行走二~三小時後,腳底開始產生疼痛。 疼痛部位從腳跟向前蔓延。 接近腳踝的跟骨內側足底及兩側有輕度腫脹。 復健過程. 物理治療的目的: a. 止痛。 b. 促進損傷組織癒合. c. 肌力訓練. d. 增加柔軟度. 職能治療的目的: 日常生活的訓練:如何使用裝具保護受傷部位、學習裝具使用訓練、職業輔導。 裝具的功用: a. 減少疼痛。 b. 伸展足底筋膜.

  3. 林新醫院與曉展群聚安全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及大騰救護隊,藉著臺灣全民運動協會辦過近五十場以上的大型運動賽事的經驗,27日共同規劃一場大量傷患的演習計劃。 這是全台首次全程無縫接軌演練,目的是希望透過演習,增強救護團隊對大量傷患的應變能力,讓參與活動的選手得到更安全的保障,安心參與賽事! 本次大量傷患演習在27日於台中市政府前廣場演練,內容預設為在會場舉辦30,000人路跑活動,發生不明物體爆炸事件,所有相關單位包括在場設立救護站的林新醫療救護隊、大騰救護隊,由大會指揮中心成立緊急事件應變小組並啟動大量傷患機制。 現場立即通報當地衛生局、當地消防局及後送的林新醫院,同時以無線電通知線上醫護團隊至事故現場支援,將傷患依照不同的程度作區分以利及時送醫救護。

  4. 吞嚥訓練步驟. 在安靜的環境用餐,讓病人能將注意力集中在進食上。 協助坐起60~90度,以枕頭放頭後,毛巾放於臉頰下,維持舒適的進食姿勢。 讓其親眼看到食物,增加食慾,促進消化液的分泌。 重覆以口令動作以一小口食物餵食,請他吞嚥兩次進行。 口令:打開嘴巴,嚐一嚐,用你的舌頭將食物舉至上顎,縮下巴吞下去,其間可用手協助他。 (吞嚥無問題者可省去此步驟) 餵食時要緩慢且適量,如腦中風的病患應將食物放健側口中。 應準確地放入口中,確認已咀嚼吞下後再餵。 進食後請清潔口腔保持潮濕。 記錄吞嚥情形、進食量與種類及特別情形發生。 餵食之注意事項. 訓練階段避免容易「滑進」食道的食物,如:果凍、豆花、布丁等。

  5. 有哪些缺點? (一)覆蓋於傷口上之物品. 紗布: ♥適用範圍:適用於各種傷口,常作為傷口最外層敷料。 乾紗用來保護傷口,吸收少量滲液;也常作為其他敷料之第二層敷料。 生理食鹽水溼紗可用來保持傷口濕潤,移除時可利用紗布之毛細現象將壞死的組織與菌叢帶出,以達到清創作用;若合併藥物使用,可有效傳遞藥物於傷口上。 ♥缺點:需常更換敷料,更換時容易造成新生組織損傷,增加病患疼痛感。 容易導致傷口乾燥,降低膠原蛋白的合成。 不沾黏紗布: ♥適用範圍:與紗布相同,但不會造成傷口沾黏,不疼痛,不影響傷口癒合,防止二度創傷。 透明薄膜式防水敷料(OP Side、Tegaderm、Mefilm): ♥適用範圍:臨床上常用於固定靜脈留置針,或小面積淺層傷口,可防水並能阻隔外界液體及細菌滲入傷口內。

  6. www.lshosp.com.tw › 衛教園地 › 小兒科熱性痙攣 | 林新醫院

    熱性痙攣(Febrile convulsion)是指正常的小孩因發高燒而引起的暫時性、全身性的抽搐,發生的年紀通常介於6個月到6歲之間,男孩子發生的機會高於女孩子。 臨床症狀. 發燒38.5℃以上。 發作通常不超過20分鐘,成對稱性發作。 痙攣後不會造成任何神經上的傷害(不會有一邊肢體之癱瘓)。 痙攣之臨床表現: 四肢對稱性的抖動。 兩眼上吊。 口吐白沫、嘴唇發黑。 意識喪失→清醒→疲倦而睡著。 小孩發生抽搐,應該如何處理? 發作期間及發作後之處理: 父母親要保持冷靜,陪伴在旁。 鬆開頸部衣物,並移開周圍可能造成身體傷害的物品,不可強行約束肢體,以免孩童受傷。

  7. 步驟說明: 每日一次或於解便後清潔會陰部、尿道口。 以溫水將會陰部打濕,塗抹肥皂後擦洗會陰部。 以溫水沖洗,由上往下沖,以大棉棒由尿道口 (最清潔處)往肛門口 (最髒處)方向擦去分泌物或髒物,棉棒不可來回擦拭。 沖洗棉棒勿一根到底重複使用,碰觸肛門請丟棄換一支新的。 沖淨後並拭乾。 用透氣膠布井字浮貼固定導尿管: 男性:固定於下腹部。 女性:固定於大腿內側 。 需每日更換固定部位,避免同部位皮膚重覆受壓、破皮受傷。 尿袋照顧: 蓄尿袋擺放位置應隨時保持低於腰部,勿超過膀胱高度以防尿液回流,亦不可觸碰地面。 臥躺或坐著時可吊於緣、椅緣;站時可手提於大腿高度或綁於大腿處。 尿袋內小便超過700cc或1/2量時應倒掉,倒尿前後應洗手、避免感染。 注意事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