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29日 · 電競項目英雄聯盟台灣代表隊今天在壓軸金牌戰強碰韓國隊最後以0比2落敗不過表現優異的中路朱駿嵐 (FoFo)表示拿下銀牌已經有達成賽前目標這次亞運會是自己永生難忘的回憶。 「體操精靈丁華恬也傳來捷報在體操平衡木決賽拿下13.300分順利摘下銅牌也是首名在亞運體操項目奪牌的台灣女將。 不過丁華恬並沒有因此滿足,她在賽後預告全運會後將開始練習新動作、挑戰新難度。 射擊女團吳佳穎、余艾玟與劉恆妤在女子10公尺空氣手槍資格賽,合力繳出1723分拿下銅牌,讓台灣這屆射擊首面獎牌開張。 「證件妹」吳佳穎以578分、第6名晉級決賽,最後個人決賽以199.3分名列第4、無緣獎牌,但已締造生涯在亞運個人賽最佳成績。

  2. 2023年10月12日 ·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在行政院會會後記者會上表示依照國光體育獎章及獎助學金頒發辦法亞運金牌將獲得300萬元銀牌150萬元銅牌90萬元若為田徑游泳體操等項目將再增加0.5倍的金額目前結算選手與教練的國光獎金將超過3億元預計透過相關經費以及第二預備金方式儘速處理至於外界憂慮亞運金牌有半數不屬於奧運項目將如何備戰2024巴黎奧運? 林騰蛟坦言,19面亞運金牌中,確實有些不是奧運項目,包括滑輪、圍棋、橋牌、空手道等,屬於奧運項目約有9到10面金牌,不過,台灣選手已取得明年奧運資格10個席次。 林騰蛟進一步表示,取得奧運資格有兩種,一種是透過資格賽,另一種是透過積分排名。 其中,舉重、羽球、柔道、網球、高爾夫等項目是視積分排名,預計明年6、7月結算每年度積分排名後才會比較明確。

  3. 2023年9月28日 · 杭州亞運. 時間:2023-09-28 19:31.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張緒華. 杭州亞運圍棋項目世界排名第35的台灣好手許皓鋐一舉橫掃世界前3名奪下台灣史上首面亞運圍棋金牌。 (中華奧會提供) 杭州亞運圍棋項目世界排名第35的台灣好手許皓鋐一舉橫掃世界前3名今天 (28日)更是在決賽擊敗中國好手柯潔,奪下台灣史上首面亞運圍棋金牌,為台灣圍棋歷史寫下新的一頁。 許皓鋐雖然世界排名第35,不過這次亞運分別在8強賽打敗世界第2名的韓國選手朴廷桓,在4強賽打敗世界第1名的韓國選手申真諝,並在最後決賽以4分之3子之差力克世界第3的中國選手柯潔。 這面金牌是台灣亞運圍棋史上第一面金牌,同時也是史上第一面圍棋個人賽獎牌。

  4. 2024年2月13日 · 瑞典. 世界室內拔河錦標賽. 中華拔河代表隊. 時間:2024-02-13 20:20.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台灣拔河隊在2024瑞典世界室內拔河錦標賽拿下3金3銀好成績風光站上頒獎台。 (中華民國拔河運動協會提供) 2024瑞典世界室內拔河錦標賽今天凌晨封關台灣隊拿下3金3銀表現優於上屆所拿下的1金2銅台灣駐外單位在海外特別有感駐瑞典大使谷瑞生特別向國家隊致電祝賀選手們為國爭光

  5. 2018年8月17日 · 亞運. 時間:2018-08-17 01:15.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江昭倫. 「飛越的羚羊紀政曾在亞運為我國摘下2面金牌 (亞運報告書/文化部提供) 2018印尼雅加達-巨港亞洲運動會8月18日揭幕,自1951年亞運首屆舉辦以來,至今已連續舉辦第17屆。 台灣參與過程歷經一段坎坷歷史,但也締造無數光榮時刻,讓全國民眾跟著熱血沸騰。 首屆亞運 台灣即缺席. 第一屆亞運開始於1951年在印度新德里舉行,中華民國原本即是亞運發起人之一,但當時因為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灣,反而未參加,直到1954年第二屆菲律賓馬尼拉亞運,中華民國國旗才正式飄揚在會場上。 1962年印尼雅加達,因為當時對岸中國政府的施壓及抵制,使得印尼方面不肯發簽證給代表中華民國的選手,我國再度缺席。

  6. 2023年12月11日 · 《金融時報》的報導也稱,如果將私人和半國營機構的購買也計算在內,中國今年購買的黃金明顯高於官方數據顯示的200噸。 而這也與國內的房地產危機相關。 n-tv的分析文章指出,俄羅斯在入侵烏克蘭之前,也曾大規模擴大其黃金存量,以便在衝突危機情況下擁有足夠的儲備。 因此一些軍事專家擔心,中國正在逐步為可能發生的對台戰爭做準備。 路透社對自2022年2月以來發表的200多篇中文政策論文和學術文章進行分析後指出,西方對莫斯科的制裁促使數百名中國經濟學家、金融家和地緣政治分析師研究中國應如何緩解極端情況,包括失去獲得美元的渠道。 其中,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研究員陳鴻祥寫道:「在中美戰略競爭加劇和台灣海峽衝突的背景下,「我們應該警惕美國針對中國複製這種金融制裁模式。

  7. 2021年7月30日 · 紐約時報統計中國自1984年以來贏得的奧運金牌總數的近75%集中在六個項目上包括桌球射擊跳水羽毛球體操和舉重這並非巧合。 中國有2/3以上的金牌由女子冠軍獲得,參加東京奧運會的代表團中近70%是女性。 此外中國政府的重點一直是那些可以透過機械動作來完善的項目而不是那些需要多名運動員不可預測的團體項目女子排球外,中國從未獲得過大型集體項目的奧運金牌。 報導指出,女子舉重在2000年雪梨奧運會上成為比賽項目後,一直是中國奧運金牌戰略的理想目標。 對大多數體育大國的運動員來說,這項運動屬小眾運動,但舉重比賽有多個體重級別,有拿下四枚金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