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2月13日 · 台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特聘教授陳俊維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系教授黃炳照與東海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王迪彥所組成的新世代能源研究團隊」,在科技部的計劃支持之下研發出以超薄的原子層材料石墨烯與矽基材料結合的新型光電化學製氫技術可有效

    • 2008 年:以側滑為名,第一款 Android 手機就此誕生
    • 2009 年:Sense UI 誕生,翹「下巴」成為經典
    • 2010 年:Nexus One 和htc Desire 成為陣營裡的標杆
    • 2011 年:激進超前是那一年htc 設計的形容詞
    • 2012 年:專注於硬件研發,Htc 嚐到了失敗的味道
    • 2013 年:成也 New One,敗也 New One
    • 2014 年:連續失利後,終在新機上看到希望
    • 2015 年:不按照套路出牌,反而贏得市場卻飽受爭議
    • 2016 年:低迷失落、找不到方向
    • 2017 年:旗艦降價都救不了低迷的 HTC ,那 HTC U 11 呢?

    「情懷」和「經典」是粉絲對於品牌的掛念,如果說黑莓 QWERTY 的鍵盤,是黑莓粉絲心裡始終忘不掉的情懷的話,那麼 HTC 從 HTC Dream(G1)時代到 Desire—Z、7 Pro 等機型的側滑鍵盤,則是 HTC 老粉們心中的經典。 說起來,HTC Dream 既是 HTC 第一款 Android 手機,也是世界上第一款 Android 手機。作為開放手機聯盟(OHA)的原始成員,HTC 與 Google 合作基於 Android 的手機操作系統上,推出了 HTC Dream,經美國運營商 T-Mobile 定製版也就是我們熟知的 HTC G1。 從美學的角度來看,HTC G1 上的 QWERTY 鍵盤放到今天可能不會被現代的消費者所接受,但在當時,這是一個更合乎邏輯的智能手機解決...

    若是談到 HTC 的設計,外形是其一,而 UI 則是其二。隨著HTC Hero(G3)的誕生,Sense UI 也隨之而來。自此 HTC 的大部分手機都與 HTC Sense 緊密整合。這個 UI 擁有獨特設計和強大的功能,提供了 Android 原生系統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除了 Sense 的橫空出世之外, HTC Hero 另一個有趣的特點就是一個翹起的「下巴」,這樣的經典設計也在 HTC G6 和 Desire-V 上沿用。如此高蹺的下巴,不僅貼合人臉,而且使用特氟龍塗層,不僅讓保持手機手感順滑,同時還兼具抗腐蝕和耐磨等功能。 (圖自:feelgrafix.com) HTC Hero 不得不說是 HTC 多年手機設計中的一個代表性產品,但它在當時的意義遠不如此。按照知乎用戶@Jason...

    如果要說一年 HTC 重要的事情,應該莫過於為 Google 立下了第一代的太子——Nexus One。作為 Google 旗下的第一款自主品牌手機,Nexus One 破天荒地取消了正面的實體物理按鍵,採用了全觸屏的操控方式,並延續了HTC 的軌跡球。 (圖自:GadgetMatch) 1Ghz 高通 QSD8250 處理器,512MB RAM,還有分辨率高達 480×800 的 3.7 英寸螢幕,對比起當時屏幕分辨率為 320×480 的 iPhone 3GS ,這款手機的配置實在強太多了。 除了 Nexus One 之外,那一年另一款轟動的產品應該是 HTC Desire 了。Desire 在硬件上維持了和 Nexus One 基本一致的硬件配置。如果說之前的 G1 到G6 算是 HT...

    到了 2011 年,HTC 已經將自己定​​位為業界領先的智能手機製造商了。 在這一年裡,HTC 依然保持其 Desire 設計語言,因為那一年發布的大多數手機都延續了之前 HTC 的風格。從 HTC Thunderbolt、Desire S 到 Rezound 和 EVO 3D,他們都保持著同樣的設計特色。 在風格相近的幾款機型中,激進超前是那一年 HTC 設計的形容詞,HTC EVO 3D 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當時推出這樣一款業界絕無僅有的裸眼 3D 手機,可謂是異常激進。有人甚至評價到,2011 年的 HTC 在美國市場出貨量不僅能超過三星,碾壓蘋果,也能夠牽著用戶走,決定高端是什麼樣的產品。 這樣的激進甚至還體現在收購 Beats 多數股權的舉動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些人將搭載 ...

    而來到 2012 年,4 年間,算上為數不多的 WM 系統手機,HTC 一共發布了超過 50 部手機。在機海的轟炸下,即使有部分型號失敗也是在 HTC 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 於是,一些新的嘗試又在 HTC 的旗艦機上展開,比如說採用聚碳酸脂作為機身材料的 HTC One X,弧線形一體成型的機身設計配合聚碳酸脂的材質,打造出既有媲美金屬的堅​​固性,但又能在兼顧輕盈的同時保持高品質的手感。 (圖自:Android Police) 除了在聚碳酸脂上進行嘗試,同期登台的 HTC One S 在設計上則更為標新立異。HTC One S 具備當時業界創新的兩項設計,再次樹立手機工藝的新里程碑。 一是超耐磨的陶瓷金屬材質(Ceramic Metal),採用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

    在談到 HTC 設計史上最激進的產品,不少人一定會認為是其在 2013 年推出的 HTC One。它是全球首款全金屬的智能手機,整部手機採用了精心打造的金屬外殼,並且擁有乾淨的線條,同時相對鋒利的邊角也讓 HTC One 顯得乾練簡約。 (圖自:TechnoBuffalo) 這款手機在 2013 年 12 月,還成為了美國知名科技媒體《商業內幕》評選「2013 年度最具創新力的十大設備」之一。而後,全金屬機身和背面三段式的設計開始被後來的手機效仿臨摹。 4 年後的今天,包括一加、樂視、格力、三星等部分手機的背面,我們多少都能看到 HTC One 的一點影子。 而在發布 HTC One 之前,One X 的失利,已經讓 HTC 持續6 個季度利潤下滑。不過,估計連 HTC 自己都想不到這麼一款...

    在經歷了 One X 到 New One 連續兩款表現不佳的產品後,這一年 HTC 將希望寄託在了 HTC One M8 身上。 隨之而來的 HTC One M8 更像是一款升級版的 HTC One ,它在延續一體化全金屬機身的同時,將 HTC One 身上厚重硬朗的設計磨礪得更順滑,更加圓潤貼合握持的機身,突出了 HTC 優秀的工業設計。 而上一代飽受詬病的 400 萬像素攝像頭也被升級成雙攝像頭,一顆依舊 400 萬像素的 UltraPixel 攝像頭和一顆 200 萬像素的景深攝像頭。這也讓 HTC One M8 成為全球首款具備景深雙鏡頭的智能手機。 費勁心思打磨的 M8 可以說近乎完美,這次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M8 使得 HTC 再次實現盈利。 (圖自:Android Centr...

    儘管 M8 和 Desire 816 讓 HTC 在 2014 年重新嚐到了不少甜頭,但當時三星和蘋果依然在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而 LG、華為和摩托羅拉等一些廠商也在努力,HTC 需要在今年再次推出一劑強心劑。 於是,一脈相承的 One 系列迎來了 M9 ,它是 One 系列第三次迭代的產品。與之前兩款前作相比,HTC One M9 更加註重細節。整體的設計,相較於 M7 和 M8 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這一次,HTC 沒有在 M9 身上得到當時 M8 那樣的讚譽,有些人甚至認為 M9 的設計是退步的表現。 而除了外觀沒有太多變化,HTC 這次也將後置的400 萬像素 UltraPixel 攝像頭移到了正面,並在後置攝像頭上用上了常規的 2000 萬像素攝像頭。並利用螢幕搭配手機套,帶來了一種 ...

    雖然 HTC A9 的另類策略讓 HTC 迎來了短暫的春天,但縱觀最近幾年 HTC 在手機也業務上並不樂觀,其市場份額在逐漸縮小。一是在與小米、OPPO、vivo 等廠商在中國市場抗衡落個下風,二是在高端市場又爭不過蘋果、三星。 而 HTC 10 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HTC 10 的設計靈感來源於系列之前的旗艦產品,以及去年推出的 A9 。相比令人爭議的 A9 ,HTC 10 的設計則令人耳目一新。 它在機身後蓋四邊採用了寬邊的倒角處理,看起來顯得非常硬朗。而在正面,HTC 10 的變化則更為明顯,不僅取消了螢幕下方的 HTC Logo,也去除了屏幕內的三顆虛擬導航鍵。取而代之的是更整潔簡約的設計、Home 鍵以及左右兩顆觸摸按鍵。 HTC 10 配備 5.2 英寸 2K 分辨率的屏幕,...

    來到今年,HTC 發布了新一代旗艦手機 U Ultra。在這款手機上,HTC 放棄了引以為傲的全金屬機身,轉而採用了金屬中框+雙面玻璃的設計,背面第一眼看起來多少有點 Galaxy S6、Galaxy S7 的感覺,可以在不同光線下呈現不同的光澤。美國地區不含消費稅的售價為 749 美元(約台幣 22K)。 然而這樣一款售價高昂的旗艦機型,沒有無線充電、沒有耳機接口、沒有防水功能、沒有雙攝、導航鍵設計不合理、採用高通驍龍 821 處理器、續航表現不盡人意、售價高昂,種種這些都是 U Ultra 遭受吐槽的原因。 此外,HTC U Ultra 螢幕上方還多了一塊 2.05 英寸副屏。副屏幕的分辨率為 160×1040 像素。結合了通知中心與 Widget 的作用,提供常用 App 整理、重要信...

  2. 2021年2月17日 · 「這是一種前沿的能源技術,而目前市場上,確實沒有一個好的解決方案。 核電技術全新翻轉獲比爾蓋茲貝佐斯馬雲支持. 截至目前為止,CFS 已募到超過 2.15 億美元的資金,其最新一輪融資是在去年 5 月宣布的,其中的 投資者 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 是由比爾蓋茲貝佐斯馬雲彭博創辦人 Michael Bloomberg、英國維珍集團董事長 Richard Branson 等人所投資的基金 ,MIT 相關的風投公司 The Engine 也參與了投資。 CFS 表示,其商業模式主要會來自於為客戶設計、建造核融合電廠,據該公司所稱,預計將在十年內開始為公司帶來收入。

  3. 2015年2月4日 · 維基 解釋:使用「Mayday」作求救訊號源自 1923 年一個名叫 Federick Stanley Mockford 的英國人。 當時他在英國倫敦的一個機場任無線電高級通訊員。 機場要求他提出一個簡單明瞭的字,給所有機師及地勤工作人員在緊急時求救。 當時機場的飛機多數來往法國巴黎,故此他提出法文「Venez m’aider.」的「m’aider」,並改為音近的英文單詞「Mayday」。 據《 警醒 》整理,在無線電發明前,18 世紀船員開始運用「打旗語」來求救;到了 19 世紀 40 年代,通訊科技突飛猛進。 塞繆爾·莫爾斯(摩斯)發明了莫爾斯電碼 ( 摩斯密碼),電報員可以用發報機將信息透過電線傳給對方。 20 世紀初 Mayday 公定為國際求救訊號.

  4. 2019年2月1日 · 聯經出版 2019-02-01.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本書:《 我是留德華海獅的德國奇幻旅程 》】 愛讀書就能被稱為「文青」嗎? 不,那只是一個最基礎的條件。 真正的文青不是由文創產業、大企業來決定的模樣,更不是用高額消費換來的假包裝,就讓曾在德國留學的作者,帶你領悟什麼叫做「真」文青吧! (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 pixnio ,CC Liscened。 文/神奇海獅李博研. 有種生活叫文青. 從前我還沒去德國時,就一直很看不懂台灣的「文青」現象。 在這個現象開始以前,我一直沒去想過自己是不是個文青之類的問題。 但是在我的認知裡,既然都叫文藝青年了,至少是個愛看書的青年吧? 那如果按照這個定義,身為一個小時候會被我媽唸「不要再看書了,偶而也出去玩吧」的人,我應該也算是「文青」吧?

  5. 2019年11月21日 · 2018年,HYUKOH曾受邀來台,於第29屆金曲獎頒獎典禮演出,表演引言人陳珊妮是這樣說的: 我做獨立音樂也製作主流唱片,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像是一個資深的局外人,但這個角色給我很清晰獨特的視野。金曲獎希望我今天來說說關於流行音樂如何走向未來,我想說的是我們必須不斷的重新定義 ...

  6. 2020年3月17日 · 在台灣的威權時代,匪諜、特務、受害者與其家屬,被掩藏於一齣齣的政治謎團。 歷史學家林正慧的工作為檔案研究,用政府機關留存的各式檔案,解開歷史迷局。 她在拼出歷史真相的過程中,常感嘆人生的悲歡離合。 (責任編輯:連柏翰) 林正慧長年投入臺灣客家史、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研究,從檔案中挖出被隱藏的秘密。 相較於學術工作的「鬥智」,走進林正慧的研究室,像踏入一座秘密花園,擺滿她親手栽種的盆栽 ── 點亮「綠手指」,是歷史學者另一項美麗專長。 首圖來源:研之有物攝影 林洵安 。 國家檔案資訊網. 保密局的行動都採祕密模式,特務會交叉使用真名、不同化名,隱藏身分。 資料來源:林正慧、圖片美化:林洵安。 保密局臺灣站聯繫不同單位或特務,會使用不同代號,而且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更換新化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