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故方中用黃連黃芩,泄熱以和陽;乾薑半夏,散濕以和陰;更配人參甘草大棗,以補脾而和中。寒熱並用,調和陰陽,而收消痞降逆之效。本方中加增加甘草量則為甘草瀉湯,加強其鎮靜緩和的功效,以治心煩不安等急迫症狀。

  2. 功效:滋陰潤燥,寧心安神,化痰涎,袪煩熱。. 滋陰潤燥,寧心安神,化痰涎,袪煩熱。. 神經衰弱,思慮過度,咽乾口燥,心神不寧,口舌生瘡,健忘怔忡,失眠盜汗。. 本方可滋水伏火,清氣,補血,養,安神。. 本方兼有滋水、伏火、清氣、補血、補 ...

  3. 十三、清熱瀉火劑. 《二十一大類科學中藥解析》.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篇介紹【清熱瀉火劑】: 瀉火劑-凡能袪熱以保津液、涼血解毒之方劑。. 含白虎湯、化斑湯、竹葉石膏湯,瀉湯、清營湯、黃連解毒湯、普濟消毒湯、養陰清 ...

  4. 痰厥之證,是因脾胃內傷,虛風內作,引起風痰上逆之所致。. 以患者脾胃虛弱,面頰青黃,而出現有眼暗頭旋、目不敢開、惡煩亂、出氣短促、頭痛如裂、身重如山、胸滿嘔逆、四肢厥冷等症狀者為目標。. 一般脈沉弱。. 方中以半夏與天麻為主藥,因半夏能 ...

  5. 辨治: 內服藥則按不同類型施治。 1.痹痛型:用牛蒡子湯、鹿丹湯加減,以宣通氣血、豁痰通絡。症狀緩解後用地黃丸類合大或小活絡丹滋益肝腎、活血通絡以得鞏固。 2肝陽上亢的眩暈型:應予滋水涵木、平肝潛陽,用杞菊地黃湯、天麻勾籐飲加減;以虛損為主宜益肝腎、養精血,可用河車大造丸。

  6. 2009年3月9日 · (3)胃陰虛治宜養胃陰為主常用麥門冬湯合芍藥甘草湯。(4)肝胃不和治宜疏肝和胃常用柴胡疏肝散加減。(5)瘀血阻絡治宜活血化瘀常用血府逐瘀湯加減。(6)中焦濕熱治宜補中溫胃清熱燥濕數法兼施常用半夏瀉心湯。(7)飲食停滯

  7. 衰竭 藥物 瓣膜性心臟病-----丹蔘養湯 材料 作法-----鹹燕麥粥 材料 作法-----文章來源:TVBS 頻道-健康兩點靈 版權所有:聯意製作股份有限公司 c2002-2008 TVBS TV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