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0月2日 ·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今天10/2宣布將在明年6月股東會後退休身為台灣市值最大的企業消息一出有如震撼彈半導體教父之稱的張忠謀這是他在台積電任職期間第二次宣布交棒這一次他信誓旦旦地說

  2. 2023年5月15日 · 最近台積電內部也開始考評年度考績在今天公司內的一個會議上張忠謀聽到十幾位員工對於考績制度的意見錄音,「很多人都說主管打考績不公平或很主觀但卻沒想到考績有塑造我的功能。 」他強調, 考績制度的重點在於培育塑造」,而不是僅看過往的表現張忠謀觀察到在進行考績作業時很少主管願意將下屬的弱點坦白告之。 他說,其實如何告訴下屬他的弱點,對於主管來說也是一種訓練,特別是被選為繼承人選的屬下,更要仔細觀察他的弱點,主管必須有誠意且提供有建設性的建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忠謀認為,每個人的工作表現都是可以改進的,要有勇氣點出他的弱點,不要以「我們文化不興如此」作藉口。 「 一個公司要改掉『不願意檢討別人』的文化,能夠檢討別人的公司才會進步。

  3. 2023年4月19日 · 摘要. 1.張忠謀認為,「責任歸屬是組織倫理中很重要的事情。 決策的責任一定要釐清,副總做出的決定,總經理應當尊重。 2.如果一個人獲提拔擔任主管不是馬上就有權了他要靠下屬的尊重才會開始有權進而授權張忠謀勉勵年輕人要勇於負責權是漸漸而來的3.張忠謀強調領導人最重要的功能是知道方向找出重點想出解決大問題的辦法」。 如果領導人僅是激勵者,就算下屬可以跑很快,也可能只是在原地打轉。 1998年,張忠謀應邀在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開設「經營管理專題」課程,將數十年的經驗轉為給企業人實戰的教材。 那時張忠謀其中一堂課的主題是「責任與領導」。 他在課堂上提到了「當責」的觀念,但台灣社會職場直到2011年起,才普遍認識及關注這個議題,印證了張忠謀管理思維的前瞻與格局。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4月2日 · 華爾街日報訪問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暢談成功學歸結其成功源自於長年在職場累積的經驗知識台積電當時的創新商業模式並非一般年輕創業家所能輕易執行如今看待成功張忠謀形容自己如老兵,「不死但正逐漸凋零」。 比爾蓋茲(Bill Gates)19歲創辦微軟(Microsoft);賈伯斯(Steve Jobs)21歲創辦蘋果(Apple);黃仁勳(Jensen Huang)30歲創辦輝達(NVIDIA)。 這些當今世上知名科技公司的創辦人,都是在年紀尚輕時打造一流企業。 但台積電這間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卻是張忠謀在他55歲時創立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柯恩(Ben Cohen)近期訪問張忠謀,於29日刊文指出,從來沒有人在這樣的歲數創辦出如此重要的企業。

  6. 2021年4月19日 · 1.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曾說過忙著抄筆記會讓人無法專注聆聽因此無法思考2.很多人習慣了埋頭抄筆記寫到手痠筆沒水追求著形式上的學習」,卻不重視實質上是否進步。 3.「勤於做事,懶於思想」的員工,會努力完事,卻不會發現問題。 這類員工比例一旦變高,公司很可能會走向衰弱。 自從舉辦免費講座之後,現場不提供講義,我有個驚訝的發現:大家怎麼這麼愛抄筆記! 第2個發現則是,這些人表情木然﹑不太有反應,有如不思想的抄筆記機器。 這種習慣搬到職場,就會追求形式上的努力,不去做出成果。 再搬到會議室,就成了毫無存在感﹑不具能見度的「與會者」,升遷怎麼可能是他們? 我先實況轉播一下講座進行的現狀,每當我一回頭,經常看到黑壓壓一片,盡是腦袋頂,都在猛抄筆記。

  7. 2022年1月25日 · 管理好書解讀 2022.01.25. 摘要. 1.推動數位轉型必須優先推動數位決策建立決策型組織操之在我的組織管理方式轉化為群體決策。. 2.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指出持續創新要先做到4個重點認清公司知識資產發揮最大功效增加決策 ...

  8. 2019年11月6日 · 11月5日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受邀人才循環大聯盟高峰會上發表演說主辦單位之一的美國在台協會請張忠謀說說自己」,因此張忠謀分享了他個人在美國36年以及治理台積電的經驗提出對人才訓練培養的心得呼應活動主題張忠謀認為自己就是人才循環最大受益者他也在創辦台積電後推動人才循環。 台積電目前有20名副總以上的高階主管,一半在台灣念完大學,赴美讀研究所、工作後回台,再從工程師基層做起,一步一步往上升。 從美國回台灣接任工研院長,到創辦世界第一的晶圓代工廠,張忠謀強調,他帶回來的不是技術,而是世界觀。 「世界觀」就是台積電最重要的資產,台積電的知識、技術,都是隨著世界觀在前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