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日 ·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表示,「第二階段審查資料上傳系統」於5月2 日上午9時開放,通過第一階段篩選之考生,除大學校系另有規定外,須於校系規定繳交截止日前,將審查資料以網路上傳(勾選)方式,上傳至甄選委員會。

  2. 2024年3月28日 · 測試系統網址為: https://www.cac.edu.tw/,進入後選擇「申請入學」網頁,再點選「審查資料上傳」項下之「第二階段審查資料上傳系統(測試版)」,即可進行審查資料上傳測試作業。 (四)甄選委員會另提醒,高三應屆畢業考生於測試系統內,如檢視學習歷程中央資料庫第一至第四學期之學習歷程資料 (含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有疑義,務必於4/18中午12時前之每日上班時間向就讀的高中學校反映,以維護自身甄試權益。 110 學年度以後畢業之考生,如檢視第一至第六學期之學習歷程資料有疑義,應於審查資料上傳測試期間且於畢業高中所定時間內向畢業高中提出申請。 測試期間考生如遇有任何操作上的問題,可於每日上午8時至下午5時(例假日除外),逕洽甄選委員會服務專線:(05)272-1799。

  3. 招聯會指出,若是個案考生因疫情影響而無法參加甄試,常委會決議,考生若是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個案、自主健康管理就醫採檢尚未接獲檢驗結果個案,以及確診病例,或因為疫情不可抗拒情形滯留境外,經招聯會審核同意殼可適用應變方案。 若是單一學校(或學系)因疫情影響而停班停課,因為而無法辦理甄試,招聯會表示,大學校系應先啟用備援試場,正常舉行甄試,若校系無備援試場,除醫、牙、中醫校系外,一般校系可啟用調整配分比例的應變方案,甄試應變方案改以學測加書審進行,取消面試筆試實作,並調整占分比例,將原先採用面試筆試實作的分數均分給「學測+書審」。 根據招聯會統計,1623個校系本來是「學測加書審加面試、筆試、實作」,應變方案則是改為「學測加書審」並調整配分,另原有34個校系沒有「書審」,應變方案則增加「書審」。

  4. 因應肺炎疫情 大學個人申請二階甄試將啟動應變措施. 今年大學個人申請將於 3 月 23 日、24 日受理報名,3 月 31 日甄選委員會將公告篩選結果,通 過第一階段篩選的考生, 4 月 15 日至 5 月 3 日期間參與大學校系自辦的二階甄試。 為因應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防疫期間需嚴防群聚感染,為避免學生因為隔離、滯留境外 無法參加甄試,或大學校系受疫情影響停班停課不能辦理甄試,大學招聯會 3 月 5 日召開第 8 屆常務委員會第 8 次會議討論應變之道。 大學招聯會徵求各會員學校的意見,分別針對大學校系停班停課、學生個人因素無法參加甄試的兩種狀況進行討論。

  5. 近期對高三的同學來說,可以說是最緊張的時刻,因為通過第一階段篩選後,將迎戰第二階段的口試或面試,有些特殊校系甚至有1.5階段篩選機制,更是一大考驗,究竟要怎麼準備第二階段的資料,以及面試重點又有哪些呢?

  6. 一、不需製作封面,限800字+3張圖. 二、列出與科系關連度最高、或最亮眼之個人多元表現,並簡要介紹該項目和個人成果. 三、綜合論述這些多元表現項目對個人之影響、帶來的能力成長及與科系之連結. 內容排版. 所謂的排版就是由搭配不同的字型、粗細、顏色及符號來表明標題、內文及重點,而排版的好壞會影響閱讀的流暢度。 建議標題、內文及重點的字體大小如下:

  7. 為協助學生準備備審資料,招聯會日前對外公布「大學針對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審查參考原則」,教育部建議考生可掌握「三重二不」原則,解密大學審查重點,讓準備備審資料更能省時省力,事半功倍。 所謂「三重二不」,三重就是「重視學生基本素養所展現的核心能力;重視學生在校內的學習活動;重視資料真實性及學生自主準備」,兩不則是「不是學系所列的所有項次都要具備,大學重視多面向的參採;不是以量取勝,大學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反思」。 教育部指出,「三重二不」是彙整了各大學多年審查共識,希望讓每一屆考生及正在累積學習歷程檔案的高中生,都能能有明確的準備方向,順利讓大學看到學生的特質與優勢能力,如願錄取理想大學校系,成就每一位孩子。 教育部也舉例說,大學對學生備審資料是採綜合性評量,重視的是學生「從中學到甚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