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日 · 日本西北海岸能登半島周一 (1 日) 下午發生芮氏規模 7.6 強烈地震隨後發生 50 多次餘震,毀壞房屋和道路,並引發大規模海嘯警報。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下午 4 點 10 分左右日本石川縣志賀町發生震度 7 (日本標準) 的地震震源位於該縣輪島市東北偏東 30 公里附近震源深度極淺。 據推測地震規模為芮氏 7.6 ,北海道到九州大範圍地區觀測到搖晃。 氣象廳向該縣能登地區發布了大海嘯警報,石川縣的輪島港觀測到高 1.2 公尺以上的海嘯。 官房長官林芳正表示,發生 6 起人員被倒塌的房屋等壓在下面的情況。 石川縣輪島市發生大規模火災,還有多個地區發生房屋倒塌。 新潟、富山、福井各縣有人負傷。 林芳正補充說,政府已向該地區部署了自衛隊,緊急服務部門接到了大量電話。

  2. 2010年6月14日 · 日本經常發生地震,上一次嚴重地震是在2004年十月,日本北部的新潟縣發生規模6.8地震,造成65人死亡,三千多人受傷。 更早前,在1995年的阪神大 ...

  3. 2012年12月7日 · 這一次的日本地震規模7.3相當於釋放46顆原子彈的能量國內中研院專家分析地震規模愈來愈大很可能跟氣候暖化有關! 日本311大地震的夢靨事隔一年九個月之後又出現規模7.3的地震這麼短的時間這樣的能量釋放正常嗎 比對一下去年311規模8.9的地震震央在宮城縣仙台市以東的70公里海域深度24.4公里海嘯警報40.5公尺這相當於一萬六千顆的原子彈

  4. 2017年12月20日 · 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週二 (19 日) 警告,未來 30 年內在北海道東岸對開太平洋海域發生強度芮氏規模 8.8 以上超強地震的機會已達到 40% 。 一旦發生「超巨大地震」,恐引發大海嘯,導致日本大片內陸地區遭水淹沒。 綜合星島日報、中新網報導,地震調查委員會在長期評估報告中指出,北海道東部近海約 400 年前,發生過被認為每隔 340 至 380 年發生一次芮氏規模 8.8 以上的「超巨大地震」。 但現在距離上次超強地震發生已過去 400 多年,這使得未來幾年內發生巨大地震的風險增加。 北海道大學的研究推算當時的海嘯超過海拔 20 公尺,從沿岸起 4 公里的內陸地區均遭水淹。 報告指出,該區發生另一次大地震的風險正在逼近,可能性高。

  5. 2017年4月26日 · 氣象小知識地震規模與震度的差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4-26 08:11. 台灣位於地震帶發生地震是常有的事究竟地震規模與震度有甚麼差別簡單來說地震規模一般以芮氏規模表示指的是震源所釋放的能量因此一個地震只會有一個芮氏規模不會因為距離震央距離而有所不同地震規模 0 至 4.9 稱為小規模地震,5.0 至 6.9 為中規模地震,7.0 以上視為大規模地震。 震度是指地震時地表面上的人感受到的震度,離震央越近震度越強,中央氣象局將震度分為 0 至 7 級,數值越大表示震度越強,一般來說 2 級以下屬於輕震,感受較不明顯,4 級以上就屬於中強震,房屋可能出現搖晃,燈具會有明顯擺動,7 級的話就達劇震,劇烈搖晃會導致人車無法行動,甚至會出現建築物受損或倒塌的情形發生。

  6.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4-04-03 12:37. 上市櫃公司受突發大地震影響情況最新整理。 (圖:shutterstock) 花蓮今 (3) 日上午 758 發生規模 7.2 強震其後接連發生餘震全台受到震動除雙北震度在五弱外全台各縣市震度都在四級以上整理目前上市櫃廠商受到大地震影響及應變情形如下並將持續更新。 台積電 ( 2330-TW) 出於安全考量,各地建廠工地今日停工。 聯電 ( 2303-TW ),竹科及南科人員依作業標準進行疏散,人員均安、廠務設施正常、機台部分停機、工程同仁正努力盤點與復機中。 華邦電 ( 2344-TW) 表示,公司依照內部程序,地震規模若達疏散標準,皆於第一時間進行疏散作業,並未造成人員受傷。

  7. 2024年4月23日 · 鉅亨網記者魏志豪 台北 2024-04-23 09:28. 台積電示意圖。 (鉅亨網資料照) 花蓮今 (23) 日凌晨發生多起芮氏規模 5 6 的地震,台積電 ( 2330-TW ) ( TSM-US) 表示地震規模均未達外部疏散標準按照內部程序少部分廠區無塵室人員第一時間進行預防性疏散以確保人員安全目前皆已回線廠務及工安系統等皆正常人員均安目前預期不對營運造成影響。 中央氣象署指出,花蓮 4 月 3 日主震後,期間餘震已發生逾 900 起,須持續透過餘震釋放能量,過去餘震主要分布在相對北部區域,應力調整過後,也逐步移往內陸,也就是較少發生或未發生地震的區域,預期短期仍會有芮氏規模 5 左右的地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