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4日 · 《朝日新聞》報導,共軍聲稱這次演習是對台灣的「懲罰」。從政治面來看,在未來4年總統執政期間,中國很可能會拒絕與台灣接觸及展開對話。透過施以軍事威脅,中國要向台灣展示無望與中國恢復經濟關係,藉此動搖政權,並製造台灣社會不安。

  2. 2023年4月4日 · 印太. 台灣人常嚴拒生命園區蓋在家旁邊,為何泰國人都不避諱骨灰擺在社區佛塔? 圖為2023年2月11日,在清邁舉行的一場皇室成員喪禮,棺柩正被抬往松德寺。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洪銘謙.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博士,現職為: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台灣泰國交流協會理事,以在台灣推動成立東南亞學院及泰國語文學系為目標,希望以台籍教師的視角,帶領讀者深度認識泰國。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在台灣,無論是火葬的處理地點或安放骨灰的地點,基本上社會大眾多不樂見設在住家附近。 反觀泰國,儘管當地沒有生命園區的說法,但社區的寺廟基本上就具備著祭祀、火葬塔、靈骨塔及學校的多種功能,因此還曾有中國遊客在火葬塔拍婚紗照而上泰國新聞。

  3. 2023年3月11日 · 原始影片是2013年李顯龍接受記者訪問時評論亞洲四小龍的發展如何分道揚鑣內容確實點到台灣年輕人的痛但是我認為另外一部同樣是由新加坡總理辦公室發布的影片——由李顯龍在2022國慶演說談及地緣政治更值得台灣人民去觀看。 最新發展: 亞洲各國關切台海局勢看似一件好事,背後其實隱含潛在風險 1年前. Tags: 新加坡. 東南亞. 烏克蘭. 地緣政治. 李顯龍. 美國. 中國. 印太戰略. 聽完李顯龍2022年的國慶演說,我悟到身為地緣政治主角之一的台灣人,對於地緣政治的危機意識實在太低。 政府沒有自己的一套印太戰略政策,國民對於印太一詞也過於陌生。 新加坡所面臨的歷史與地理因素,相對台海局勢輕緩許多,卻能擁有高度危機意識,我認為是台灣人值得反思的議題。

  4. 2024年5月21日 · 報導指出賴總統於演說中表示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願意改善與中國的往來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開始演說同時並呼籲中國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一起致力維持台海和區域和平穩定。. 最後,《華爾街日報提到賴 ...

  5. 2024年5月20日 · 專家認為賴先生保留了顧立雄和吳釗燮在外交國安角色上的職位這是奠基在他們多年的外交經驗這既展示了賴清德對他們過往工作的信心也表明這幾年台灣外交政策上的連續性:「三角外交兩岸關係冷淡但台灣與美國的關係相當友好

  6. 2019年5月5日 · 六字大明咒. 任何人都可以建構任何所謂的科學理論,可是要讓大家投入和相信,請用嚴謹的邏輯和證據來說服我們!

  7. 2019年3月16日 · 中央社第12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今15日揭曉獲得傑出獎的台灣大學數學系特聘教授李瑩英從小在布店幫忙母親算帳展露天賦如今已是幾何分析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由台灣萊雅吳健雄學術基金會合辦分成傑出獎和新秀獎。 今年遴選範圍從原本的「物質科學」擴展至涵蓋「數學」「資訊科學」,共3個領域。 最新發展: 女力與努力:耕耘12年,就是要讓女性諾貝爾獎科學家來自台灣. 首位獲頒「數學諾貝爾獎」的女性:就算不是完人,也能有所成就. Tags: 李瑩英.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女科學家. 數學. 女生. 任昊佳. 性別歧視. 研究. 科學研究. 女性. 周苡嘉. 女性追求科學研究,必須突破很多困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