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人稱「小美姊」的任治美也分享:「品質好的野蓮莖較粗,比較有彈性、韌性,不容易扯斷。」總是笑臉迎人、活力滿滿的她,經營管理總面積近十甲的野蓮池,所產的野蓮除了與美濃區農會合作,也供應Costco、全聯以及全臺各大市場,生產品質馳名。

  2. 2018年「出去玩協會」承接台電能高越嶺道的調查出版計劃,協會來電問我有沒有興趣擔任助理協作,與記者、攝影師一同上山進行調查工作。收到這樣的訊息讓我一陣驚喜,終於有機會探訪期待許久的地方。

  3. 吳佳玲和先生黃京國在深溝三官宮前拍攝婚紗照,兩人婚後原想持續在深溝種稻,但生養小孩後感到力不從心,才改以委託契作的模式經營。 (圖片來源/吳佳玲提供) 務農不是「欠栽培」,而是更需「栽培」 近年國人食米量每年約45公斤左右且有下探之勢;110年僅剩43公斤,相對麵粉消費量卻突破每年38公斤。 吳佳玲認為,這與國人煮食習慣養成不足有關,一般人光是「在家煮飯」就是很高的門檻,養育小孩對飲食營養的顧慮也往往形成壓力;此外,外食餐飲、市面相對便利速食的大量麵製品,也都對「吃米飯」構成競爭;雖然COVID-19疫情初期賣米很順利,「都上網訂購在家自煮,但這不會成為常態。 如她所言,隨著外送平臺成熟、店家紛紛投入外賣,米食並未在這段期間吃到太多「疫情紅利」。

  4. 其他人也問了

  5. 看見臺灣農村長期存在的隱憂,行政院農委會自民國97年起即擬定農村再生條例,並於99年公告施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談起過往,「因應十年前的現況,農村再生條例當時期許能透過創新思維,廣邀在地居民共同參與,從農業的角度出發、促進農村活化,在生產 ...

  6. 森林與太空包的奇遇 從一朵香菇見證國產材新價值:永在林業的林業創新練習曲. 永在林業副總經理林家鼎看見了菇業的危機,卻也看見了林業的轉機,提出了不同於傳統林 業的經營模式——太空包。. 文/佳芳 攝影/梁偉樂. 林家鼎始終認為,森林的核心 ...

  7. 蔡易新是農生種子行第三代經營人,獲1987年十大傑出農家(神農獎前身)、曾是長期領導溪湖蔬菜產銷班第12班的班長。 廖麗華表示,當時12班是全臺灣第一家做生鮮處理、供貨給超市通路的, 總統特別來參觀;蔡易新先生和12班佳績也曾登上1994年的《豐年》雜誌44卷第18期封面報導。 因溪湖蔬菜產銷班第12班率先投入臺灣的生鮮蔬果供應,前總統登輝曾來訪視,並和班長蔡易新合影。 蔡易新先生(右)曾登上《豐年》雜誌封面。 引進良種風靡農民 「還沒開門就有人在排隊」

  8. 凌聚農業專注智慧軟體的研發,幫助臺灣農業升級。 撰文/梁鴻彬 攝影/吳尚鴻. 「農產品的產銷儲運唯有導入科技及數據的管理,才能解決農業現場的痛點! 」凌聚農業的總經理林靖祐表示,17年來持續投入深耕智慧農業的科技軟體開發,目的是為了實現農產品的流通與全程溯源。 位在嘉義新港的「儂鑫有限公司」(祥好農場)每天要出貨兩萬包蔬菜,場長葉永霖以親身經歷表示,引入「凌聚農業」的「農業ERP」及「農易配」智能派車系統,不但能掌握從種植、採收、倉儲、配送、銷售及財務等流程和數據,掌握一條龍的農產品產銷過程,更重要的是經由雲端資訊流的控管,解決農業現場的痛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