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十三、清熱瀉火劑. 《二十一大類科學中藥解析》.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篇介紹【清熱瀉火劑】: 瀉火劑-凡能袪熱以保津液、涼血解毒之方劑。. 含白虎湯、化斑湯、竹葉石膏湯,瀉心湯、清營湯、黃連解毒湯、普濟消毒湯、養陰清 ...

  2. 功效 :發汗,散風,勝濕,上通腦頂,下行足膝,外達皮膚。 主治 : 風寒頭痛,目暗,鼻淵,齒痛,濕痺,四肢拘攣,瘡疥瘰。 參考連結: 【蒼耳】-衛生署中醫藥資訊網 <另外跳出視窗> Dr. Yang小語: 七情之傷,雖分五臟,而必歸本于心。 出處:(清﹒費伯雄《醫醇 義﹒勞傷》)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的過度或不及,可導致人體的陰陽失調,氣血不和,經絡、臟腑功能紊亂而發病。 七情之傷有五臟之分: “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 但對待五臟五志之說,不可過于拘泥,應根據臨床具體情況而定。 情志雖系于五臟,然而,“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為精神之所舍”,故七情之傷必歸本于心。 《靈樞﹒問》說:“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3. 2.【銀耳蓮子茶】滋陰潤肺、肺虛久咳. 材 料:白木耳15公克、乾蓮子30公克、乾百合30公克、紅棗6枚、冰糖3公克、水1500 ml。. 作 法:. (1)白木耳、乾蓮子用水泡軟洗淨;乾百合用溫水泡軟。. (2)白木耳入鍋中,加1500 ml水煮,水滾後轉小火煮30分鐘,加入 ...

  4. 2009年3月9日 · 本文包含下列主題:1.過敏性鼻炎(鼻鼽) 2.鼻竇炎(鼻淵) 3.慢性鼻病(鼻窒) 4.慢性咽喉炎 5.耳鳴耳聾 6.中耳炎(聤耳) 7.失音(聲音嘶啞). Dr.Yang常用臨床參考方劑. (11)耳鼻喉科疾病中醫療法. 1.過敏性鼻炎(鼻鼽). 2.鼻竇炎(鼻淵). 3.慢性鼻病(鼻窒 ...

  5. 目前尚無相關資料. (7)備註:. 本方為小柴胡湯與五苓散之合力。. 用於小柴胡湯證 (往來寒熱或身熱、苦、舌生自苔、胸協苦滿、食慾不振)與五苓散證 (口渴、尿利減少)兼併而有口渴、尿不利、浮腫、瀉痢等症狀者適宜;又暑期之疫病方可應用本力。. 方中柴胡 ...

  6.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口臭只是一種症狀,不是一種病,卻可能顯示口腔疾病,鼻咽部發炎,肝膽腸胃病,腎臟有病變等,身體出現了問題。 中醫認為單純口臭主要是胃熱、肝熱、肺熱引起。 由於飲食不節制及進食過多油膩食物引致消化不良、腸胃不適,因而散發口臭。 口腔疾病導致口臭. 口臭令人生厭,必須要正視。 口臭嚴格來說不是一種病,只是一種症狀,顯示口腔、鼻咽部或身體整體出現了問題。 最常引致口臭的原因,是口腔疾病,如牙周病、齲齒、口腔潰瘍、蛀牙等,令牙縫裏的食物殘屑腐爛,受細菌感染,因而發出難聞氣味。 醫治方法惟有向牙醫求助。 呼吸道和消化系統疾病導致口臭. 鼻咽部和鼻腔內如有炎症,如鼻竇炎,或有膿性分泌物流出時,也會引起口臭。

  7. 功效:清心火、益氣養陰。. 清心火、益氣養陰。. 上盛下虛、心火上炎、苦咽乾、膀胱濕熱、遺精淋濁。. 本方以心神過勞,或酒色過度,招致上焦的心熱炎盛,下焦的 腎之機能衰退,造成上下失調,上盛下虛的狀態,並主要兼有 慢性泌尿器疾患,而體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