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2月5日 · 武漢肺炎事件期間,金銀潭醫院是專門收治武漢肺炎患者的重點醫院。 而Lancet在1/29日發表了金銀潭醫院99例的武漢肺炎病例報告, 而值得注意的是99例中有11例死亡,死亡率為11%!

    • 武漢肺炎1
    • 武漢肺炎2
    • 武漢肺炎3
    • 武漢肺炎4
    • 武漢肺炎5
  2. 2020年2月10日 · 國內昨新增第18例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個案,是第一個無症狀就確診的個案。 曾參與SARS防疫的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說,從各國及我國確診病例研判,幾乎已經可以確定病人在症狀很早期、甚至沒有症狀的時候,就已經具備傳染力,隔離策略 ...

  3. 2020年1月29日 · 醫:判斷是否染武漢肺炎關鍵是這點. 華裔醫師伍建林與張漢於27日在美國布碌崙 (布魯克林)就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 武漢肺炎 )作出詳解,他們強調民眾若出現 咳嗽 、發燒等症狀先不要恐慌,先看有無病毒接觸史,大部分人只不過是感染了 流感 ...

  4. 2020年1月9日 · 武漢不明肺炎有新進展。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上午舉行記者會表示接獲陸方通知,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 疾管署表示,可感...

    • 聽說1”最新研究曝光!武漢肺炎死亡率15%!”
    • ”哈佛流行病專家說武漢肺炎的r0=3.8,是熱核武級別瘟疫。”
    • 聽說3”一個人被感染後,會傳染給身邊的14個人。”
    • 聽說4”因為是sars的進化病毒,武漢肺炎已由who定名為sari”
    • 聽說5”武漢肺炎比sars更強,潛伏期更長!”
    • 聽說6”與sars不同,武漢肺炎潛伏期就有傳染性!”
    • 聽說7”有患者從感染到發病到死亡,體溫都正常⋯⋯所以量體溫查不出來!”
    • 聽說8”別以為戰勝過一次sars就不用怕,當年sars消失不是因為被消滅或治癒,主要是氣温因素。”
    • 聽說9”武漢肺炎跟sars一樣,都來自蝙蝠!”
    • 聽說10”病毒除了從動物傳人、也會動物傳動物,家裡有寵物的小心!”

    這個說法主要來自國內醫師熱心摘錄了Lancet 2020年1月24日發表的研究,並幫大家畫了這個重點:「驚人發現,41例個案中居然有6例死亡,死亡率高達15%」。 不過在1月2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中,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張上淳已提醒大家這樣的詮釋易造成誤解,因為 Lancet 的這份研究對象是針對疫情初期確診的41個「中度以上患者(皆已有肺炎)」,與臨床上仍有許多「不一定有肺炎的輕症患者」顯有不同(例如:台灣確診的前三例個案僅有一例明確有肺炎),故,不應以這41個案例來代表所有感染2019-nCoV的患者。 ●延伸閱讀:首批研究出爐!關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我們目前知道什麼事? 那,到底2019-nCoV實際的致死率是多少呢?在有比較大規模的監測數據後,致死率大約是維持在3%。...

    這個說法來自2020年1月25日哈佛大學公衛學院Dr. Eric Feigl-Ding的twitter貼文,他引用Lancaster大學Jonathan Read等人1月24日發布的研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的基本傳染數(R0, 一個病人在易感染人群中平均能再感染人數)是3.8,並與流感1.28、H1N1 1.48、1918年西班牙流感1.8相比,2019-nCoV的R0是「thermonuclear pandemic level(熱核武器級的流行)」。 這位哈佛專家引用的研究確實存在,但需留意該研究尚未通過同儕審查,必須對該研究論述持保留態度,且R0值的估算受資料品質、數學模型選用影響很大,隨疫情進展R0也是會變動的。 依據美國CDC2019年11月出版的Emerging Infectious ...

    這個說法來自網傳武漢醫療人員瑾惠(音)給家人的影片,我們無法驗證影片主角的背景,但如上所提目前各種R0估算版本中,最高的是3.8,這位瑾惠得到的「1人傳染14人」資訊可能高估。 然而,在特定條件下,仍有可能出現導致大量感染的「超級傳播者(super-spreaders)」個案,例如香港SARS疫情期間,至少出現兩起超級傳播者案例,其一為患者利用霧化器給藥治療肺炎時,因為醫院內通風系統老舊與人滿為患而導致院內138人感染;另一例則是在社區住宅中,因排水系統異常,使帶有病原體的汙水產生氣溶膠傳播至其他住戶,最終導致329人被感染。 因此,與其擔憂患者或病毒的傳染力,更應該在疫情擴大前,確保醫護環境與汙水處理,並未過於老舊或異常。

    如果搜尋WHO的相關文件,還真的會發現「SARI」(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這個名詞,例如這份《WHO surveillance case definitions for ILI and SARI》…… 但,等等,這份文件出產年份居然是2014年,難不成六年前就預知會有這波疫情預先命好名!? 當然不是啦,SARI其實是指「需要住院的肺炎」,可能由多種病原引起,而不是特定指本次疫情的主角新型冠狀病毒,疾管署也有發新聞稿澄清了哦!

    傳染途徑、病毒接受劑量、個案免疫狀況都有可能影響潛伏期長短,一般來說SARS的潛伏期是2-7天,最長可達10天以上。(實際上SARS期間各國回報的潛伏期最小/大值、中位數都略有不同,有興趣了解細節可看這份WHO文件的Table 1。) 那2019-nCoV的潛伏期有比較長嗎?其實差不多。依據2020年1月27日WHO的疫情報告P6,目前估算為2-10天;但因疫情進展中,WHO也強調這個數字會依新的數字追蹤調整。

    SARS病患多數情況下的確要到潛伏期結束、有發燒或咳嗽等症狀了才會傳染給他人。 那感染2019-nCoV的病患呢?早在潛伏期就有傳染性嗎?答案是:目前「尚無」官方研究或報告可證實。目前僅有的依據,是來自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20年1月26日記者會逐字稿的一句話,該會主任馬曉偉提到:「從觀察情況看潛伏期也具有傳染性」。須待更多研究報告資料公布,才能更確切地了解。

    很難得,這是正確的。 依據2020年1月24日發表在Lancet的這篇研究,其調查的患者中有發燒(溫度>37.3度)的比例佔98%,已確診但未發燒者確實存在;同天發布在Lancet的另篇研究也證實有「無症狀」但確診已感染2019-nCoV的患者。 也正因為只量體溫會有漏網之魚,因此疾管署有持續調整通報定義(臨床條件(一)中發燒原本是必要條件,現已放寬),且通報定義除了臨床條件,也包含檢驗條件、流行病學條件等。

    SARS至今的確「沒有」已證實療效的特效藥物或疫苗,臨床上多採支持性療法(給予氧氣、保守的靜脈輸液等)協助病人痊癒。 至於氣溫因素,回顧SARS疫情,主要發生在北半球,首例個案出現在2002年11月、最後一例在2003年7月,似乎氣溫由寒至暖、整體疫情逐漸趨緩;2006年的這篇研究指出SARS每日發生數在「氣溫低時」比「氣溫高時」多18.18倍,但細究其原因,除了氣溫有影響外,也與流行日變長較多人具 SARS 抗體;醫院內重症患者比例;以及醫院內疾病管制措施成效有關。 ●延伸閱讀:17年前的歷史瘟疫:當年 SARS 疫情爆發時,發生了什麼事? 此外,疫情控制也絕對與世界各國有無進行適當感控措施有關,若想了解WHO官方對SARS疫情終止的詮釋,可參考WPRO出版的《SARS : how a g...

    again,作為新病毒,我們對2019-nCoV的最初動物宿主還沒有實證資料可確認;而SARS病毒的最初動物宿主,在疫情發生十數個年頭後的2018年,的確已藉由在Nature發表的這份研究證實來自蹄鼻蝙蝠(horseshoe bats,又稱菊頭蝠)。由於目前初始多起病例與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高度相關,因此有研究建議應管制野生肉品食用與貿易,對於個人也應避免接觸野生動物、禽鳥。

    目前普遍認為2019-nCoV與SARS病毒類似,是由最初動物宿主傳給中間動物宿主,再傳給人類,再進入人傳人階段。 雖然尚未證實最初/中間動物宿主為何,但針對貓狗等寵物的患病風險,2020年1月28日WHO已公開說明,目前無任何證據顯示有寵物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若有擔心,與寵物接觸後用肥皂洗手是多種傳染病通用的預防方式。

  5. 2020年1月29日 · 解釋如下: 1. 傳染力不算太高:跟 流感病毒 類似,再低一點點。 網路上大家可能聽過一個詞叫做R0值,這個R0值意思是一個人感染到某種病毒之後,可以傳染給身邊多少個人的意思。 R0值越大,病毒散佈越快越廣,R0值小於1,表示這個病毒最後會自己消失,很難變成全球性疾病。 但是要特別注意,R0值的解讀有非常多的but,也就是說這個數值有很多但書,是浮動的,而非固定的一個數字。...

  6. 2020年1月31日 · 武漢肺炎疫情升溫,民眾紛紛戴上口罩防疫。 本報資料照片. 近幾週來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已超過十個國家有病例報告,死亡人數超過百人,引起全球關注與警戒。 中國下令封閉湖北省多個城市、美日等國預備包機撤僑,台灣確診案例逐漸增加、民眾開始排隊購買口罩消毒藥水。 令人不禁回想起2003年台灣發生 SARS 疫情時的種種歷程與社會現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