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14日 · 醫院耳鼻喉科兼任主治醫師林岱樓解釋,恐音症是一種對聲音過度反應的疾病,又可稱為選擇性聲音敏感綜合症,病人會極度厭惡某些特定的聲音,例如咀嚼、打呼聲、按壓筆蓋等等,當周遭出現這些聲音時,病人可能會產生激烈的反應,甚至導致心跳加速、狂冒汗,嚴重時甚至出手攻擊發出聲音的人,「患有恐音症的人通常會對這些聲音產生憤怒、刺激或焦慮,這會嚴重干擾他們的日常活動和人際關係。 而聽覺過敏是對日常聲音的敏感度增加的情況。 患有聽覺過敏症的人,可能會對大多數人覺得普通的聲響,例如流水、鳥鳴聲或空調的嗡嗡以及一些摩擦的聲響,產生身體不適或疼痛感,症狀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嚴重仍可能影響日常生活。

  2. 2015年7月1日 · 瀏覽數 1,689,158. 耳鳴是救命的警鈴!. 九成能治好. 30多歲、活潑開朗的電腦工程師Allan出現耳鳴已經8個月,他到處尋醫找不著原因,吃藥、打針效果不大,有時反而耳鳴得更大聲。. 他試過放鬆去旅行,果真耳鳴狀況好轉許多,但回來工作後又故態復萌。. 揮之 ...

  3. 2019年1月22日 · 其實很多人都有恐症,只是程度強弱的差別,特別嚴重的人,一聽到某些噪音就完全無法專心,甚至到了需要接受認知行為治療的地步。 「恐症」直到2001年才有了正式的名字,不過還是很多人懷疑,「真的有這種症狀」嗎? 去年 (2017年),《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顯示,具有這種症狀的人,腦袋的額葉與其他人有所不同,當出現噪音時,就會產生激烈反應,甚至導致心跳加速、汗水直流。 新堡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認知神經科學教授格里菲斯(Tim Griffiths)說:「我希望這個研究報告能讓受『恐症』所擾的人安心一些。 一開始,我也懷疑為什麼有些人要對特定聲音那麼激動,但後來我在臨床上看到很多類似的例子,他們的狀況是如此類似。

  4. 2014年5月28日 · 耳咽管是一條連接中耳腔及鼻腔最深處的一個管狀通道,其作用即是在平常調節中耳腔壓力的平衡,一旦管狀通道上任一處(例如在鼻咽部)被腫瘤壓迫就會產生內外壓力無法平衡的耳部悶塞感,而鼻咽癌的好發位置因身處在鼻腔的最深處,所以早期發現實屬不易,耳部的症狀往往就是疾病最早的表徵,若一開始時掉以輕心,等到再合併有其他症狀時可能就已經是疾病的晚期了。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該如何看待耳朵有悶脹感?

  5. 2019年7月4日 · 第1步:聆聽周遭聲音靜心。 不管走到哪裡,噪音如影隨形,到機械、工廠、車水馬龍,小至家中各種電子產品運轉,與其反感地阻擋噪音,不如與之和平共處,靜下心聆聽周遭所有聲音,聽見的聲音愈來愈多,心愈安靜。 這些聲音可能從來都沒留意過,聆聽聲音有助活在當下,集中注意力、專心與覺察。 第2步:戶外靜心,聆聽大自然好聲音。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提升聆聽能力使人雀躍,開啟聽覺好奇心,主動接近美好的聲音環境,大自然是最佳選擇。 也許在自家花園,也許走入山林、沿著河岸,見花、草、山、水、象徵天地萬物欣欣向榮;在這樣環境中打開聽覺,聽見流水、風吹、花草絮語、蟲鳴鳥叫。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聆聽過程不加評斷、不為聲音貼上標籤,只要注意它們就好。

  6. 2023年8月24日 · 藥師教你「聽音辨色」 4種情況快就醫. 咳嗽與發燒一樣,是人體自我保護機制之一,自主地咳嗽可將呼吸道不必要的分泌物、黏液以及不慎吸入的異物排出。. 偶爾咳個兩是正常的反應,但若咳嗽不止,甚至發生在夜間睡眠時就很惱人了。. 一般來說,當 ...

  7. 2016年4月22日 · 頸部淋巴腫大,腫塊通常不痛,且持續變 鼻水、痰中帶血絲,反覆流鼻血 單側耳塞、耳鳴、覺得耳內有流水或聽力減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