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問:2017 年豐年社進行全國高職農校學生從農意願調查,發現 62.3%學生不排斥從農,可是以農林漁牧業作為第一志願才 23.9%,中間落差快 4 成。 請教次長您如何看這個結果? 未來教育部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可以怎麼合作,提高學生投入農業的人數? 林:很高興看到豐年社調查結果有 62.3 %學生未來有意願要從農,但只有 23.9% 學生以農林漁牧業作為第一志願,中間大概 4 成的落差顯示,學生在校時可能對農業有憧憬,但是對農業工作環境、待遇可能停留在傳統觀念。 另一方面,學生可能還不熟悉農業,所以也比較怯於進入農場或農企業等相關單位實習,所以怎麼樣在學校裡增強學生對於農業及農企業相關單位的了解,增強學生對這部分的信心,我想這是在教育制度上可以再做設計的。

  2. 農傳媒. 20180305. 文/ 林慧貞 攝影/ 謝佩穎. 國內務農人口老化,亟需補充新血,財團法人豐年社南部辦公室去年 9月完成「首次全國高職農校學生從農意願調查」,發現 62.3%學生願意務農,卻只有23.9% 學生 以農林漁牧業作為工作第一志願,對此結果,技職教育最高主管機關教育部十分關注,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特地在2月底接受豐年社專訪,暢談教育部正在執行或規劃的產學攜手計畫、農二代優先入學等多項農業教育方案。 豐年社去年結合高雄、屏東高職農校與農場等單位,組成高職農校策略聯盟, 今年寒假開出50個實習名額,吸引超過130位學生報名 ,林騰蛟以 「眼睛為之一亮」 形容媒合成果, 他認為,教育單位對農業不是那麼熟悉,若有適當的平台當媒人,可以幫助農校生了解農業,增加未來工作意願。

  3.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農校生有意願務農包含到農企業工作者達62.3%但未來最想工作的產業卻以服務業32.3%居首之後為農林漁牧業23.9%)、公教單位19.3%)、科技業13.9%)、製造業7.3%)、及其他產業3.3%)。

  4. 獎勵高中生從農方案政策美意雖然受到學生與教師肯定但也有教師反映希望取消全班成績排名前50%才能申請的規定讓更多有興趣的學生參與同時方案內容除了農場實習以外是否也可納入農產加工農業行銷等面向讓學生更有機會接觸農業的多功能

  5. 新社高級中學園藝科科主任何美慶則分享:「現在的孩子很缺乏生活經驗幾乎沒看過番茄長在哪裡上基礎園藝時講到番茄花授粉臺下都用困惑的眼神看我。 」但去過農場實習的學生馬上就能結合實作課程透過業界專業教師現場分享也能更具體衡量自己的興趣對未來發展方向有更清晰的藍圖農場經營科科主任廖恩羽則說:「現代農民除了生產也要會銷售。 」新社高級中學期待透過實習計畫,讓在地學生或農家子弟有機會看到新型態農業經營模式,學習前輩經驗,進而留在農產業。 農企業者與學校互惠合作,提供實習場地也補足人力需求.

  6. 以農立縣的雲林縣,縣內雲林科技大學、虎尾科技大學、環球科技大學大學皆未設立農業相關科系,2018年教育部核定虎尾科技大學增設農業科技系,結合北港、西螺、虎尾高級農工職業學校,與業界專業教師開辦「農業科技系產學攜手專班」,預定2019 ...

  7. 20180915. 文/陳美惠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 攝影/謝佩穎. 臺灣擁有將近61%森林面積及豐富生態,不僅是重要的社會資產,同時也是各界極為關注的綠色產業寶庫。 政府為了維護森林功能鼓勵造林,但農民僅靠林木收入往往不足以維生,間接導致許多國有林租地造林地疏於管理。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於2016年召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等相關單位成立林下經濟推動小組,希望經由研究,盤點出適合於林下經營的森林副產物,以增加農民與山村居民收入。 此外,森林周邊地區常是偏鄉所在,因此林下經濟與環境保育、山村振興等議題也有密切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