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26日 · 2020/12/26 05:30. 傅延文. 在立法院第一次臨時會第二次會議中,六十四位立委就民進黨黨團所提之 「華航正名案」表決通過 ,其決議內容無非是要求交通部應積極強化華航之國際識別等相關政策。 而日前華航公開的新貨機塗裝,以「Cargo」的 「C」內繪製出臺灣 地形輪廓,實具有相當的創意。 但立委及部長仍不滿意。 由於商業航權是高度政治化的議題,航權的談判除了商業利益外,就是國家經濟及外交實力,現行航權都是日積月累努力下來的成果。 而與臺灣簽有航約的國家都心知肚明,不論華航、華信、臺虎、長榮、立榮、星宇等,就是臺灣的航空公司,簽航約和開航時不用刻意高調。

  2. 2023年3月21日 ·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定義,時間帶是機場分配給航空器活動或可用的離、到場預定時間。 也就是各機場依據機型、跑道、航廈設施、登機門/停機坪數量、旅客通關及航機地面作業時間等,再考量空中交通管制容量限制,計算出每時段可以處理的航機數量後,分配給航空公司申請。 而時間帶又分冬夏兩季班表(因為冬季風向改變,影響飛時),以桃機公佈的S23夏季班表為例,在雙跑道同時開放下,每小時可處理五十架次的起降航班,兩小時內最多可容許九十架次的起降航班。 時間帶對於航空公司非常重要,因為在旅客喜歡的搭機時間,可提高票價,配合機隊調度,讓航機使用最大化可創造營收。 大型國際機場常因擁擠而出現時間帶供不應求時,即採用配額或分配等管理機制。

  3. 2019年2月12日 · 法操司想傳媒. 根據 新聞報導 ,春節期間華航機師罷工事件引發社會對於勞工權益的討論。 雖然本次罷工事件外界評價兩極化,但也有勞動法學者指出,從近年的勞動事件可以發現,我國的勞權意識已漸漸抬頭。 什麼是勞動三權? 隨著勞動法規的逐步修正,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勞工權益問題。 而當我們要討論勞工權益到底有哪些的時候,就不得不得先理解什麼是「勞動三權」了。 所謂的「勞動三權」,其實是「團結權」、「團體協商權」、「爭議權」三者的總稱,他們分別代表: 一、團結權:指的是保障勞工自由組織工會、運作公會的權利。 同時,勞工除了可以積極加入工會以外,也可以選擇消極不加入工會。 二、團體協商權:指的是勞工有可以透過工會這個團體,來與公司針對勞動條件等議題進行協商的權利。

  4. 2021年11月21日 · 2021/11/21 05:30. 傅安堂/資深航空從業人員. 當各國領袖齊聚出席第廿六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討論如何實現減碳目標以解決全球日益嚴重的暖化問題,防止全球氣候進一步升溫。 而跟全球航空業息息相關的則是,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承諾在二 五 年航空業達到零排碳的目標! 雖立意良好但實際要達成該目標卻是困難重重的嚴峻挑戰! 其中影響關鍵就是永續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AF)的生產及配送。 根據研究指出SAF和現行石油提煉之航空燃油相比,可以減少七十五%的碳排放。 但產量不高及價格昂貴(約現行航空燃油的五倍),將是最大的問題!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討論如何實現減碳目標。 (美聯社) 何謂SAF?

  5. 2019年6月30日 · 長榮航空空服員的 罷工事件 ,勞資雙方終於有共識罷工或將落幕消費者可望鬆一口氣。. 然而日前行政院消保處表示行政院已定調這次罷工絕不是不可抗力也不是天災地變長榮航空應負起合理補償的責任。. 」在此肯定消保處維護消費者權益 ...

  6. 2022年4月28日 · 美國在雷根總統主政時,因航管人員集體罷工,影響全國航空運輸甚鉅, 雷根斷然將罷工的航管人員一律開除 ,另行派駐新人接管,因越戰時美國培育甚多飛航機師及航管人員,故適時得以派上用場。 我國在七十七年間的台鐵罷駛風波,因影響全國交通運輸,為免造成惡例,當時行政院曾有「軍人代駛訓練班」的擬議,必要時得以派上用場。 報載交通部王國材部長說:當年台鐵公司化目標就是「安全改革」,在過程中開了十五場地方溝通會議,台鐵局也開了六十八場說明會,當時工會都「拒絕參加」,失去一個很好的溝通機會。 而交通部送到立法院版本,工會也提出工會版,對於 兩個版本 的差距,交通部也做了很多討論,但工會想要的就是「退回」,否則,就於五月一日或以後「不加班」;實際傷害的都是支持台鐵的乘客。

  7. 2023年5月18日 · 高教機專案受限於獲得時間急迫,許多航空系統件只得外購,未來新式初教機的研製過程中,將把重點放在新一代航空系統件的國內產業自研自製,可以鏈結國內有實力的廠商,透過參與初教機零組件的研發,進而取得認證,走入國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