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這個龐大的計畫,終極目標是打造出高產量的「超完美稻米」,以餵飽全世界不斷增加的人口——目前世界人口已經超過 77 億,預估 2050 年會超過 95 億。

    • 終極三國電視影片1
    • 終極三國電視影片2
    • 終極三國電視影片3
    • 終極三國電視影片4
    • 終極三國電視影片5
  2. 國產稻作產業亟待轉型. 生產成本過高,品質無法穩定,是臺灣稻米行銷國際的硬傷,產量過剩更是政府財政沉重的包袱。 臺灣在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前,曾透過休耕補貼措施嘗試減少稻米生產,2004年缺水停灌,稻作種植面積還曾一度少於休耕面積;但由於休耕補貼每年要花掉政府100億元,且2007至2008年遇上國際油價上漲、糧食危機,才有了後續休耕地活化等政策,讓稻米產量繼續成長。 2000年前三年臺灣稻作面積平均35萬公頃,歷經20餘年努力,至今稻作面積仍有27萬公頃,每年超產10萬至20萬公噸,公糧庫存已接近安全存糧3倍,但每年仍得花150億元預算保價收購。 我國稻米供應主要以國內生產為主,加入世貿後稻米每年進口配額量144,720公噸,近20年平均進口比率9.6%。

    • 南方澳漁廢大宗:流刺網及臺式圍網
    • 期盼建立更完備的漁網回收機制
    • 跟隨漁船作息演變 專車收載漁民生活垃圾
    • 「抓扒車」路面灑水沖洗魚水 維護港區清潔

    以漁廢最大宗的漁網來說,每年冬季用來捕烏魚的流刺網,在一一取出漁獲之後,部分漁網可能因卡到礁石或海中垃圾等雜物而破裂,由於仰賴人工整補相當耗時,多數船家習慣採取直接汰換的作法,以致產生大量廢棄漁網。此外,由於漁網體積龐大,依規定需裁切為1平方公尺的大小才能進廠焚燒,僅有少數的船家願意自行處理,大多數為了省事,遂在出船作業時於外海棄置;若在港邊遇到繫船繩斷裂損毀,也時常就地丟入漁港之中。蘇澳區漁會總幹事陳春生說:「過往每年幾乎都有6、7起船軸葉槳絞入廢棄纜繩的事件發生,這樣的事情層出不窮,卻仍無法改變漁民根深柢固的習慣。」 有鑑於此,陳春生主動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簡稱漁業署)提出設置「漁業廢棄物暫置區」的建議,漁業署同時配合海洋保育署推動環保艦隊,鼓勵漁民主動將海上廢棄物帶回,目前已有南...

    自從漁港劃設暫置區,漁民都會透過縣府公告,主動將淘汰的漁網及漁繩集中堆放於此;漁會平日也會派「抓扒車」至「整補區」(專門整補漁網的區域)協助清運船家不需要的漁具。全天候開放的暫置區,雖然偶有船家會從中挑選狀況良好的漁網回去整補再利用,附近居民也會前來撿拾,將流刺網捲曲成綑充當雞舍的防蛇網,或利用漁網作為瓜棚與豆科植物的攀爬網,然而這些零星的回收,只是整體漁廢的冰山一角。 以焚化處理來說,為符合漁網廢棄物需小於1平方公尺的焚化標準,在缺乏機器作業的情況下,目前僅能以人工裁切處理,導致漁民配合意願低,漁會目前也未有足夠人力能夠投入。至於回收利用這條路更是窒礙難行,陳春生坦言,曾有廠商來載取幾次,但通常難以持續,加上相較於寶特瓶的材質特性,漁網因長期浸泡於海水、製作上會採取耐腐蝕的材質,若後續要回...

    大型漁廢的後續處理,尚待中央政府的力量來解決;至於漁民日常出海所產生的生活垃圾,蘇澳區漁會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配合漁民的生活作息,從根本解決。蘇澳鎮公所一般的垃圾車固定於每日下午3點到4點於港區繞行,偏偏此時正是漁民出海作業或回頭補眠的時段,在趕不及倒垃圾的情況下,許多漁民在海上生活時所產生的食品包裝垃圾,時常採取最省事的做法——隨手扔往海面上,或回港時直接拋入漁港。 細探南方澳的漁民作息,夜捕鯖魚的三腳虎仔一般於下午3、4點出港;延繩釣則是半夜出發,清晨7、8點返港;而部分拖網作業亦是午夜出發,午後1、2點才返回漁港,返港後整理完畢約2點多,隨後便進行補眠。為了抓準船員的作息節奏,蘇澳區漁會向宜蘭縣政府爭取一輛專用垃圾車,每日固定於上午8點30分及下午2點30分兩個時段繞行港區13處定點...

    「漁港廢棄物暫置區」暫時解決了漁網隨處漂流的命運,近期剛啟用的垃圾車也已上路,專車處理漁船生活垃圾,南方澳的漁港環境似乎一天比一天整潔,目前任職蘇澳區漁會推廣部主任的莊嗣毅,笑談了一段昔日對家鄉的印象,以前漁船返港後,生鮮漁獲自漁艙撈起,夾雜著冰塊一同被挪移到車斗上,車子一邊開,融化的魚水、血水就一邊漫溢至柏油路面,每當正午時分烈日一照,腥臭味便瀰漫整座漁港。「每次搭客運回到南方澳,原本在座位上閉目養神,一聞見味道就會自動醒來!」 後來載送漁獲的車斗依規定進行改善,使得血水不能直接流向路面,然而過程中或多或少仍會有魚水殘留的問題,先前漁會特別請託消防隊協助處理,後來添購了附帶灑水功能的「抓扒車」,每逢漁獲繁忙之際就會進行路面沖洗,全方位維護港區的清潔。由於南方澳含括了遠洋、近海、沿岸漁業,依...

  3. 文/夏綠蒂 攝影/Leon Hung. 金門於2023年迎來史上第一座神農獎,返鄉創業的得獎人張斯翔經過10年努力,克服天候、水源、技術上種種問題,破除「金門夏天種不了菜」的刻板印象,此外,透過離島第一座有機農業栽培區,外界證明金門除了高梁、小麥之外 ...

  4. 文/楊雋珩 攝影/王士豪. 臺灣農村人口結構老化嚴重,為了營造高齡者在地安養的友善環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2020年起,擴大輔導全臺31家農漁會成立「綠色照顧示範站」(以下簡稱綠照站),歷年來高齡輔導工作深受好評的彰化縣和美鎮 ...

    • 終極三國電視影片1
    • 終極三國電視影片2
    • 終極三國電視影片3
    • 終極三國電視影片4
    • 終極三國電視影片5
  5. 「船中接待」產業 以海洋臺灣為終極目標 漁業二代經歷這些年來的堅持苦拚,尤其武漢肺炎的衝擊下,讓大家曾經一度迷思,找不到自己的經營條件與價值,到底本質是漁業、是觀光、是產業、還是漁船?

  6. 整個亞洲地區至今只收獲4公噸,雖然韓國還沒開始抓鰻苗,但估計漁況也會跟其他三國 一樣不太好。 下個新月時間就是農曆大年初一,「漁民今年有沒有過年紅包,就看農曆年前後會不會湧現鰻苗了」,韓玉山對於下一波鰻苗的出現,並沒有抱太大的 ...

  1. 相關搜尋

    終極三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