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1日 · 聯發科技於 31 日法說會上宣布高層人事異動,總經理陳冠州將從 2 月開始擔任總經理暨營運長;執行副總暨財務長顧大為亦將從 2 月份起擔任共同營運長及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暨財務長,同時持續擔任發言人職務。. 顧大為畢業於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

  2. 2022年8月4日 · 英特爾宣布取得聯發科大單,業內人士揭 2 大主因 據雙方協議,聯發科會在 Intel 16、約等同台積電 22 奈米製程的產線投片,該公司財務長顧大為指出,未來可能會下單英特爾的產品,包括智慧電視、類比 Wi-Fi 晶片,預估都是以成熟製程為主。

  3. 2019年7月9日 · 台灣科技業近年紛紛傾向集體決策模式,如宏碁、聯發科、華碩、研華等高科技領導企業,都以雙首長(執行長、營運長)取代過去行之有年的單一首長制。. 就連傳統產業的統一集團,也在上個月宣布首度實施共同總經理制。. 有些觀點認為,因為大型 ...

  4. 2024年4月11日 · 半導體人才都被台積電「吃乾抹淨」?. 資深副總:每年也有兩三千人離職,這類人都跳槽到聯發科. 台灣半導體產業正面臨人才危機,護國神山台積電由於需才孔急,每年在國內招募員工高達 8000 人,讓不少科技業者大呼吃不消,感嘆人才都被台積電 ...

    • 共治,因為台灣缺人才?
    • 外商來台擴編是高薪陷阱?施:拿掉保護思維
    • 台灣分紅機制好,施振榮讚台積電與聯發科

    對於駕駛一艘總合併營收破 6 兆元的超級航母,是否真需要多人共治?宏碁創辦人施振榮 11 日表示,台灣市場跟美國不一樣,「因為我們人才庫不夠。」 為什麼這麼說?施振榮這句話並不是指台灣人才無法獨當一面,他解釋,這是因為: 「否則一升遷,(沒升到的)人才就走了。」施振榮說,美國 IBM 跟 GE 都有案例,有升遷後人才出走的故事,但美國企業對此覺得無所謂,因為美國市場人才很多。

    談到人才,近期台灣廣受 Google、Microsoft(微軟)等大廠青睞,美商來台設立研發中心廣徵人才,業界也開始憂心反造成台灣工程師高收入陷阱,限制這群精英創業動機,讓台灣變成離岸研發島。 不過看過 40 多年台灣科技興衰史,對於這種憂慮,施振榮認為 他舉 40 年前研究所畢業剛開始工作時,他月薪 7000 元台幣,他的老闆有美商拿著 200 美元月薪來請,相當於 8000 元台幣,這薪水對當時的美國很便宜,對台灣則很貴。 「他(外商)幫我們訓練人,」施振榮說,現在台灣電子業就靠這批人,先在外商工作後再出來創業打造。「非常謝謝,拿他們(外商)比較高的薪水,訓練我們的人才,薪水高,也都是台灣的 GDP,人才都在台灣。」施振榮這樣做了結論。 對於人才或將耽溺於高薪喪失創業鬥志,施振榮說,在外...

    對於台灣研發人才扮演的國際價值鏈角色不夠核心,施振榮說,心態一定要開放,想一想外商為何要到台灣來?40 幾年前,研究所畢業拿 200 美元月薪,對台灣而言是高薪,但對美國是低薪,台灣半導體或宏碁之所以能存在,都是因為低薪。 他指出,但剛開始低才有優勢,所以才要創業,要合起來創造價值,而成本競爭力就是優勢,歐美成本高,就打不過,等創業勝利再來分紅,但分紅後,總薪值不會比國外差。 施振榮說,台灣現在的分紅機制是世界最好的,高科技業尤其更是,好的公司如台積電或聯發科分紅都不比美國差。 而對鴻海宣佈調薪 7%,施振榮說,實際上科技業每年都平均保持 2~3% 調薪幅度,當年科技業除調薪,還有物價指數調整,所以是每年調兩個指數,分開調,調升薪水是生產力提高,物價指數則是因為員工採購力下滑,所以也調,但現...

  5. 2022年7月26日 · 英特爾宣布取得聯發科大單,業內人士揭 2 大主因. 台積電大客戶聯發科(2454)宣布下單英特爾,震撼國內半導體業界。. 第一時間,業界人士大多覺得,這是台積電「掉單」的利空消息,但從聯發科與英特爾的合作內容,以及由英特爾先發布新聞的動作 ...

  6. 2024年5月15日 · 今年4月9日,台灣晶片設計大廠聯發科技宣布,推出生成式AI服務「MediaTek DaVinci」,是一款可以應用在不同領域、服務功能的生成式AI平台。. 「DaVinci是達文西,因為大家用的愛不釋手,就給他一個暱稱『達哥』,表示日常不可或缺,」聯發科技人工智慧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