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12日 · 2023-07-12 17:37. 人氣. 贊助本文. 現正熱映中. 台驊公告處分陽明海運持股6000張實際獲利為9582萬元。 (資料照,顏麟宇攝) 台驊投控263611 公告認賠出清3300張長榮2603持股引發市場議論紛紛今日再度公告賣出6000張陽明2609)。...

  2. 2021年1月20日 · 人氣. 去年新冠疫情遍地肆虐就在航運業者悲觀看待未來市況之際運價竟從谷底一路爬上巔峰進而推升這波航運類股的狂漲行情。 (資料照林瑞慶攝這是2021年專題3我們想讓你知道2020下半年以來航運類股開啟前所未見的多頭漲勢其中又以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最為亮眼。...

    • 明後年成長力還是個謎。多家看多航運股的本土投顧,研究報告引述財報作為基礎,長榮、萬海及陽明3家公司,上半年一共賺進1700億元,這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紀錄。
    • 今年漲幅已高於國際龍頭。《財訊》報導指出,法人進一步分析為什麼貨櫃三雄本益比低的問題,這可能和股價漲勢有著密切關係。先看看國際龍頭馬士基這一次為何股價可以再創新高?
    • 籌碼流到散戶與當沖客。最後,只能改由各包銷券商吃下,當中元大承銷12.5萬張,統一證、永豐證分別為5000張,凱基為4000張。7月20日,陽明不漲反跌收最低170.5元,可謂是所有依據現增價作為參考的投資人都被套了,作為主要包銷的元大證更是最大苦主,一週之內賣了9.6萬張,若以現增價格182元作為成本,就賠了16億元。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1年1月22日 · 2020年底長榮陽明萬海為首的貨櫃航運股瘋狂大漲引發散戶我要當航海王熱潮是台股站上1萬5千點之際最傳奇的一波行情原因是此前航運股業績差強人意因而普遍沈寂相當一段時間非電子股也因為成長性不如電子科技股因此在...

    • 航運業是標準景氣循環股
    • 質疑航運業與口罩業,產業面不能對比
    • 用短線思維去批判台驊董事長
    • 航運三雄市值大增,及新造船數量多,代表提升台灣的競爭力
    • 航運業基本面:全球沒有航運基金,也無貨櫃航運基金
    • 結論

    首先我還是要再次強調,航運業是標準景氣循環股,例如:過去陽明十年從來沒有配息,據估計目前負債仍有大約1,464億,得到證明。此次若是真如法人最樂觀預測,今明二年稅後EPS都是30元,但是此後8年又進入另一景氣衰退,EPS都回歸為0,那未來十年也只剛好還清債務,完全發不出股利,請問現在股價約140元,比中華電114元更高,基本面依據是什麼? 依照陽明董座鄭貞茂的說法,是EPS比中華電高。但是,中華電沒有景氣循環問題,過去10年每年EPS都4元上下,未來也有同樣實力,每年都可以穩定配息4、5元以上,而陽明現在及短期內的未來,都完全沒有能力分紅給股東,我的文章只是理性分析,台股以EPS至上,主張是否合理?我想讀者心中自有一把尺。

    引述謝董文章原文:「有人把貨櫃航運當成口罩股…去年恆大(1325)漲到二一六元,市值跑到一八四億,我說我要是恆大老闆,可能會把公司股票全賣掉,因為要設一條口罩生產線不必花幾億,…但是貨櫃船不是想買就能唾手可得,這是重資本投資,…跟口罩產業不太一樣」。 謝董質疑與許多散戶投資人一樣,只看我的文章標題就批評;事實上本人「航運股的今生,口罩股的前世」一文,完全沒有提到口罩業的經營,更沒有做航運與口罩二種產業經營的比較,只分析兩者在COVID-19疫情的突發事件中,帶來短期高獲利的EPS,炒作股價的手法,及預測未來可能同樣會崩跌的結果做比較,完全沒有謝董在臉書表示,本人看衰台灣航運業,或是看輕台灣,在此先聲明。

    引述謝董文章原文:「千萬不要把自己當上帝,去審判別人...我說台驊董事長不是到了高檔才在喊航運景氣有多好,....這個時候用短線思維去批判他,只透露執筆人用短線思維來批判他」。事實上,我是從長線思維,我是用月線而非日線圖型去做比較,然後去質疑顏董的喊話,會造成短期股價的炒作。 顏董是低我二屆的海洋大學航管學弟,我知道他學有專精事業有成,對他個人只有尊敬沒有偏見,所以當然同意謝董稱:「顏董去年就看旺航運」,但是,事實上不只他,去年底還有很多專家,都已經看好航運要景氣上揚了。顏董是在今年5月24日航運股價達百元以後才喊:「一張不賣、奇蹟自來,反向加碼、綿延不絕」,而且其後股價繼續上揚後,他還特別強調:「反向加碼、綿延不絕」,所謂「綿延不絕」應該就是暗示:「現在很便宜,快買可以長期持有」,這樣的喊...

    引述謝董文章原文:「還有一個是台灣三大貨櫃船運公司獨具慧眼,最早意識景氣會好,長榮預訂71艘新船,……這次台灣貨櫃三雄市值大增,競爭力又更上一層樓,到十五日為止,長榮市值已躍升至第九、市值258.8億美元,對比船舶噸位數接近的赫伯羅特市值330.96億歐元,已有直追態勢。……」。 事實上,在航運業大洗牌時代,2015年擁有70多艘貨船的韓進海運連續虧損4年,因債務高達59億美元,2016年公司宣告破產。當時除了韓進海運,南韓另一家現代商船差點被淘汰,日本三大海運商(編按:川崎汽船、商船三井及日本郵船)也差點出局,陽明也因為政府紓困600億才沒有「翻船」,它們都是因為在2010年景氣大好時造船太多,當產業後來進入殺戮時代、運能過剩,才陷入困局。 經查,當前各大貨櫃船公司自有船比率也都偏低,依據...

    2000多年前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曾說:「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一切」,這也描述了人類為什麼一直在追逐海洋霸權。但是航海業商業化,尤其近五十年進入貨櫃定期航運服務後,因作業與服務同質性高,各航商競爭極為激烈,就變成是低獲利高風險產業。 我想大家一定不能否認,華爾街的基金經理人,堪稱全世界對金錢財務最敏感的一群人,但是到今天為止,全球基金業者沒有發行過「航運基金」,也沒有「貨櫃航運基金」,只有在紐約證交所發行的唯一一檔、由全世界50大散裝貨船組成的Breakwave Dry Bulk Shipping ETF (代號:BDRY);這個ETF在上星期也大幅回檔15%。所以我願意列出下面三個航運業的基本面,以佐證我認為貨櫃航運業高運價只是偶發情形、不是常態,應該會隨疫情控制,慢慢恢復正常:

    從以上航運產業基本面的分析得知,航運業的經營確實是高風險低利潤的產業,所以需要給各方面的優惠與獎勵。另外,貨櫃運輸因為服務標準化、同質性高,所以經營規模越大,成本越容易壓低,造成大者恆大,進而使破產、併購、重整變成常態。馬士基總裁甚至預言,至2027年時,世界遠洋貨櫃公司將只剩三家。 所以我預測,面對目前航運業的高獲利,若是在1、2年內各國航政監管單位沒有檢討,特別給予航業的反免反托拉斯法(Anti-trust)免責權,若沒有國家向聯合國提出,應給予航業財產賠償有限責任、對貨物運送損害可以免責等公約,則代表各國監管單位還是將目前高運價,視為偶發事件而已。 另一個重要指標是,重視海權的美、英、荷蘭等國家,貨櫃船隊是否再現?若是沒有,那意味著目前的高運價,當地業者應該也僅視為短期現象。所以,謝董...

  5. 2021年2月18日 · -風傳媒. 財經 下班經濟學 財經頭條 商業 證券投資. 航運股營收衝衝衝萬海創單月新高陽明首破2百億! 還會漲嗎? 中央社 + 追蹤. 2021-02-18 09:41. 人氣. 贊助本文. 受惠貨量、運價逐步回升,加上原油維持低檔,使海運成本大幅降低,長榮海運Q2成功由虧轉盈。 (圖/取自長榮海運官網)...

  6. 2021年4月12日 · 航運股營收衝衝衝萬海創單月新高陽明首破2百億還會漲嗎航運股紛紛翻船」,這次散戶又被套在山頂了? 如何挑出7%高殖利率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