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27日 · 可行的解決之道是將華航集團旗下的華信航空改為其子公司並改名為台灣航空」,因為華航持有華信航空近九十四的股份所以透過集團內部及政府協助重整應該是可行的。 另外,華信航空主要飛的大陸航點不多,且多為二線城市,就算改名後被大陸禁飛,對華航集團的影響不大,況且可由政府協助華航取代其航權以做為補償。 建議做法如下︰. 華信航空改為華航子公司後,向民航局及IATA等國際單位申請改名「台灣航空」,機隊更換新的LOGO,並開始就現有航權與對方國協商以「台灣航空」飛行服務。

  2. 2020年12月26日 · 2020/12/26 05:30. 傅延文. 在立法院第一次臨時會第二次會議中,六十四位立委就民進黨黨團所提之 「華航正名案」表決通過 ,其決議內容無非是要求交通部應積極強化華航之國際識別等相關政策。 而日前華航公開的新貨機塗裝,以「Cargo」的 「C」內繪製出臺灣 地形輪廓,實具有相當的創意。 但立委及部長仍不滿意。 由於商業航權是高度政治化的議題,航權的談判除了商業利益外,就是國家經濟及外交實力,現行航權都是日積月累努力下來的成果。 而與臺灣簽有航約的國家都心知肚明,不論華航、華信、臺虎、長榮、立榮、星宇等,就是臺灣的航空公司,簽航約和開航時不用刻意高調。

  3. 2020年4月20日 · 1980年代起中國打壓漆有中華民國國旗的華航班機,中華航空乃變通於1991年成立子公司Mandarin Airlines華信航空,代打上陣,經營政治敏感的長程國際航線。 爾後中華航空放棄國旗改為梅花塗裝後,長程航線才逐漸回到中華航空。 兩者皆可簡稱華航,也本是華航團隊。 當前華航改名的立即解方之一,就是變通改以Mandarin Airlines而非China Airlines,第二次代打上陣,飛航政治敏感任務。 Mandarin Airlines本就是為了化解政治敏感而成立。

  4. 4 天前 · 自由開講》從聯合利劍到飛官自白,看中共的統戰手段. 2024/05/28 10:14. HONG. 中共於5月23-24日宣布對台實施「聯合利劍-2024A」演習,此次演習共軍組織東部戰區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重點演練聯合海空戰備警巡、奪取戰場綜合控制權、精打要害目標等 ...

  5. 2005年1月31日 · 這次包機通航,到底是國內還是國際航線? 從航機身「不打自招」的CHINA字樣,以及另一班降落中正機場的中國南方航空(CHINA SOUTHERN)標示,台灣不是已掉落到有(主)權也說不清的窘境嗎? 政府相關官員似乎毫無危「機」意識,未事先妥善因應;如果無法排除航參與包機,至少也要比照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要求航塗掉會引起全世界誤解、跳到淡水河也洗不清的誤導效果CHINA字樣,否則即不可放行該公司包機。 從這次直航又一次得知,台灣正名應趕快從國營事業及許多「涉外」機構,如「中華」(看英文就是「中國」)航空公司做起,沒有比此時此刻更令人感受到其急迫性和正當性了! (作者為台大醫院醫師) 中正機場的五星旗. 邱桑.

  6. 2019年7月13日 · 百位美國亞洲政策專家的對華接觸公開信證明了所謂的跨黨派對華政策共識從來就是誤會一場進入川普政府年代以來親近接觸派的民主黨以及共和黨現實主義派失去直接政策發言權轉為沉默以致於原先鷹派音浪獨大構成了似乎朝野皆強硬 ...

  7. 2017年1月9日 · 1950年杜魯門台海中立化聲明連同1952年〈日華和約〉,雖承認了蔣在台灣的新生政權,但範圍限定在台澎等有效統治區域,謹慎地一刀切開中與台。 台灣人只因和約第10條「視為包括」規定,才勉強取得ROC國籍,成為「名義上的中國人」。 1972年季辛吉利用此名義「聯中制俄」,以「認識到海峽兩岸所有中國人同意」 (The U.S. side declared: The United States acknowledges that all Chinese on either side of the Taiwan Strait maintain there is but one China and that Taiwan is a part of China.)為幌子,完成「美中各表」的〈上海公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