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0年6月22日 · 葉克膜提供機會救回原本必死無疑的危急患者,但在專業醫療人士眼中卻曾被批評是「醫療濫用」。這個被社會大眾稱為「救命神器」的葉克膜在醫院內、外的形象,竟是截然不同的兩樣情。

  3. 2020年6月19日 · 20世紀後半葉,人工心肺機與衍生的葉克問世,無疑是醫療史上的重要大事,兩者帶來的體外循環概念,成功突破了「心臟是外科禁地」的限制,而它是一種人工器官,能在人體外扮演心和肺的角色,在生死一線之間,讓醫師得以向上帝借時間,做更多的醫療

  4. 2020年6月15日 · 死而復活的大學生──認識「向上帝借時間」的葉克膜. 2009年1月11日,台北醫學大學有名19歲的大一新生在操場打排球,忽然心跳很快、不大舒服,在一旁休息時,從椅子上滑落地面,兩眼上吊、口吐白沫、喪失脈搏、臉發黑,瀕死跡象把旁邊所有人嚇呆了 ...

  5. 2020年6月23日 · ECMO改寫你對生死的定義. 醫學上有個說法叫「回不去的臨界點(no return point)」, 一旦生命越過這個點,就進入死亡狀態。 葉克膜(ECMO)之所以能在重症醫學占一席之地,正是因為它能在這關鍵的生死一線間,讓醫師得以「向上帝借時間」,做更多的醫療努力。 2020-06-23. .文 / 曹乃文. .出處 / 康健出版.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2008年,有位患者因為嚴重牙周病,牙齒細菌跑到心臟,出現感冒、久咳、無法平躺入睡的症狀,送醫確診是「細菌性心內膜炎」。

  6. 作者簡介. 曹乃文. 畢業於陽明醫學院,投入心臟血管外科領域二十多年,涉獵重症科,鑽研ECMO(葉克膜),協助北醫創設心臟血管外科、體外循環重症科。 帶領臺北榮總、北醫加護重症團隊,至今已完成ECMO近600例。 其中, 「心房開窗」、「經皮拔ECMO插管」的技術都是台灣首見,在臨床醫療創新上成就卓著 。 臨床經驗的累積之餘,也深感ECMO的應用將益漸廣泛與重要,除了經常於國內外期刊發表相關研究外,也經常往返兩岸及國際的醫學教育課堂、醫療現場、學術研討會,分享並推廣ECMO臨床經驗。 >>立即購買《重返生死線:葉赫克膜現場的30堂練》: https://bit.ly/3c8la9Q. 看更多. 文章關鍵字. 外循環 換心 生死觀 葉克膜 ECMO 生命關懷 常備治療. 分享 收藏 訂閱.

  7. 葉克膜提供機會救回原本必死無疑的危急患者,但在專業醫療人士眼中卻曾被批評是「醫療濫用」。 這個被社會大眾稱為「救命神器」的葉克膜在醫院內、外的形象,竟是截然不同的兩樣情。 2006年底,邵曉鈴女士跟時任台中市長的丈夫胡志強在高速公路發生車禍,嚴重外傷,當天就在後送的奇美醫院切除了左前臂。 但在手術過程中,邵曉鈴心肺功能停止,當時台大醫院團隊參與了葉克膜安裝與管理;第4天,邵曉鈴就從危急狀況逐漸脫離險境,恢復意識,並快速拔除葉克膜,奇蹟似地救回一命。 後來,陸續有名人因葉克膜上了新聞版面,自此社會對葉克膜給予高度矚目。 2008年,有位年輕人因溺水一度病危被送醫急救,肺部因吸入大量髒水併發嚴重感染,入院時肺部X光整片白,隨後被轉至台大醫院、裝上葉克膜,總共撐了117天,順利康復。

  8. 2018年10月26日 · 體循師付出一生努力救人,專業和貢獻卻難被外界肯定。如今全台有近兩千台的葉克膜醫師動用葉克膜爭取多一點時間,尋找病人救命的契機,但是又有誰願意幫裝置葉克膜的體循師,爭取合理的價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