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蔣經國生平介紹報告 相關

    廣告
  2. 專業高價收購蔣經國等名家字畫、手札、信函,可到府鑑定! 專業鑑定、誠信交易,老字號信譽保證,歡迎洽詢!

搜尋結果

      • 民國67年5月及73年5月,先後就任中華民國第六、七任總統。 任內在經濟方面,持續擴大十大建設的規模,加快臺灣經濟的成長步伐。 內政方面,扎根基層,落實本土化,貫徹地方自治,培植臺籍菁英人才,致力基層建設,減少城鄉差距,改善人民生活。 政治革新方面,大力進行國會改造,推動政治民主化。 76年7月,宣布臺灣地區解除戒嚴,隨後開放報禁、黨禁,奠定臺灣民主政治的良性發展。 兩岸關係方面,76年11月,開放民眾赴大陸地區探親,開啟兩岸關係新的里程碑。 民國77年1月13日病逝,享壽79歲。
      presidentialcck.drnh.gov.tw/index.php?act=Archive/president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臺灣正體. 工具. 蔣經國 (1910年4月27日—1988年1月13日), 中華民國 政治人物, 字 建豐 ,出生於 浙江 奉化 ,曾任 中華民國總統 、 行政院院長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 、 制憲國民大會 代表、 國防部 部長、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 主任委員、 中華民國陸軍 二級上將 。 為 蔣中正 與 毛福梅 的獨子。 1925年至1937年在 蘇聯 期間,蔣經國接受正統 馬列主義 教育 [2] :1 。 回中國後成為 三民主義 忠實信徒 [2] :1 。

  3. 主要著作. 榮譽. 家庭. 藝術形象. 參見.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蔣經國 (1910年4月27日—1988年1月13日), 中華民國 政治人物, 字 建豐 ,出生於 浙江 奉化 ,曾任 中華民國總統 、 行政院院長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 、 制憲國民大會 代表、 國防部 部長、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 主任委員、 中華民國陸軍 二級上將 。 為 蔣中正 與 毛福梅 的獨子。 1925年至1937年在 蘇聯 期間,蔣經國接受正統 馬列主義 教育 [2] :1 。 回中國後成為 三民主義 忠實信徒 [2] :1 。

  4. 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 › cyberfair2011 › s97c9012蔣經國的生平

    蔣經國1910年3月18日1988年1月13日),字建豐浙江奉化縣人是蔣中正的長子為蔣中正原配妻子毛福梅所生曾任中華民國第六第七任總統中國國民黨首任中央委員會主席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國防部部長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現在的退輔會主任委員及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首任主任等職。 蔣經國在15歲時,也就是1925年時,積極地參加五卅運動,後來受到吳稚暉的啟發,在同年10月前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之後蔣經國就以優異的成績,提前畢業於莫斯科中山大學,而在其求學的期間,也正式加入蘇聯共產黨。 但在國共關係惡化後,遭到蘇聯當局扣留當做人質,也曾被下放至西伯利亞,在那期間,認識了白俄羅斯姑娘芬娜(後改名蔣方良),並與芬娜小姐結婚。

  5.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

  6. 蔣總統經國先生1910-1988),本名建豐浙江省奉化縣人蘇聯中國孫逸仙大學畢業。 民國26年自蘇聯返國,27年1月,任江西省保安處副處長,28年6月擔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區行政督察專員.... more. / 收錄資料介紹 / 《國史館藏》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 《蔣經國先生全集》 《蔣經國大事長編初稿》 more. 收錄資料統計. 收錄資料包含個別總統相關檔案、照片、日記手稿、專題文章、與總統有關人物介紹、總統影音資訊、出版品內容.

  7. 1974年4月9日蔣經國在立法院報告當時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時編列82.26億元新臺幣支應九項重要建設計畫所需1974年下半年政府再將1969年核准興建並在1971年正式動工的第一核能發電廠」,列入第十項建設。 5 詳見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Arrow教授與現職史丹佛大學的Kurz教授二者在1970年關於「公共投資與公共資本」的論著:Arrow, K. J. and Kurz, M. Public Investment, the Rate of Return, and Optimal Fiscal Policy.

  8. 蔣總統經國先生1910-1988),本名建豐浙江省奉化縣人。 蘇聯「中國孫逸仙大學」畢業。 民國26年自蘇聯返國27年1月任江西省保安處副處長28年6月擔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贛縣縣長34年4月任青年遠征軍編練總監部政治部主任。 民國34年8月,赴蘇俄參與「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談判,後出任外交部東北特派員,交涉接收東北主權。 37年8月到上海擔任經濟管制委員會委員。 民國38年國共戰事逆轉,受命進行中央銀行庫存黃金外匯移轉臺灣事宜。 39年3月任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實施政工改制,創辦政工幹部學校,並兼任總統府資料室主任,主持最高情報與治安工作。 民國41年10月,籌劃成立「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任團主任,教育並拔擢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