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9月17日 · 孔子察人有三術:使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孔子是要告訴我們:要了解一個人,就要看他做事的動機和目的,動機決定手段,我們要看他做什麼,更要看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2.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焉廋哉! 人焉廋哉! 出自《 論語·為政篇 》 解釋: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過去的所作所為,看仔細他的心安於什麼情況。 這個人還能如何隱藏呢? 猜您喜歡. 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 《孫子兵法·軍爭篇》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篇》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論語·八佾篇》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孫子兵法·謀攻篇》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 《孫子兵法·虛實篇》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論語·雍也篇》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論語·學而篇》

  3.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條件1: 包含字詞"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符合次數1. 共1段落。. 第1頁,共1頁。.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 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 孔子說:「分析其動機,觀察其行動,瞭解其態度;人藏哪去?. 人藏哪去?.

  4. 2021年6月15日 · 察其所安」。 在開始觀察一個人之後,除了注意他當下的處事和過去的經歷之外,還要留意他的用心和心情變化。 例如做好事後,他是覺得不滿足還是得意?

  5. 我们再看雪公老人,李炳老他讲到「视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三句,引古注讲到有一点不同的说法,这个说法也很好。 他说「视其所以」这个以,三国时代的何晏作的《论语集解》是把以当作用字讲,就是视其所用。

  6. 【原文】 2.10 子曰:“视其所以其所由其所安。 人焉廋哉④? 人焉廋哉? 【注释】 ①以:为。 所以:所做的事。 ②所由:所经过的途径。 ③安:安心。 ④廋 (sōu):隐藏,隐蔽。 【翻译】 孔子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 那么,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 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 【解读】 孔子的识人法则. 知人是与人打交道的依据,也是一门极为高深的学问。 孔子认为,不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治理社会和国家,都不能不知人,知人虽然很难,但并不是没有办法。 在这里,孔子便教给我们一套了解他人、认识他人的科学方法。

  7.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