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25日 · 郭婞淳是舉重女子59公斤量級世界排名第1的好手也是世界紀錄保持人今年奧運她將是奪金頭號候選人不料受武漢肺炎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影響奧運宣布延期舉行新的奧運參賽辦法也還未公布但她仍正面看待郭婞淳透露既然奧運延後舉辦就有更多時間可以準備接下來她期望強化自己開把重量也盼望可以提升每一把的穩定性目標明年奧運可以再破世界紀錄。 她坦言,如果奧運如期舉行,不僅增加全球醫療人員的負擔,也會消耗更多的醫療資源。 台灣射箭天后譚雅婷表示,奧運準備這麼久,聽到延後舉辦當下的確有些訝異,不過換個角度想,這也不算是壞事。 若如期前往日本參賽,將冒著染疫風險,加上因為疫情因素,導致今年國家隊出國比賽計畫全部喊停,也讓備戰計畫受到影響。

  2. 2021年7月27日 · 台灣東奧第一面金牌27日出爐我國舉重好手郭婞淳27日在東奧女子舉重女子59公斤級賽事以抓舉103公斤挺舉133公斤總合236公斤創下奧運紀錄成績為台灣摘下本屆東奧第一面金牌郭婞淳這面金牌不是只是個人奧運首面金牌也是她繼世錦賽亞錦賽世大運和亞運奪金後終於補足奧運金牌完成自己舉重...

  3. 2021年7月27日 · 郭婞淳今天 (27日)在東京奧運舉重項目女子59公斤級比賽中以抓舉103公斤挺舉133公斤總和236公斤奪下金牌為中華代表團奪下東京奧運第一面金牌蔡英文總統在IG推文感謝郭婞淳為台灣拿下東京奧運第一金更一次打破女子59公斤級抓舉挺舉總和3項奧運紀錄總統說這份試圖超越自己突破極限的婞念」,實在令人動容。 總統恭喜郭婞淳完成上屆里約奧運沒有實現的目標,並表示「我們都以妳為榮! 台灣人永遠會記住這一天!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 更多. 花蓮強震/總統府感謝土耳其無人機專家團助救災 盼擴散良善循環. 在台港澳大專學生運動會 借競技凝聚情誼默契. 花蓮強震 /菲國駐台代表赴花蓮災區 感謝台灣照顧移工. 雷霆神鷹神弓操演 9日九鵬登場陸劍二飛彈打頭陣.

  4. 2024年3月15日 · 國民黨立委傅崐萁提出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國道6號東延花東建設特別條例草案」,且立法院長韓國瑜副院長江啟臣都列共同提案人遭批評議事不中立。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天 (15日)表示,上次拜會韓國瑜時,韓國瑜也關心花東交通建設。 陳建仁說,政府重視花東交通,這是朝野共識,行政院會努力推動花東交通...

  5. 2021年7月23日 · 東京奧運23日晚間在新宿國立競技場舉行開幕式,本屆中華代表隊由男子網球好手盧彥勳(前右)、女子舉重好手郭婞淳(前左)擔任掌旗官,於第104順位進場。 (圖:中央社) 2020東京奧運今天 (23日)晚間開幕疫情下的奧運開幕盛事無觀眾參與開場也罕見默哀20秒。 中華隊由盧彥勳、郭婞淳掌旗,總計11人出席開幕式;入場時,現場司儀以「中華台北」介紹,但轉播單位日本放送協會 (NHK)直接改稱「台灣」,替台灣隊正名。 延後一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於當地時間今晚8時在國立競技場舉行開幕式。 開幕式試圖呈現疫情帶給世界、運動員的影響,開幕儀式「故事的起源」拳擊手津端Arisa登場,津端Arisa也是醫護人員,因為疫情影響不得不放棄奧運夢,也象徵因為疫情而受影響的各國運動員。

  6. 2021年7月1日 · 舉重. 奧. 時間:2021-07-01 17:06.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江昭倫. 我國舉重好手婞淳1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東京奧運金牌一定得拿到,希望藉此再次感動全民。 (國訓中心提供) 距離2020東京奧運到數不到一個月,被看好很有機會在奧奪金的我國舉重好手婞淳,今天 (1日)在國訓中心安排的線上媒體日中也大方承認,奧金牌一定得拿到,一方面是讓自己的運動生涯成績更圓滿,此外,也希望藉由拿到奧金牌,再次感動全民! 今年東京奧運,我國舉重好手婞淳一直被國內外媒體視為女子59公斤量級的奪金熱門,特別是今年4月亞錦賽一舉獨得3金,且抓舉、總和雙破世界紀錄,征戰奧幾無對手。

  7. 2019年12月12日 · 台灣前進2020東京奧運金牌的秘密武器在科技」。 在科學家不斷研發下,教練透過科技,秒懂並破解對手戰略,不是天方夜壇。 由科技部主辦的「2019未來科技展」8日閉幕,超過10萬人次參觀人潮創下新高,展覽中,從體育競技到傳統技藝的保存,從學術研究到邁入商業運轉,科學家們讓世界看到台灣研究實力,也為社會帶來不同風貌。 透過AI 台科學家讓體育戰術發揮極致. 2020年,台灣能否在東京奧運拿下金牌? 除了運動選手的努力,還一項致勝武器! 台北市立大學 (北市大)運動器材科技研究所徐敬亭所長說:『 (原音)這是原始影像,用這台攝影機拍的,很短的時間內,我們就把這個東西給教練,包括軌跡和參數。 (記者:馬上就知道敵情? )對啊! 今年未來科技展中,首次設置「精準運動科學」專區,在展覽中吸睛指數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