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6日 · 我們的身高是由兩個面向決定先天與後天因素。 先天因素:你的基因密碼,決定了長高的幅度。 後天因素:我們沒有辦法決定基因,但是透過後天的努力,有機會可以有更好的表現。 進入青春期後,身高的差距逐漸明顯,可以說是長高的黃金時期,睡眠、飲食習慣和運動都相互影響著未來的身高。 睡眠:人體在睡眠時會分泌生長激素,進入深度睡眠也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早點上床睡覺,確保充足的睡眠時間是長高的必要條件。 飲食:均衡飲食,特別是攝取充足的蛋白質。 蛋白質為人體細胞、組織、器官的主要構成物質,蛋白質是作為幫助生長發育重要的營養素。 我們常聽到多喝牛奶對長高有幫助,鈣有助於維持骨骼的正常發育,而真正對長高有幫助的是蛋白質。

  2. 2022年6月2日 · 該機構透過統計發現腰圍小於身高的一半不會增加各種慢性病風險但如果超過一半風險會增加超過0.6的話風險最高以身高180公分來看健康腰圍要小於90公分90公分至108公分則疾病風險提升大於108公分的風險最大

  3. 2008年4月1日 ·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羅福松引述美國史丹佛大學Greulich及Pyle教授在《手與手腕骨骼發展之影像解剖學(RadiographicAtlasofSkeletalDevelopmentoftheHandandWrist)》書中的研究結果表示,女生骨齡滿13歲(約初經來後1~2年)、男生骨齡滿15歲,就只剩3~4%的生長空間。 小兒科醫師、榮欣診所副院長丁綺文也指出,「女生骨齡滿16歲,男生骨齡滿18歲,身高就一動也不動了。 長高三要素,一個都不能少. 大部份孩子,只要做到充足睡眠、均衡營養及適當運動,並不需要任何治療,自然就能達到正常的身高。 這三個要素聽來老套,卻大大攸關著影響身高的生長激素(GrowthHormone)的分泌。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4. 2019年7月12日 · 性早熟病童常有身高矮小問題是因為性早熟常伴隨骨齡超前意謂著如果狀況不變生長板很可能提早關閉縮短了身高成長的時間結果造成最終身高不理想。 若孩子性早熟合併骨齡超前且預估的最終身高不理想,通常醫師會建議介入治療,試圖延緩青春期和降低骨齡成熟速度來改善最終身高。 針對性早熟目前西醫主要的治療是注射性腺激素釋放素促進劑(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 agonist)。 家長常問:「性早熟治療除了打針,還有其他的選擇嗎? 」答案是,「有中醫可以選擇! 」(推薦閱讀: 兒童性早熟別慌張!

  5. 2011年3月1日 · 「絕對不會。 」北醫保健營養系副教授楊淑惠斬釘截鐵地說,多年前她在台安醫院擔任營養師時,就認識不少素食家庭,孩子發育都很好,她更遇過五代吃素的家族,小朋友和一般葷食兒童一樣聰穎活潑。 甚至有國外研究指出,素食者比較聰明。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發表報告指出,追蹤8000多位受訪者長達20年後,分析他們的飲食習慣和智商的關係,結果發現,素食者不分男女,幼時智商成績平均比習慣吃肉的人高5分,在考慮教育程度和工作背景之後,這樣的智商差異仍具統計上的意義。 研究人員推測,素食者飲食中豐富的蔬果可增進腦力,計劃主持人蓋爾博士甚至不排除,可能因為這種飲食方式有助於統合能力的表現。

  6. 2018年8月29日 · 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教授陳衍昌指出,海藻依體型可分為「微細藻」和「大型藻」,微細藻是肉眼看不見的藻類,而人們常吃的海帶、紫菜、海燕窩等則皆屬大型藻。 建立大型藻養殖技術是重要研究趨勢,不但有助於復育海洋生態,其中高經濟價值的種類也能供應人們食用源源不絕。 防癌、抗老、降膽固醇,海藻營養價值高. 海藻以水為家,從海中吸收各種礦物質作為營養;為行光合作用,藻葉除了有葉綠素,也富含藻紅素等特殊成分。 此外,由於裡壓力大,有些海藻在細胞中填入大量膠質,讓組織更有韌性和彈性,這些特性使海藻的營養較陸上蔬菜更勝一籌。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7. 2006年11月1日 · 這項研究蒐集全球63個國家超過17萬名病患的腰圍身高體重評估這些指標與身體健康關係發現若以美國男性腰圍102公分女性88公分為準超過標準的男性罹患心臟病風險會增加24%,女性會高出21%。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可是,若以BMI30做為標準,超過標準的肥胖男性罹患心血管風險只增高13%,女性只升高20%,遠比用腰圍做標準時上升的幅度小,顯示腰圍比BMI更敏感、更具指標意義。 「真正造成疾病的是內臟囤積過多脂肪,因此腰圍成為測量內腹肥胖重要指標,」祝年豐說,國際醫界已將腹部肥胖、和血壓高、飯前血糖高、三酸甘油酯高、高密度膽固醇偏低等,並列為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只要上述5項有3項或超過3項異常,即屬代謝症候群,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危險性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