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1日 · 如果病人「三高」控制不當,即使有用降膽固醇降血脂或血藥,仍會導致心臟動力減弱、血管硬化,都有機會再次引起血管收窄和堵塞。 中醫藥在改善血管堵塞,降低復發率上有顯著功效。

  2. 2019年5月29日 · 此外,通波仔後還要持續服用抗血小板、阿士匹靈及降膽固醇等藥物,以降低急性堵塞風險。 緊記適當控制「三高」 如果病人「三高」(編按: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控制不當,即使有用降膽固醇、降血脂或薄血藥,仍會導致心臟動力減弱、血管硬化,都 ...

  3. 2019年5月12日 · 心臟科專科譚劍明醫生表示,一般人膽固醇偏高,並非一定要用藥,最初的治療可從改善生活習慣入手,控制膽固醇從飲食中攝取、多做運動等,同時應管理好其他會影響心血管風險的疾病。 若單靠改變生活習慣也未能完全把「壞膽固醇」控制至理想水平,便應同時配合藥物治療,目前較普遍使用他汀類及膽固醇吸收抑制劑等口服藥,若仍然控制不佳,便可能需要注射藥效較強的「生物製劑」,進一步將膽固醇水平降低,減低心血管問題的風險。 (節錄) 心臟科專科譚劍明醫生. 【原文︰ 壞膽固醇塞血管元兇 】(收費文章) 撰文 : 簡淑敏. 欄名 : 知多啲. 膽固醇是維持身體正常機能的必須元素,亦是腦細胞、膽汁和兩性賀爾蒙中的主要成分,因此適量的膽固醇水平是必須的,而膽固醇中包括「壞膽固醇」及「好膽固醇」。

  4. 2019年5月13日 · 針對高血壓,中醫常通過除濕化痰、活血化瘀和平肝熄風等方法,施以白朮、茯苓、澤瀉等以促利尿,擴張血管;或利用丹參、川芎、三七等鬆弛血管,使血液流動通暢;或以鈎籐、天麻、石決明等鎮靜安神,調節神經傳遞,以達到協同或增強整體降壓功效。 筆者再次提醒,每個人的發病過程和狀態不同,進行中藥治療務必要經過註冊中醫師診斷。 此外,高血壓是持久的,患者必須堅持長期治療調養,以達致血壓、消除症狀、預防併發症目的。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堅持鍛練身體,再配合中醫藥保健等預防措施,便可以大大減低患上高血壓的風險。 (節錄) 【原文: 中醫防治高血壓優勝之處 (收費文章)】 撰文 : 張琛 註冊中醫師. 欄名 : 知多啲. 相關文章.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體育項目 衞生署 高血壓 生理健康 中醫 中醫師.

  5. 2022年5月14日 · 中醫在調養方面,多以補腎為主,不少食材亦具此作用,例如黑豆、核桃、栗子、杞子、淮山、蓮子等,患者可適量配合食療。 同時亦不忘養肝,皆因中醫有「肝腎同源」的說法,肝主藏血,腎主藏精,肝陰和腎陰互相滋養,就能使精血同生,腎與肝都能一同補益。 因此不少中藥是兼有補肝和補腎的作用,例如地黃、枸杞子等。 都市人生活忙碌,很多時會不自覺養成影響腎健康的壞習慣。 李醫師說:「過度捱夜不單只會傷肝,亦會傷害人體整體的修復、排毒和保養等功能,最好養成在晚上12時前入睡的習慣。 」同時在繁忙工作中,也要記得多飲水和上廁所,另外也要少進食濃味的食物或飲品,免得加重腎的負擔,損傷腎臟。 閒時應適當放鬆自己,避免工作壓力和思慮過度而耗氣傷血,在體力能夠應付下可多做運動或拉筋等,使氣血運行暢順。 作者:劉妙賢.

  6. 2021年12月26日 · 第三項膽固醇水平為最重要,心血管疾病與壞膽固醇水平息息相關,積聚愈多愈影響血管健康,曾心臟病發者壞膽固醇要低於1.4mmol/L。 「病人覆診時,不要只問醫生情況好唔好,而要仔細些問清楚實況及數字。

  7. 2021年12月11日 · 而潘醫師亦不諱言,以中藥治療濕疹是「長期戰」,接受治療期間要同時循序漸進戒掉類固醇,患者亦要有心理準備面對地獄式的類固醇反彈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